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椎管内手术的开展以及免疫组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颈肩腰腿痛的发病机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颈腰椎的盘源疼痛,不仅是由于神经根受机械压迫及其无菌炎症所引起,而且与椎管内富含感觉纤维的组织尤其是硬脊膜、后纵韧带、椎间盘受刺激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 标签: 椎管内手术 免疫组化 颈肩腰腿痛 发病机理 盘源性疼痛 窦椎神经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达唑仑用作术前药的效果,探讨其最适宜剂量。方法:选择择期手术ASAⅠ~Ⅱ级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五组,每组20例。术前药均为肌注,I组用咪达唑仓0.03mg/kg,Ⅱ组用咪达唑仑0.05mg/kg,Ⅲ组用咪达唑仑.0.8mg/kg,Ⅳ组用地西洋10nag,Ⅴ组用生理盐水1ml。观察五组的镇静分级、A-VAT值及SpO2下降程度。结果:用药后30minⅠ-Ⅳ组镇静分级、A-VAT值均较Ⅴ组为高,其中以Ⅲ级为最高;Ⅰ-Ⅳ组SpO2均有所下降,以Ⅲ组下降幅度最大。结论:从镇静、抗焦虑、降低应激水平衡量,咪达唑仑0.08mg/kg组明显优于其它四组;但从安全角度考虑,60岁以上老年患者应慎用较大剂量咪达唑仑,最好使用0.03mg/kg剂量。

  • 标签: 咪达唑仑 镇静 剂量 术前用药 SPO2 前药
  • 简介: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病死率、易感因素,指导VAP的临床防治。方法:对近3年内我院SICU65例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VAP发生率为66.2%,病死率为67.4%,长时间机械通气及高APACHEⅡ分、低GCS分和不恰当初始抗菌治疗等是VAP的易感因素。结论:在SICU病房,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可降低老年患者VAP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老年患者 防治
  • 简介:目的:研究PCT和CRP两种检测指标与APACHEⅡ及SOFA评分两个评分系统的关系,比较PCT和CRP在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ICU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入院24h内行PCT、CRP检测、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脓毒症患者的资料,分析不同预后患者PCT、CRP与APACHEⅡ及SOFA评分关系以及不同水平APACHEⅡ及SOFA评分时与PCT、CRP的关系。结果:PCT与APACHEⅡ、SOFA评分系统较CRP具有显著相关(P〈0.001),不同水平APACHEⅡ、SOFA评分时PCT水平差异较CRP具有显著(p〈0.05),PCT评价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较CRP评价预后的ROC线下面积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PCT较CRP与两个临床评分系统具有更明显的相关,同时PCT较CRP能更好地反映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APACHE Ⅱ评分 SOFA评分 预后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娩镇痛已经逐渐被广大产妇及其家属接受。许多临床医生尝试着将麻醉镇痛药物应用于临床静脉分娩镇痛。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静脉镇痛 分娩
  • 简介:一直以来,慢性疼痛困扰着许多人,并且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最近,研究人员通过对动物的研究弄清了神经细胞上的受体是如何调控慢性痛的。这些发现将有助于研制出用于治疗这种慢性疼痛的新药。

  • 标签: 炎性痛 受体 慢性疼痛 治疗 神经元 新药
  • 简介:目的:报道一例静脉联合肝素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急性重症胰腺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内容:一例急性重症胰腺(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20分。Ranson评分6分)的孕妇患者来我院就诊。留取静脉血标本时发现明显脂血,总甘油三酯85.07mmol/L,诊断考虑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急性重症胰腺。在治疗过程中除常规的水化,抗感染和抑制胰酶分泌治疗外,通过静脉肝素联合胰岛素泵入,于24小时后将甘油三酯降至15.80mmol/L,并于72小时后将甘油三酯降低至3.68mmol/L,从而控制了病情的进展。本文对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结论:肝素联合胰岛素静脉泵入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急性重症胰腺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有可能成为一种在该类患者中替代血浆置换的治疗手段。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肝素
  • 简介:系统血管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主要为急进肾炎和其他系统病变,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发生肺部大出血,常常因为顽固呼吸衰竭而死亡。本科自2007年03月起连续收治2例诊断为抗中性粒细胞胸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引起的患者。以甲强龙加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后患者肺部出血继续加重,并发呼吸衰竭,

  • 标签: 系统性血管炎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血浆置换 并发 抗中性粒细胞胸浆抗体
  •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联用咪唑安定静脉策泵输注手术后镇痛的效应。方法:625例ASAⅠ-Ⅱ级,胸、腹、头、颈部及骨科手术患者,采用小剂量氯胺酮(0.1-0.14mg·kg^-1·h^-1)行术后患者静脉持续输注(Continuousbackgroundinfusion,CB),加0.5ml锁定时间15分钟的按需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结果:术后CBI+PCA时间50.04±15.62(8-137)h,镇痛满意者604例,占96.64%。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和咪唑安定联用可提供优良地镇痛,与氯胺酮相关的副作用则较少。

  • 标签: 氯胺酮 手术后镇痛 静脉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对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43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于诱导后,应用微量输液泵持续恒速静注芬太尼,直到手术完毕后停用。43例按不同芬太尼剂量分为3组:A组2.5μg/(kg·h),n=15;B组5μg/(kg·h),n-15,C组7.5μg/(kg·h),n=13。分别于诱导前,气管插管后、切皮后70min、术终4个时点各抽取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EP。用SPSS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与诱导前比较,A组β--EP于手术70min及术终有显著升高(P<0.05)。与诱导前比较,B组β-EP于手术70min有显著升高(P<0.05);术终有所回落,与诱导前比较无显著差异。C组β-EP于手术70min及术终无显著变化。三组β-EP于插管后均较诱导前有所降低,但无显著差异。结论:芬太尼7.5μg/(kg·h)组的血浆β-EP水平无显著变化,提示能有效阻抑机体态激反应;芬太尼5μg/(kg·h)组术中β-EP水平升高,提示未能完全阻抑较强手术刺激所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但对一般性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仍产生阻抑作用;2.5μg/(kg·h)组的β-EP水平变化显著,提示不能有效阻抑机体应激反应。

  • 标签: 芬太尼 静脉麻醉 血浆 Β-内啡肽 上腹部手术 微量输液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