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环形输尿管支架管改善双J管置入后相关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60例,配对分为双J管组及环形支架管组,每组30例。60例患者随访4周,于术前1d及术后4周完成输尿管相关症状问卷(USSQ)、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问卷表(OABSS)。结果60例患者均完成研究。双J管组与环形支架管组术后4周USSQ中排尿症状评分分别为25.5(10-39)分与13.0(10-21)分、身体疼痛症状评分分别为15.6(8-25)分与9.5(2-17)分、身体一般状况评分分别为13.8(8-19)分与5.9(2-13)分、IPSS评分分别为(12.6±2.0)分与(8.6±1.9)分、OABSS评分分别为(6.8±1.5)分与(3.5±1.5)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后应用环形输尿管支架管能明显改善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双J管 输尿管引流 环形输尿管支架管
  • 简介: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4、5期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随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CKD患者的贫血状况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但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发现仍有不少患者对EPO的反应性差,反复EPO的应用仍不能很好的纠正贫血状况,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绝对或相对性铁缺乏。而国内最主要的补铁途径是口服铁剂,但由于口服铁剂有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且需要频繁服用(每日2~3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食欲,

  • 标签: 临床观察 肾性贫血 静脉补铁 促红细胞生成素 胃肠道不良反应 贫血状况
  • 简介:目的观察扶正降浊方(又称肾病2号方)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不良和肾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扶正降浊方组(治疗组)49例和尿毒清颗粒组(对照组)47例。分别采用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汤剂或颗粒。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改良SGA评分、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改良SGA评分、PA、Alb、H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Scr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改良SGA评分、PA、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症侯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扶正降浊方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营养不良,缓解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 标签: 扶正降浊方 尿毒清颗粒 慢性肾衰竭 营养不良 肾功能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它莫西芬配合金施尔康、肾气丸治疗少弱精子性不育的疗效。方法120例少弱精子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它莫西芬、金施尔康和肾气丸,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6个月后复查精液和血清性激素。结果治疗后精子密度、精子质量显著改善,血清FSH、LH、T均明显升高,PRL、E2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精液参数和血清生殖激素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它莫西芬配合金施尔康、肾气丸是治疗少弱精子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不育症 治疗 它莫西芬 金施尔康 肾气丸
  • 简介:ED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罹患糖尿病的老年男性中尤为显著。据估计,在美国的65至69岁年龄段的老年男性中,约有45%出现中度至完全性的ED。西地那非是治疗ED的一线口服药,该药对老年患者的效果如何呢?WagnerG等人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JGerontolABiolSciMedSci,2001,56(2):M113-M119]。

  • 标签: 枸橼酸西地那非 老年男性 勃起功能障碍 老年患者 年龄段 SCI
  • 简介:慢性肾衰竭在临床中非常常见,由于其不能治愈,经常出现浮肿、高血压、贫血、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常常导致患者丧失希望。希望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是重塑信心的重要源泉,它能够指导人们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各种压力。近年来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患者希望水平正相关,照顾者的支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提示主要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的表现与患者希望水平可能有密切关系。照顾者反应是评价照顾者照顾过程中表现的较好指标,它对患者希望水平影响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照顾者反应和希望水平现状,并探讨两者的关系,为临床中提高患者希望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社会支持 高血压肾损害 维度得分 内容效度 付款方式
  • 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同济医学院查新站)提供全文文献服务。如果您正在查找生物医学文献却无法获得原文,请充分利用本站提供的文献传递服务(全文文献服务)。同济医学院查新站1993年被卫生部确认为首批“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2003年获批为教育部综合类科技查新站。

  • 标签: 同济医学院 查新咨询 文献服务 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文献
  • 简介: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治疗慢性肾脏疾病(CKD)2—3期脾虚湿热型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作用。方法将156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热的CKD2—3期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各78例,并设2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正常组。对照组予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现代营养治疗等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清化方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微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最终中药组有74例、对照组有73例完成研究。治疗前,两组的超敏CRP(hs—CRP)、白介素-17(IL-17)、干扰素-7(IFN-7)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8周治疗后,中药组中医症候积分、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有明显下降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中药组hs-CRP平均下降了26.4%(P〈0.05),而对照组有上升的趋势。中药组IL-17平均下降了73.5%(P〈0.05),对照组平均下降了25.6%。中药组IFN-7平均下降了48.3%,P〈0.05),而对照组平均下降了23.3%。结论CKD2—3期的脾虚湿热型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健脾清化方能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延缓肾功能进展,降低蛋白尿,延长非透析治疗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适用于CKD早中期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热的患者。

  • 标签: 健脾清化方 脾虚湿热 微炎症状态 慢性肾衰竭
  • 简介:目的观察生血宁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血宁0.5g,一天3次,疗程3个月,并于观察结束时分别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水平。2组治疗期间均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50~100IU/kg,每周2~3次。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血清铁蛋白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在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方面比较,治疗组平均水平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能与2组患者均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改善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状况所致。治疗组在血清铁蛋白、血清铁上升的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血宁能够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缺铁性贫血状态,提高患者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促进铁转运及利用,增加储备铁,降低铁耗竭,改善铁代谢。

  • 标签: 生血宁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铁代谢
  • 简介: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中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1位且呈逐年增长趋势[1],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发生率达20%~60.4%不等的早期和远期并发症[2],且出院后面临膀胱训练、造口护理、持续膀胱灌注等专业护理问题,术后生存质量不容乐观[3]、再入院率高[4].虽然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已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了相应的健康指导和出院宣教,但由于病情的限制及对医护人员的心理依赖,他们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5];此外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泌尿外科的推广应用对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治疗与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因此,开展延续护理服务以进行出院后的继续指导和监督健康行为对膀胱癌患者的康复极为重要.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对膀胱癌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在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7]、降低再入院率[8G9],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10]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主要从需求评估,服务形式、内容和评价等方面对膀胱癌患者延续护理服务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依据与借鉴.

