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3 个结果
  • 简介:血液流变最早毛细管检测方法是来自传统基础理论Hagetl—Pioseuille方程(Q=△Pπt^4/8ηL),即在限定压力梯度(△P)和管长(L)条件下,其流量(Q)与管径(r)4次方成正比,与粘度(η)成反比。在不同切变率条件下血牯度检测迅速被扩展到治疗观察指标的临床应用,因血液非牛顿液体性,创造了椎板粘度计和牛顿液体性血浆采用毛细管检测法,结合红细胞(HBC)变形、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聚集、纤维蛋

  • 标签: 血液流变学 老年保健 临床应用 血细胞压积 椎板 治疗观察
  • 简介:一、影像诊断在老年肺癌普查方法上进展肺癌是我国居民发病率和死产率最高癌症,造成肺癌高死亡率主要原因是早期肺癌无症状而难以发现。对老年肺癌病例回顾性分析发现,有90%病例在早期X线胸片上已有异常改变。造成漏诊和误诊原因为:结节隐藏在心脏后、肺尖区、肺门旁、

  • 标签: 老年肺癌 影像诊断学 早期肺癌 高死亡率 X线胸片 死产率
  • 简介:70年代初,国内血液流变首先用于对中医学血瘀证和活血化瘀治则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前提下而兴起。从80年代起,它应国内临床对占人类死亡率之首心脑血栓病进行防治研究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

  • 标签: 临床应用 血液流变学 心脑 国内 血瘀证 中医学
  • 简介:生物流变创始人CopleyAL教授对于血液流变研究领域曾做过精辟论述。他认为血液流变是研究血液在血管流动和变形一门学科。它从宏观、细胞及分子不同水平研究有关流变现象。Copley把血管和血液作为一个整体,并称之为“血管一血液器官”。因此,血液流变改变,应考察这些方面的变化。

  • 标签: 血液流变学改变 血管 血瘀证 老年 中医 AL
  • 简介:目的分析与放射性肺炎可能相关放疗剂量体积参数与血液指标,以期获得具有预测价值临床参数用以指导预防性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胸部放射治疗且年龄〉60岁老年肿瘤患者临床病史、物理计划和随访资料。根据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4.0),记录放疗后6个月内出现≥2级放射性肺炎情况,统计学分析多种因素与放射性肺炎相关性。结果共纳入回顾性分析患者80例,放疗结束6个月内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22例(27.5%)。单因素分析显示≥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与V10、V20、V30、MLD、D-二聚体有统计相关性(P=0.011、0.000、0.008、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V20、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是放射性肺炎严重性独立危险因素P=0.009、0.002)。结论通过限制V20有助于控制老年胸部放疗患者急性期放射性肺炎严重性,而血浆D-二聚体对于放射性肺炎严重程度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因此通过密切检测D-二聚体浓度并予以干预,有助于降低放射性肺炎严重性。

  • 标签: 放疗 放射性肺炎 D-二聚体 剂量体积参数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展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痴呆常见一种疾病形式.在美国大约有4百万人口受此病捆扰,而在逐步走向老龄化中国,6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为10%;8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高达30%.AD起病隐匿,表现为大脑皮层神经元进行性死亡造成记忆、语言等认知功能障碍;最终带来极高病死率和致残率.病理上以细胞外老年斑和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为特征.AD通常为散发,只有5%~10%患者有明确家族史,这也为生物标记物寻找带来难度.现在研究认为疾病进程经历症状前A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逐步发展为AD.寻找和开发高敏感、高特异标记物以求对疾病早期诊断和建立预警机制,从而对疾病实施包括神经保护治疗在内早期干预是具有划时代意义(见图1).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学标记 诊断研究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大脑皮层神经元 早期
  • 简介:痴呆是由各种原因造成人智能全面减退临床综合征,它不仅限于个体疾病,而且因其带来巨大社会负担已成为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发达国家,痴呆是继心脏病、癌症、中风后第四位死因,据估计我国现有约500万左右患者.随着社会老龄化迅猛发展,老年性痴呆必将成为我国不可忽视卫生和社会问题,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中主要类型.

