学科分类
/ 25
4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本院血者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为本院输血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资料,并为估算湘北地区非目标人群及其不同性别和年龄段艾滋病、梅毒的感染情况提供便捷依据。方法对18326例血者在输血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艾滋病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HIV初筛阳性者送本地疾控中心进行确认实验,并收集资料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30岁以下年龄为青年组,30-55岁年龄为中年组,,55岁以上年龄为老年组。结果本次研究中选取样本资料的艾滋病、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15%、3.52%,合并感染3例。其中男女性HIV阳性率分别为0.16%、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01%,2.98%,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中、青各组HIV阳性率分别为0.15%、0.14%、0.15%,各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中、青各组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46%,4.08%、1.74%,青年组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讨论对血者输血前进行病原血清学检测,能直观地掌握患者感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护与治疗,并对估计本地区非目标人群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有参考意义。

  • 标签: 艾滋病 梅毒 性别 年龄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胸腔镜下切除手术治疗患者应用针刺辅助全麻对单通气期间内分流与氧合的影响观察。方法观察对象筛选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胸腔镜下切除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全身麻醉,观察组30例使用针刺辅助全麻,比较两组经不同方法麻醉后,单通气期间内分流与氧合变化。结果观察组QS/Qt指标低于对照组,而PaO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腔镜下切除术患者使用针刺辅助全麻处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单通气期间氧合、降低内分流,对肺脏器具有保护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肺氧合 肺内分流 胸腔镜下肺切除术 针刺 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康复治疗对慢阻缓解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自2015年的2月~2017年的2月所诊治的118例慢阻缓解期患者,分成对照组及治疗A、B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A、B组接受康复治疗,对比效果。结果治疗B组病情重度患者6MWD及BODE指数改善效果最佳,P<0.05;病情属极重度患者中以治疗A组效果最佳,在接受治疗前后的MMRC水平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改善MMRC评分方面治疗A组患者最为明显,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疾病中重度患者缓解期进行康复治疗效果满意,能够促进患者的运动能力、机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 标签: 肺康复 慢阻肺 缓解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利迭对慢阻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及换气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于本院进行诊断及治疗的72例慢阻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组)36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舒利迭组)36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通气及换气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通气及换气功能相关指标均明显地好于对照组,并显著地好于本组治疗前的检测结果,两组的检测指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舒利迭在慢阻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其可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通气及换气功能状态。

  • 标签: 舒利迭 慢阻肺呼吸衰竭 肺通气 肺换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舒利迭对慢阻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及换气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5月~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诊断及治疗的72例慢阻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将72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组)36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舒利迭组)36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通气及换气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通气及换气功能相关指标均明显地好于对照组,并显著地好于本组治疗前的检测结果,两组的检测指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舒利迭在慢阻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其可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通气及换气功能状态。

  • 标签: 舒利迭 慢阻肺呼吸衰竭 肺通气 肺换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实施康复强化护理对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间12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n=60)和强化组(n=60),传统组实施传统护理,强化组实施康复强化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运用效果。结果强化组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护理后FVC、FEV1较传统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实施康复强化护理可提升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强化护理 肺康复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利迭对慢阻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及换气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诊断及治疗的72例慢阻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72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组)36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舒利迭组)36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通气及换气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通气及换气功能相关指标均明显地好于对照组,并显著地好于本组治疗前的检测结果,两组的检测指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舒利迭在慢阻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其可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通气及换气功能状态。

  • 标签: 舒利迭 慢阻肺呼吸衰竭 肺通气 肺换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康复护理对尘肺病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尘肺病患者,时间在2016年8月直至2017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尘肺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延续康复护理,对比其两组生活质量和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尘肺病患者FVC(3.89±1.23)L/min、FEVI(2.09±1.22)L/min、MVV(98.78±2.34)L/min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尘肺病患者躯体领域、心理领域、物质生活、社会领域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结论延续康复护理对尘肺病患者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还能使其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改善,值得研究。

  • 标签: 延续肺康复护理 尘肺病患者 肺功能 影响
  • 简介:目的:采用高分辨CT(HRCT)观察功能正常吸烟者组织的早期损害。方法:入选健康者82名,各项功能检查指标均正常者82名,无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中吸烟者46名,不吸烟者36名,对其行HRCT扫描。扫描结果由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进行评估。结果:19.6%(9/46)吸烟者HRCT可见肺气肿表现,而非吸烟者中均未出现肺气肿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7%吸烟者(10/46)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样改变,而非吸烟组仅有2.8%(1/36)出现慢支样改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RCT能早期发现无临床症状、功能正常者的肺部早期变化,如肺气肿及慢支样改变。HRCT有助于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尤其对于吸烟的高危人群。

