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目前国内对先天性无阴道行阴道成形的方法很多,但手术也比较复杂,且存在一些不同的问题。笔者曾亲眼目睹一个非常简单且易操作的阴道成形手术,此由Sheares大夫首先创建,

  • 标签: 阴道成形术 先天性无阴道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宫造影对宫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子宫内膜病变的100例患者进行常规阴道超声(two-dimensionatransvaginalultrasound,2D-TVS)、二维超声宫声学造影(two-dimensionalsalineinfusionsonohysterography,2D-SIS)及宫腔镜手术-病理检查,以宫腔镜手术-病理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共检查出内膜息肉63例,粘膜下肌瘤12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3例,宫肌化血凝块4例,正常内膜8例。2D-TVS对宫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81.6%,特异性69.2%;2D-SIS对宫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91.5%,特异性88.7%。造影前、后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SIS检查准确率高,是诊断宫病变的可靠方法。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宫腔造影 宫腔内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伴有乳腺良胜疾病的乳房下垂及乳房肥大症患者应用乳房缩小成形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48例487侧乳房采用带蒂真皮瓣法施行乳房缩小成形,主要是切除足量的乳腺组织及其病变区,同时将乳头乳晕移至胸部适宜位置上,建立正常外观的乳房。结果248例乳房缩小成形切除的乳房组织量在1352—1840g之间。除开展初始有21例乳头小部分坏死脱落,9例积血致皮肤小面积感染而延迟愈合外,其余均愈合良好、感觉恢复、乳房外形满意。美容效果总优良率达96.4%(239/248)。结论带蒂真皮瓣乳房缩小成形操作简便,术后乳房外形满意,远期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房下垂 乳房肥大 带蒂真皮瓣法 缩小成形术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升主动脉结构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包括6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其中高血压组34例,非高血压组35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升主动脉经胸超声扫描。分别测量舒张期和收缩期内径(Dd,Ds),以及内膜一中层厚度(IMT):计算弹性指数和僵硬弹性指数。结果:高血压组升主动脉收缩期内经和舒张期内径增加,扩张性减低,内膜一中层厚度和僵硬度增加,弹性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高血压是升主动脉结构的促进因素,可使升主动脉内径增加,还可导致内膜一中层厚度和僵硬度增加。

  • 标签: 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升主动脉结构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微创肾镜碎石手术护理。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成功实施的12例小儿MPCNL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小儿微创肾镜碎石手术中做好温室的准备,体位更换时做好防护,各种管道及导线妥善固定.结论:在小儿微创肾镜碎石中应当做好忠儿的保暖工作,参与手术护士了解手术步骤,积极配合手术医生,做好中各项操作。

  • 标签: 小儿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 手术 护理体会
  • 简介:1853年法国医生Desomeaux应用早期的内窥镜观察了"子宫内口",首次报道了"宫检查".1869年,爱尔兰的Pantaleoni为一位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发现了子宫内膜息肉.并提出了宫腔镜(Hysteroscopy)或子宫镜(Metroscopy或Uteroscopy)的概念.近20余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宫腔镜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内病变 诊断 治疗 子宫内膜癌 宫腔电切术
  • 简介:动脉瘤手术后的病人采取合适的护理方式能保证术后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本文主要从体位护理、呼吸道的观察与护理、脑室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伤口护理、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介绍颅动脉瘤病人术后护理的经验。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乳腺癌切除同时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瓣行即刻乳房重建的手术经验,探讨DIEP瓣即刻乳房重建的适应证及优点。方法2003年4月-2009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接受乳腺癌切除患者21例(根治6例,改良根治15例),术前应用多排螺旋CT(MDCT)血管造影及多普勒血流仪探明穿支位置,乳腺癌切除的同时,解剖腹壁下动脉穿支,形成腹壁下动脉穿支蒂瓣,与患侧胸背血管吻合,进行即刻乳房重建。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21例患者中,20例瓣全部存活,1例出现瓣远端1/3脂肪液化;胸部受区出现1例血肿;无腹壁膨隆、腹壁疝、切口脂肪液化等供区并发症;再造乳房外形满意,形态自然。结论乳腺癌切除同时,采用DIEP瓣进行即刻乳房重建,可以使患者免受乳房缺失的痛苦,同时具有受区组织条件好、瓣组织量丰富、供区损伤小及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即刻乳房重建方法。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即刻乳房重建
  • 简介:目的确定孕中期羊膜穿刺术后的胎儿丢失率。结局减少良性的活组织检查率。利益为孕妇提供更好的关于孕中期诊断性羊膜穿刺利弊的咨询,并确保孕妇在作出产前筛查的决定前能够得到充分的信息和建议。总结基于不同的变量,羊膜穿刺术后的流产风险是有个体差异的。