  • 标签: 护理服务 癌患者 膀胱癌 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术后生存质量 快速康复外科
  • 简介: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peritonealdialysiscombinedwithhemodialysis,PHD)后与联合治疗前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探讨联合治疗对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心血管病变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14例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治疗不充分的ESRD患者,改用PHD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随访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临床表现、营养状态,收集其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甲状旁腺素、陆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intimamediathickness,CIMT)、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B型钠尿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进行分析。结果经过PHD治疗后患者饮食好转,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消失,曾反复心力衰竭的3例患者行PHD治疗后未再出现,皮肤瘙痒及不宁腿症状明显减轻。PHD前与PHD治疗后比较,血磷:(1.76±0.41)mmol/L与(1.48±0.28)mmol/L,P〉0.05;甲状旁腺素:(367.93±166.66)ng/L与(237.07±76.21)ng/L,P〈0.05;BNP:(1521.7±701.0)μg/L与(712.1±535.0)μg/L,P〈0.01;左室射血分数:(49.7±3.1)%与(52.2±1.8)%,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65±0.36)mm与(1.72±0.33)m,P〉0.05,PHD治疗后较PHD前无明显改变。结论PHD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血磷,减轻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延缓动脉硬化进展,可作为一种新的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脏疾病 心血管并发症
  • 简介:循环成血管细胞数(CACs)与来源于循环单核细胞的集落形成单位数(CFUs)在实验室检测中代表内皮细胞的修复能力。具有血管危险因素(VRF)的ED男性血清中内皮细胞损伤/功能障碍的标志物水平增加以及来源于健康男性的循环成血管细胞数和集落形成单位数减少。我们研究了选择性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他达拉非能否改善有VRF的ED男性内皮细胞的修复能力以及减少血清内皮细胞损伤/功能障碍标志物的水平。36例ED患者的20%血清培养健康男性的单核细胞以检测循环成血管细胞和集落形成单位。检测JED患者服用他达拉非(隔日20毫克)及安慰剂前及用药4周后的血清标志物。他达拉非治疗能改善勃起功能(P=0.0028),但不能减轻ED患者的血清对健康男性的CACs和CFUs的抑制。与基线及安慰剂比较,治疗后内皮素.1的水平(P=0.01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P=0.005)均减少,而E-选择素水平无变化。有血管危险因素的ED患者经他达拉非治疗后实验室检测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能力显示只有轻微影响。PDE5抑制剂对血管稳态的可能益处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心血管风险 循环成血管细胞 内皮细胞 勃起功能障碍 他达拉非
  • 简介:长期透析导管在8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临床,由于其置管简单、可立即使用、没有血液动力学紊乱,皮下有一涤纶扣被组织生长包绕,使导管在皮下易于固定,形成自然的感染屏障,延长了导管的存留时间,成为在制作自体动静脉内瘘困难情况下的另一非常有用的选择,并已被普遍采用。长期置管部位可选择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最佳选择部位为右侧颈内静脉。

  • 标签: 透析导管 并发症 右侧颈内静脉 血液动力学紊乱 自体动静脉内瘘 置管部位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究长期睾酮治疗对性腺功能低下男性的泌尿及性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应。我们对656例总睾酮水平≤12.1nmol/L且具有性腺功能低下症状的男性[年龄(60.7±7.2)岁]进行了观察性、前瞻性及累计性研究。在接受睾酮治疗组中,男性(n=360)接受胃肠外途径十一酸睾酮1000mg/12周,多达10年。选择不接受睾酮治疗的男性(n=296)作为对照组。

  • 标签: 性腺功能低下 睾酮水平 生活质量 治疗组 男性 泌尿
  • 简介:腹膜透析(poritonealdialysisPD)因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适用于临床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及中毒患者,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肾脏替代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PD病人数量的增加,相关并发症屡有报道,我院开展PD十余年来,治疗病人逾300人,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 标签: 透析导管漂移 PD 心功能不全 腹膜透析 并发症 处理
  • 简介:目的优化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操作方法.方法在170例次经尿道前列腺切除过程中,对某些习惯性操作进行尝试性改进.主要改进要点是,直视进镜、穿刺造瘘、强凝弱切、气化电切、不切"11~12~01"点.结果优化操作,可放宽适应证、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结论优化操作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直视进镜 穿刺造瘘 强凝弱切 适应证 手术效率
  • 简介:目的总结我科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分析其原因和处理方法,以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8月至2014年3月施行680例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与后腹腔镜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分析发生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本组680例后腹腔镜手术共发生75例与腹腔镜有关的并发症,占11.0%(75/680例),严重并发症包括腹腔器官损伤的发生率为0.88%(6/680例),血管损伤的发生率为1.2%(8/680例)。术中并发症包括:胸膜损伤2例,腹膜损伤24例,胰腺尾部损伤3例,十二指肠损伤2例,血管损伤8例(腔静脉6例,中央静脉2例),脾脏损伤1例,皮下气肿27例,改开放手术8例;术后并发症包括:后腹腔间隙血肿1例,漏尿2例,切口感染5例,死亡1例,患糖尿病1例,其余均痊愈。结论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对后腹腔镜手术技术和并发症的认识,增进腹腔镜相关解剖知识的理解,做到精准细致的操作,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 后腹腔镜 手术相关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