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介入心脏病学飞速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广泛开展,也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加上高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操作能力,对病人加强术前术后知识宣教,指导病人正确的活动方法,杜绝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方法立即停止活动,加强心理护理,鼓励病人争强战胜疾病的信心,B超下加压包扎,密切观察血肿的变化。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3例假性动脉瘤病人均康复出院。

  • 标签: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假性动脉瘤形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阴道成形的护理模式。方法先天性无阴道病人,2例,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切口及会阴的护理,指导下床时间及活动,留置尿管时间及护理,正确放置阴道模具及教会患者阴道模具的清洁、消毒及使用方法。结果本组两例患者随访至今,一例已结婚,能过正常性生活。另一例每天坚持放置阴道模具,阴道可容2指。结论正确及恰当的护理,保证患者正确坚持使用阴道模具对手术的成功起到关键的作用。

  • 标签: 人工阴道成形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均行心电图(ECG)、高频心电图(HFECG)和平板运动试验并对结果作了分析比较。高频心电图十二导法以切迹≥12为阳性.结果表明高频心电图检查中度以上冠脉狭窄的灵敏度均在86%以上,特异度为69%,总符合率为8l%;平板运动试验检查中度以上冠脉狭窄的灵敏度均在89%以上,特异度为76%,总符合率为85%;两组明显高于ECG组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30例PTCA前后高频切迹数相比,术后明显减少,可见高频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有很高的敏感性,且安全易行,无创伤,尤其对老年行动不便和活动风险大的病人尤为适用。

  • 标签: 心电描记 平板运动试验 高频 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敷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解除弹力绷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0例行冠状动脉诊断及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热敷后解除弹力绷带,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徒手解除弹力绷带,比较两组病人粘贴部位的皮肤情况。结果对照组皮肤出现异常情况的有18例,观察组皮肤异常的仅有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敷后解除弹力绷带可明显减少病人皮肤的损害,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弹力绷带 热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术后活动的最佳时间。方法60例行PTCA或PTCA+支架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拔除动脉鞘管后6h开始床上活动和24h开始床上活动两组,两组病人分别在拔管前后不同时间,在室温下测定下肢皮肤温度(侧、健侧)。结果拔管后6h开始活动的病人,温在拔管后12h明显恢复(P<0.05或P<0.01),健侧则在6h开始明显恢复(P<0.05或P<0.01);而拔管后24h开始活动的病人,温在拔管后48h才开始明显恢复(P<0.05),健侧则在12h才开始明显恢复(P<0.05或P<0.01)。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拔管后6h开始活动较24h开始活动恢复的要好,表明提前活动有助于病人下肢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术后活动 最佳时间 下肢皮肤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重睑成形术前去皮量测定新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以国人的睫毛与额状面夹角(睫毛倾斜度)作为术前去皮量测定的参考指标,对206例切开法重睑成形进行了术前去皮量测定。结果重睑成形后满意率95%,良好率5%。结论睫毛与额状面夹角可作为重睑成形术前去皮量测定的参考指标。

  • 标签: 重睑成形术 睫毛倾斜度 去皮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扩张气管切开在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患者采用扩张气管切开,另26例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比较气管切开和传统气管切开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相关并发症。结果PDT组的操作时间、切口大小、中出血量、相关并发症等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气管切开较传统气管切开是一种更快捷有效、准确性更高、并发症更少的人工气道建立方法,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术 ICU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报告1例中期妊娠患者行二尖瓣球囊成形的护理。术前为患者和家属做好心理护理,中为患者做好各种监测并病备好急救设施,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出院时做好疾病和妊娠的相关指导,为特殊病例的介入成功提供保证。

  • 标签: 中期妊娠 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二尖瓣狭窄 护理
  • 简介:摘要肾镜微造瘘碎石是目前治疗上尿路结石,尤其特殊病人肾结石如肥胖病人肾结石、孤立肾合并结石、马蹄肾合并结石、多发肾结石等的有效手段1;创伤轻、出血少、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效果优于开放性手术。

  • 标签: 经皮肾镜 碎石 造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主动脉夹层内隔绝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行主动脉夹层内隔绝的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的护理,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降低了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加强对主动脉夹层内隔绝围手术期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成功及病情康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颅动脉瘤患者围期的护理特点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42例颅动脉瘤患者行夹闭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围手术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整体护理,观察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结果42例颅动脉瘤患者均成功行夹闭,无一例护理不当记录,出院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行愈后评价,完全恢复38例,轻残4例。结论对颅动脉瘤患者围期实行整体护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肺结节穿刺活检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行CT引导肺结节穿刺活检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结果16例术后均诉术前疼痛,其中气胸2例,出血4例,胸膜反应2例,通过积极有效的救治与护理,16例患者并发症均消失。结论CT引导肺结节穿刺活检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护理应充分掌握其临床表现,采取干预性的护理措施,可降低甚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并发症 活组织检查 肺肿瘤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肺穿活检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16例行CT引导肺穿刺活检患者实施术前整体护理,结合本组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措施相关性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6例术后除区疼痛外,共8例产生并发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并发症产生原因涉及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护理不完善是其中原因之一。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CT引导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并发症 活组织检查 肺肿瘤 CT
  • 简介:摘要对58例中晚期宫颈癌住院患者行髂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简称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认为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重视行为指导及术前准备;中做好心理疏导和护理配合;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适应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提示髂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

  • 标签: 宫颈癌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在盘及神经根注射臭氧。结果术后随访3-12月,优88例,良2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93.3%。结论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基质蛋白酶9(MMP-9)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影响。方法53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后CRP和MMP-9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CRP和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和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CRP和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CRP和MMP-9水平。

  • 标签: 辛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RP MMP-9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4例动脉冠心痛介入诊疗的优势,将更广泛的运用于临床。方法通过做好术前患者的评估与准备、心理干预;中默契配合医生,保障桡动脉穿刺、置管、手术及拔管等各项操作顺利进行;术后24小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伤口、手部及肢,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结论只要规范化操作,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