  • 标签: 羊膜腔穿刺术 流产率 孕中期 染色体异常 孕妇 产前筛查
  • 简介:目的探讨横行腹直肌肌瓣(TRAM瓣)行乳房再造的方法与效果。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6年5月,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瓣对44位患者再造乳房,其中3例为双侧再造,17例为乳癌切除术后Ⅰ期即刻再造,27例为Ⅱ期延迟再造。所有患者都分别参加研究,没有患者退出。术后随访患者的腹壁功能、腹部供区满意度和再造乳房满意度,以及再造乳房自发感觉的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38.6岁(28~50岁)。瓣的大小平均为11cm×26cm(其长10~12cm,宽15~33cm)。瓣血管蒂长度为9.3cm(7~12cm)。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3~30个月)。瓣全部失活2例,瓣部分失活2例。腹部切缘坏死4例。腋窝血肿1例。术后腹壁检查未发现腹壁疝和腹膨出。所有患者日常活动均恢复。腹壁瘢痕直接影响患者对腹部供区的满意度。患者对再造乳房的满意度评分较高。95%的再造乳房有白发神经恢复,但是都未达到或接近正常。结论DIEP瓣游离移植是自体组织乳房再造的一种可靠方法。DIEP瓣具有和TRAM瓣相同的优点,同时通过保留腹直肌的完整性,又避免肌瓣的缺点。虽然解剖DIEP瓣技术难度更大,但是DIEP瓣减轻受区损伤,同时能再造更美的乳房。

  • 标签: 乳房再造 穿支皮瓣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 简介:目的:观察穴位敷贴中药贴片对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6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5年间来我院就诊的86例遗尿症病儿在行为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中药遗尿治疗方剂治疗,bid,疗程6d;治疗组44例采用穴位敷贴中药贴片治疗,qd,疗程5~7d,随访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总有效率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中药贴片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经皮穴位敷贴中药贴片 小儿 遗尿症
  • 简介:宫颈肌瘤或子宫峡部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多位于盆腔深部,使子宫颈延长、子宫变形以及周围器官移位.按其生长部位不同,可使膀胱、输尿管、直肠等器官不同程度地移位.临床表现多为单发,巨大,嵌顿于盆腔,压迫子宫临近脏器,使子宫血管和输尿管解剖变异,宫颈肌瘤的手术方式多以腹全子宫切除,手术难度大,中易出血及副损伤.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手术向微创发展,子宫的去留及手术途径的选择成了妇产科医师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热点.我院于2000年开展宫颈肌瘤阴式剔除6例,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例宫颈 剔除术 宫颈肌瘤
  • 简介: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临床、超声或MRI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UAE,采用Seldinger技术。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或消失,月经恢复正常,子宫肌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可保留子宫、缓解症状显著等特点。

  • 标签: 子宫肌瘤 动脉栓塞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全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07年10月间共96例男性乳房发育患者和女性乳腺癌患者行全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手术。镜手术前对乳房皮下和乳房后间隙充分溶脂和吸脂,通过充气法建立操作空间,镜下只需切断乳房皮下和腺体间相连的纤维条索及乳房边缘腺体和周围筋膜附着处即可顺利完成腺体切除。并对乳腺癌患者行后续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及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术后行常规辅助治疗。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至3年,观察手术安全性及美容效果。结果96例共156侧乳房均顺利完成全镜皮下腺体切除;单纯镜皮下腺体切除的时间为35~125min,平均71min;中出血量30~170ml,平均94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4/156),其中单侧乳头部分坏死3例,局部皮下积液1例。术后美容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率97.9%(94/96)。随访3个月至3年均未出现疾病复发或转移。结论全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美容效果好。