  • 标签: 高分辨CT 肺损伤 吸烟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者输血前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撷取的1130例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输血前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1130例血者,HbsAg、HCV-Ab、TP-Ab、HIV-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62%、1.33%、1.59%、0.18%,总阳性检出率为13.72%。结论血者在输血前,对患者四项血液传染指标实行检测,能够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受血者 输血 血液传染指标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及功能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我院的COPD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慢阻合并支气管扩张组(n=96)、单纯慢阻组(n=11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吸烟指数、功能表现,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每次急性加重的住院时间。结果在入选的所有COPD患者中,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占46.2%(96/208)。与单纯慢阻组患者相比,慢阻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患者FVC%pred、FEV1%pred、、DLCO%pred、FEV1/FVC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1)。慢阻合并支气管扩张组2年内平均每人发生急性加重次数(2.4±1.4)次;高于单纯慢阻组患者(1.5±1.6)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阻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每次住院时间(12.9±8.6)d;高于慢阻组患者(8.3±7.4)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阻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较为常见,在临床表现上容易混淆,根据既往病史、家族史、功能检查可进一步区分。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慢阻患者功能下降更为明显,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扩张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阻缓解期患者行呼吸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6例慢阻缓解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呼吸康复治疗,两组患者经过3个月治疗后,检测患者的功能情况,主要对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呼气量预计值以及肺活量等数据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慢阻生活质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功能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的功能变化较优,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慢阻生活质量量表分为(35.6±4.1)分,对照组治疗前慢阻生活质量量表分为(34.6±4.1)分。观察组治疗后慢阻生活质量量表分为(6.2±1.2)分,对照组治疗后慢阻生活质量量表分为(12.6±2.3)分。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慢阻缓解期病患实施呼吸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呼吸康复治疗 慢阻肺 缓解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慢阻患者的戒烟情况以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慢阻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出院后2个月的戒烟情况以及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戒烟率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的功能FEV1、PEF的改善情况也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慢阻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功能,促进患者的戒烟率,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阻肺 戒烟情况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盐酸氨溴索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慢阻)合并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4例老年慢阻合并感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发生胃部不适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阻合并感染的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老年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盐酸氨溴索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慢阻)合并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4例老年慢阻合并感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发生胃部不适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阻合并感染的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老年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梗塞的临床观察及诊断。方法以2015年11月29日至2017年2月10日我院3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CT诊断,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功能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符合情况,分析观察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概率(100.00%)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过敏性肺泡炎(6.67%)可见小结节,且边界不清晰,结节病(13.33%)表现为肺部结节状影散在对称分布,且边缘清晰,门淋巴结可见双侧肿大;肺结核(80.00%)主要特征为粟粒样结节(分布、密度及大小均匀),边界清楚;观察组FVC值为(61.44±5.02)%,FEV1值为(2.09±1.43)L,FEV1/FVC为(69.07±3.24)%。结论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梗塞诊断存在一定难度,临床结合CT诊断及功能检查等方法,可提高准确性,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断 肺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者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66例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1例在术后出现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结果所有肿瘤均发生于自体肾、输尿管和膀胱处;肿瘤出现于术后3~7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例,其余10例均为存活状态。结论肾移植者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临床上多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并可以通过输尿管CT对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肾移植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大泡切除术治疗大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胸腔镜大泡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基本资料,评价该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55.2±2.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0.9±10.3)ml;平均住院时间(7.8±1.1)d。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其余患者均未见明显异常。本次手术无中转为开胸手术案例。且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未见患者复发。结论胸腔镜大泡切除术治疗大泡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创伤较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優质护理对老年慢阻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2例慢阻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包括干预组(优质护理干预)与常规组(一般护理),各51例,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干预前后功能指标值,其中功能指标包括PaO2(血氧分压)、FEV1(1s用力呼气容积)、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等。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护士提供的生活指导、呼吸锻炼、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759、58.342、36.345、38.306,P<0.05)。干预组患者运动、健康状态、活动、生活行为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250、43.953、42.234、28.758,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PaO2、FEV1、PaCO2等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1、0.621、0.058,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PaO2、FEV1、PaCO2等功能指标值结果均优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46、42.975、11.125,P<0.05)。结论为老年慢阻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功能。

  • 标签: 优质护理 慢阻肺 肺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