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压通气高龄患者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症状评量表,(scl-90)对在本院干部病房已确诊且已治疗的高龄患者30例正压通气的高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无创正压通气的高龄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精神病性,强迫症状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超高龄患者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等得分高于高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正压通气的高龄患者存在严重的认知,感知,心理卫生障碍。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高龄患者 心理因素 scl-9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治疗新生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效果。方法把诊断符合新生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标准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止惊,脱水,营养脑细胞,功能锻炼等治疗措施,治疗组50例在上述治疗同时加用高压治疗。结果轻度患儿的治疗差别不大,但在中度和重度患儿治疗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结论高压治疗新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辅助治疗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新生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7月分娩的新生3190例,发生新生胆红素血症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红素血症与孕周、出生体质量、妊娠合并症诸因素、围产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结论新生胆红素血症常由多种因素所致,资料所示围产因素致黄疸为主,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新生胆红素血症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胆红素血症患儿需早期干预治疗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常规组给予抗感染、平喘、激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变化。结果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治疗组血气、临床症状及体征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创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急性发作重症哮喘患者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呼吸衰竭 无创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湿化对机械通气病人的疗效观察。方法对56例机械通气病人进行回顾,对照分析。结果通过56例病人在痰液的性状,颜色,以及在玻璃接头内壁的附着情况等各项指标对比的百分率。结论机械通气病人使用人工湿化后能使湿润,痰液利于吸出。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蓝光照射能有效地防止新生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发生,能降低新生死亡率及致残率,从而提高新生成活率。蓝光照射中正确的操作方法及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我院自2006年至2008年共施行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87例,除3例合并尿崩症和2例因脑脊液漏行相关治疗推迟出院日期外,余82例均正常出院。结论,-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效果良好,护理上应加强对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及出入量的观察,及时防治并发症,并做好心理护理。

  • 标签: 垂体腺瘤 围手术期护理 并发症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游泳是最早的新生自主运动方式,是新生在母亲子宫内羊水活动的延续,是人类最早的自主保健活动,它能促进新生大脑发育,提高对外界反应能力,是人类智力发育及开启智商、情商的有效措施之一。方法对800例新生游泳进行观察护理。结果所有参加游泳的新生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有10%的新生初次下水有哭闹,但随着游泳次数增多及护理人员的细心呵护,哭闹次数减少。60%的新生在水中自由活动能力较差,但喜欢水中的感觉,表现出轻松、舒适的神态,需要护理人员帮助做辅助运动。30%新生自主运动能力良好,表现较为活跃,游泳效果佳。结论新生游泳有利于宝宝健康成长,提高了免疫系统功能,消除了病理性黄疸,增加了新生体重。是一项值得广泛推广的项目。

  • 标签: 新生儿 游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及加强术后护理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入院垂体瘤术后有并发症的的患者50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并观察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术后共5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尿崩症30例、脑脊液漏2例、低钠血症15例、急性垂体功能不全3例,术后经过严密观察,精心护理,术后患者均恢复满意。结论对垂体瘤术后并发症加强护理有利于术后并发症的恢复。

  • 标签: 垂体瘤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新生窒息复苏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9例剖宫产新生窒息的救护要点。结果54例窒息新生急救复苏均转危为安。结论对剖宫产窒息的新生在手术室及时采用清理呼吸、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等复苏措施是降低新生死亡率、伤残率,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气管插管 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罩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入选病例23例,采用BiPAP创呼吸机治疗,同时使用常规治疗,对治疗前后病人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双水平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衰具有肯定的疗效。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新生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及提高新生听力筛查的通过率。方法总结2362例新生听力筛查的的护理配合方法。结果加强新生听力筛查操作前、操作中的护理配合,保证筛查的顺利进行。结论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早期及时发现听力障碍,最终实现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聋而不哑。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态制剂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新生病理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28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及茵栀黄口服。结果治疗组在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85.5μmol/L以下所需要的治疗天数及治疗后平均每天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黄疸可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微生态制剂 茵栀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支镜高频电治疗中心气狭窄的护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缩短操作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以及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出护理经验。结论纤支镜高频电治疗中心气狭窄有较为显著的近期效果,术前充分的护理准备及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配合、术后严密的护理观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 标签: 纤支镜 高频电 气道狭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腔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00例鼻出血患者行内窥镜下微波治疗。结果100例微波一次性治愈90例,术后少量渗血加填塞明胶海棉12例,改用凡士林纱条填塞2例,治愈率90%本组无一例鼻中隔穿孔、鼻甲粘连发生。结论鼻腔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减轻了鼻出血患者鼻腔填塞带来的痛苦,避免止血的盲目性,提高止血效果缩短疗程,止血后不易在出。

  • 标签: 鼻内窥镜下 微波 鼻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问题。方法将2006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162例新生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病情观察、给、气管插管、呼吸机观察等护理总结。结果经过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呼吸管理,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新生呼吸窘迫综合症注意呼吸管理。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呼吸道 护理
  • 简介:摘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是重症呼吸衰竭病人重要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但是病人在上机及脱机的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性心理反应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了解机械通气病人的心理特点、心理动态及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给病人个性化的护理,制定有效的诊疗计划,对保持病人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早日康复是很有意义的。

  • 标签: 呼吸机 呼吸衰竭 心理反应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后伴鼻中隔骨折的手术技巧和要点。方法取2007年-2009年入住我科,有明确外伤史,CT扫描检查明确诊断为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并排除颅底骨折患者2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例。年龄20岁-55岁,中位年龄38岁。其中2例女性病人为打架受伤,20例为车祸受伤,4例为运动受伤。所有患者均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加骨骨折闭合复位术。手术分离过程中均讲求技巧。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讨论鼻部外伤致鼻中隔损伤后,鼻中隔软骨、骨质发生变形破裂,要求术者在操作过程中仔细耐心,做好鼻中隔解剖,以防止发生黏膜撕裂等严重并发症。

  • 标签: 鼻外伤 鼻中隔矫正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