  • 标签: 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 男性乳房发育 乳腺癌 腔镜
  • 简介:老年、肥胖乳腺癌患者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胸壁近腋前线处皮肤松弛下垂,直接缝合切口后,其外侧的皮肤容易形成“猫耳”外观畸形(图1见光盘),导致侧胸壁及腋下不适,严重时可妨碍患侧上肢活动。根治术后切口尾部过多的皮肤可以引起不适,特别在老年肥胖患者中尤为明显。本研究目的是针对12例老年肥胖乳腺癌患者,在缝合根治术后切口时采用鱼尾形瓣改良方法避免产生“猫耳”畸形,评估根治术后切口缝合的尾部最佳效果。

  • 标签: 鱼尾形皮瓣 乳腺癌 皮肤畸形
  • 简介:目的对比乳腺癌改良根治镜下乳淋巴链切除与乳腺癌扩大或改良扩大根治的临床疗效,探讨更适合于乳腺癌乳淋巴结转移高风险患者的式。方法取2004年6月至2010年11月在本科住院确诊为乳腺癌且乳淋巴结转移高风险的患者共97例,其中5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镜下乳淋巴链切除镜组),47例实施乳腺癌扩大或改良扩大根治(开放组)。记录两种式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清除的乳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x。检验。结果人组9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器官损伤及术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镜组术后72hVAS疼痛评分比开放组低(Z=2.26,P=0.02)。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清除乳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5个月,中位随访12个月,入组患者均无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镜下行内乳淋巴链切除安全可行、创伤小,疗效不劣于开放手术。

  • 标签: 乳腺肿瘤 腔镜下内乳淋巴链切除术 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对宫填塞纱条法和改良B~Lynch缝合在治疗剖宫产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对比应用,比较二者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2008年1月-2012年5月间所施行的剖宫产中产后出血的病历资料,仅选择单纯性宫缩乏力出血的患者共47例,其中有29例行宫纱条填塞作为对照组,从2009年开展B—Lynch缝合术后有18例行B-Lynch缝合作为研究组,两组在年龄,孕龄及剖宫产指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别。结果:研究组剖宫产中平均出血量及产褥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研究组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宫乏力I}生出血的患者B—Lynch缝合优于宫纱条填塞,通过熟练掌握B—Lynch缝合的方法和技巧后,笔者在治疗剖宫产中宫乏力性出血基本行B—Lynch缝合取代了宫纱条填塞,正尝试把B—Lynch缝合应用于多因素的产后出血。

  • 标签: 剖宫产术中 宫缩乏力性出血 宫腔纱条填塞术 改良B—Lynch缝合术
  • 简介:近年来,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明显升高[1],常引起严重的产后出血,往往需要切除子宫以保全孕妇的生命。但这又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及正常的生理周期,对其身心健康及内分泌系统都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2]。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领域的广泛应用,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及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arteryembolization,UAE)也成为治疗胎盘植入的重要方法。本文就近5年来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采用子宫动脉灌注及UAE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动脉灌注 胎盘植入 介入治疗 临床病例分析 ARTERY
  • 简介:目的:探讨宫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电切术后官腔放置球囊尿管与传统的术后宫放宫内节育器的临床疗效与区别。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76例宫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粘连电切术后宫放置球囊尿管+戊酸雌二醇。对照组:36例,术后宫放宫内节育器+戊酸雌二醇。观察术后六个月宫恢复及其他临床情况、月经改善、妊娠,术后再次粘连,体温、血象、腹痛不适等情况。结果:术后半年观察组有20例妊娠(妊娠率为52.63%),对照组有9例妊娠(妊娠率2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阴道出血,对照组有4例发生阴道出血。结论:宫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电切术后宫放置球囊尿管+戊酸雌二醇可起到局部压迫止血作用;同时术后再次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尤其对于重度宫粘连患者;在月经及妊娠方面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宫腔粘连电切术 球囊尿管 宫内节育器 戊酸雌二醇
  • 简介:目的:探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反取植皮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入院的10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将撕脱失活的瓣取下,修剪处理后,削切成中厚层瓣,再原位贴敷缝合在创面上,碎纱布打包包扎压迫植皮创面上,弹力绷带包扎。选择我院往年10例常规取植皮的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2例面积较小、瓣条件好的患者成活面积为100%,5例患者成活面积为68%~92%,二次自体取植皮痊愈出院。结论: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反取中厚层瓣植皮效果满意,同时也能为二次手术打下良好基础。彻底清创、止血、处理好瓣是提高植皮成活率、降低感染率及坏死率的关键。

  • 标签: 皮肤撕脱伤 反取皮植皮术 撕脱皮瓣 创面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