  • 标签: 流行病学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 公共卫生问题 老年性痴呆 disease 临床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心脑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专用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方式,研究CK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脑血管并发症与CKD之间相互影响情况。结果CKDⅠ~Ⅴ期患者共129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72例。CKD主要并发疾病依次为高血压(69.0%)、贫血(44.2%)、高血脂(43.4%)、心脏疾病(41.9%)、糖尿病(30.2%)等。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降低和高血压为CKD并发CVD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血脂、年龄增加皆为脑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结论GFR水平降低、高血压、CRP水平升高、高血脂、年龄增加为CKD心脑血管并发症主要危险因素。早发现CKD并发症和严重程度,重视各种危险因素对CVD和CKD影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肾脏疾病 心脑血管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自然衰老大鼠和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大鼠肠道组织形态、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变化,评估两种衰老模型大鼠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方法将大鼠分为26月龄组(A组)、D-半乳糖组(B组)和3月龄组(C组)3组。取各组大鼠回肠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形态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超微结构,采用Real—timePCR检测小肠黏膜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m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检测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结果A组和B组大鼠小肠黏膜厚度及绒毛高度均比C组大鼠降低[小肠黏膜厚度:A组(89.88±6.12)gm、B组(87.62±6.32)μm、C组(162.91土7.28)μm,P〈0.05;绒毛高度:A组(59.95土4.47)μm、B组(56.43±5.38)μm、C组(108.12土6.42)μm,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到A组和B组大鼠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比C组疏松,间隙增宽,密度降低。与C组比较,A组和B组大鼠小肠组织中ZO-1、OccludinmRNA和蛋白表达均减少(均P〈0.05)。而A组与B组大鼠小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小肠组织中ZO-1、Occludin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自然衰老大鼠和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大鼠小肠黏膜结构和上皮屏障功能均受损,小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等肠道组织形态指标,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改变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下调等变化具有高度一致性。

  • 标签: 衰老 模型 动物 肠道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质类
  • 简介:中风又称脑卒中,是脑血管阻塞或破裂而引起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甚高,中风年发病率为2‰,在我国东西南北中,不论城市或农村,都可以看到中风患者;中风年死亡率约1.2‰,它在全死因中占据第一或第二位,所以号称第一或第二杀手。

  • 标签: 老年人 中风 严重性 残疾 预防措施 脑血管
  • 简介:目的制备(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胺(1,2-dioleoyl-3-trimethylammonium-propane,DOTAP)/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dioleoylphosphoethanolamine,DOPE)包裹和厚朴酚脂质体,并对其理化性质和人肝癌高转移细胞(highlymetastatichumanhepatocellularcarcinomacell,HCCLM3)药效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薄膜分散法制得和厚朴酚脂质体,对不同药脂比包封率进行考察;通过纳米粒度仪检测和厚朴酚脂质体粒径电势分布、时间稳定性;通过生物透射电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y,TEM)对其大小和形态进行观测;用细胞膜红色荧光探针标记和厚朴酚脂质体,探究HCCLM3细胞对脂质体摄取时间依赖性;用WST-1和BD凋亡试剂盒检测和厚朴酚脂质体对HCCLM3细胞药效作用。结果和厚朴酚脂质体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12.30±0.78)nm,多分散系数为(0.24±0.00),电势为(53.23±1.16)mV。药脂比为7%时包封率最高,高达(99.47±0.20)%,并且在4℃环境下可以长期稳定存在。和厚朴酚脂质体促凋亡水平明显强于原药,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和厚朴酚脂质体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具有稳定理化性质和较高包封率,同时优于和厚朴酚原药药效作用。

  • 标签: 和厚朴酚 脂质体 肝肿瘤 人肝癌高转移细胞
  • 简介:儿童早老症(HutchinsonGifordProgeriaSyndrome,HGPS)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疾病,它发病率很低,大概是八百万分之一,患者出生早期就开始出现衰老容貌。

  • 标签: 早老症 分子机制 基因突变 发病率
  • 简介:衰老相关疾病,俗称老年病.包括老年性痴呆(如AD)、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老年糖尿病、骨质疏松、心、脑血管、呼吸等系统疾患,以及肿瘤.其种类繁多,难以一一枚举.不同系统衰老有其不同表现,因而各种老年病亦表现各异.但老年病根本病理基础,无不是细胞衰老.他们可以以神经系统细胞(如老年性痴呆)衰老为主,可以以内分泌系统细胞(如老年糖尿病)衰老为主,亦可以以免疫系统细胞衰老为主.衰老相关疾病发病多与其自身基因网络有关.衰老相关疾病研究,如置遗传与细胞衰老于不顾,不免舍本求末.但老年病发病受内外环境诸多因素影响,也是不容忽视事实.举例如下:

  • 标签: 老年病 分子机理 帕金森病 糖尿病 肿瘤
  • 简介:社会科学进步和医学发展延长了人均寿命,目前绝大多数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多数沿海地区已经接近或达到人口老龄化水平。老年患者疼痛问题日益严峻地摆在了医护人员面前,而癌痛在老年患者疼痛中占据相当高比例。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估计,未来全球新发癌症患者数年均将会以3%~5%速度递增。预计2020年全球将有2000万新发病例,而中国每年将有200万新发病例。

  • 标签: 老年患者 癌痛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治疗 欧美发达国家 新发病例
  • 简介: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实体瘤和最常见癌症死亡原因,5年生存率低于15%,其中老年肺癌近10年来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如美国流行病学监测数据显示肺癌诊断患者中位年龄为69岁。目前对体力状态(PS)评分0~2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推荐给予第三代化疗药物如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及紫杉烷类治疗,部分体健患者(PS0~1分)若各器官功能良好者可酣情给予铂类为基础双药联合化疗。

  • 标签: 分子靶向治疗 老年肺癌 流行病学监测 5年生存率 死亡原因 中位年龄
  • 简介:MEDLINE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综合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它收编了世界各国出版3700余种生物医学期刊上发表文献.年收编量为30多万条.以题录和文摘形式进行报道。为便于广大医学工作者利用好该数据库,现将MEDLINE检索策略和调整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检索策略 医学文献检索 生物医学期刊 出版 权威性 题录
  • 简介: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传染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杀手,是人类生存大敌。当前人类正面临着SARS侵袭,变异冠状病毒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肆虐,并有全球蔓延趋势。该病传染性强、起病急骤,部分病人病情凶险,可迅速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症,病死率高,尤以老年人为甚。根……

  • 标签: 老年人 SARS 预防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冠状病毒 非典型肺炎
  • 简介:目的观察大肠癌术后患者中约干预对化疗期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90例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分为2组,中医组45例,采用香砂六君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5例不采用中药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撼评分KPS、QOL并判定脾虚证候疗效。结果中医组在体力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中医组脾虚证治疗总有效率达88.89%。结论老年大肠癌术后运用健膊扶正法能改善和提高化疗期生活质量。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老年人 脾虚 生活质量
  • 简介:骨关节炎是关节透明软骨进行性退化所引起疾病,它不单产生关节软骨病变,还会影响,写’骼、韧带与关节囊,造成永久性病变。它主要发生于老人,根据上海市仁济医院风湿病科在上海市某个社区进行流行病调查结果,13岁~80岁人口发病率为13%以上。北京市对65岁及以上老干部进行调查,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率达80%左右。我国许多城市已进入老龄社会,估计骨关节炎病例不下于2亿。

  • 标签: 膝关节骨关节炎 治疗 关节透明软骨 进行性退化 关节软骨 调查结果
  • 简介:什么是疼痛?1980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studyofpain,IASP)定义: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不愉快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研究显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约80%至少有一种慢性疾病,且较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更易诱发疼痛,故老年慢性疼痛发生率在25%~50%,其中45%~80%患者因疼痛症状严重及其所伴随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需要接受长期疼痛治疗和身心护理。

  • 标签: 疼痛医学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 老年人群 组织损伤 情感体验 主观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