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计算每例糖尿病人用CSⅡ血糖控制良好时每日胰岛素用量,再分别用两公式计算出胰岛素用量,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结果两公式计算的胰岛素用量均显著低于CSⅡ(P〈0.025);两公式之间无显著差异(P〉0.5)。结论两公式计算胰岛素用量不精确,且两个公式无优劣之分,均不宜直接用于临床。

  • 标签: 胰岛素泵 公式 糖尿病
  • 简介:“321蔬菜模式”倡导的蔬菜最佳吃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议,每人每天至少应摄入300-500克的蔬菜。蔬菜能给人体提供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每餐半斤(250克)的蔬菜能协助保持酸碱平衡,促进大便通畅,减少胆固醇吸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糖尿病 蔬菜 食法 科学 膳食纤维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由于这些优点,依我的个人意见,所有1型糖尿病人都应该使用CSII。CSII在完整的强化治疗中必须按顺序加以使用,因此,我在强化治疗实践中强调先使用其它强化治疗手段,这样可以让病人区别CSII本身的影响。随后,选择那些主动性强、希望过正常生活而血糖又控制在正常的病人使用CSII;另一重要的应用是对那些需

  • 标签: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强化治疗 血糖 型糖尿病 治疗手段 主动性
  • 简介:对便携血糖仪采取第一滴与第二滴血测定的血糖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评价两者的差异。方法应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稳豪型血糖仪,采取100份糖尿病患者手指末梢第一滴血和第二滴血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便携血糖仪第一滴血和第二滴血检测结果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遵守操作程序,规范仪器的质量控制,可以采取第一滴血作为便携血糖仪检测标本。

  • 标签: 便携式血糖仪 第一滴血 第二滴血 床旁检测
  • 简介:在工作中对康复病房120名住院患儿应用“五常”规范化管理,患儿的个人卫生习惯、饮食习惯、患儿康复治疗依从性、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医护技配合程度、患儿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等前后分别进行对比。结果医患关系融洽,患儿康复治疗环境、住院病房环境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医护技团队合作精神、凝聚力增强,患者儿家长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五常”在小儿康复病房规范化管理中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 标签: 五常法 小儿康复病房 规范化管理
  • 简介:对80例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并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益气活血。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843.21)分,治疗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并脑梗塞效果确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能够有效减少。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塞 益气活血法 疗效评估
  • 简介:目的家庭医生服务对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大兴区、西城区和海淀区2013—2014年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选择200例糖尿病患者为试验组和未签订协议的200例患者对照组。由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对其中观察组按照协议要求进行体检,健康知识宣传、宣教,随访,发放健康处方,家访等一系列干预活动,并在1年后观察血压、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值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家庭医生服务2型糖尿病随访管理,管理组患者血压(BG)、空腹血糖(FPG)、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值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体重指数(BM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影响患者血糖控制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G与TC过高是影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血压过高对血糖控制具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家庭医生服务项目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糖尿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与病死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管理方法。

  • 标签: 家庭医生式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干预活动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管理
  • 简介:将81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9例溃疡面采用封闭负压持续吸引与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外敷交替治疗;B组42例溃疡面采用常规换药,每2—3日换药一次,创面使用山莨菪碱、胰岛素及敏感的抗生素清洗后用速愈乐外敷。结果:VSD与APG交替治疗组的2周愈合率为48.71%,明显高于常规换药组的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SD与APG交替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换药组,(P〈0.01);VSD与APG交替治疗组的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伤口的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或短于常规换药组,(P〈0.01)。结论:封闭负压吸引与自体富血小板凝胶交替治疗难治性糖尿病足效果优。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吸引 富血小板凝胶 糖尿病足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离退休干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月在该院疗养的100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常规基础上加用微信个性化连续护理,对照组给于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利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观察微信个体化连续护理与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对疗养员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对比两组疗养员SF-36评分,包含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方面,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疗养员糖尿病知识认知情况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个性化护理干预提高了离退休干部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效的提高了离退休干部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生活质量 微信式连续护理
  • 简介:我院2004年~2008年共收治药物致低血糖9例患者,现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9例中男4例,女5例,年龄36岁~83岁,平均年龄60.22岁。9例中8例患糖尿病史10月~14年不等。3例长期服用消渴丸+二甲双胍片,2例早餐前及晚餐前使用诺和灵30R注射液+二甲双胍片,1例晨餐前服瑞格列奈片+晚餐前使用诺和灵30R注射液18单位,

  • 标签: 临床分析 低血糖 药物 诺和灵30R 二甲双胍片 平均年龄
  • 简介:为了解我国白族人群糖尿病(DM)的患病率及患病因素。我们于2002年1月~2003年12月对云南省大理地区农民为主的白族人群进行DM的抽样调查.现就其DM发病率及相关患病因素做以下分析探讨。

  • 标签: 患病因素 大理白族 云南省 DM 抽样调查 大理地区
  • 简介:对58例糖尿病并低血糖脑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脑病常见原因为降糖药物选择不当或剂量不当、进食、运动不合理;预后与年龄、低血糖持续时间、纠正速度、是否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密切相关。结论: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可减少低血糖脑病发病率改善预后。

  • 标签: 低血糖脑病 原因 预后
  • 简介:将2015年全院发生的81例严重低血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论通过对严重低血糖的案例分析,提高临床对低血糖的预警意识,有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 标签: 严重低血糖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该研究旨在通过对来该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的肺结核的影像特点分析,找出患者的患糖尿病的诱因,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来该院就诊60例糖尿病患者肺结核的影像学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院根据患者肺结核的影像资料分析发现,60例糖尿病患者中,患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男性居多,病灶以双肺中下肺叶分布16例,病灶位于上叶及下叶背段的40例,其他分布部位4例。呈大片状和块状影18例,发现空洞52例,单一病灶内多发虫噬状空洞50例,同时发现支气管播散比较多。结论根据患者的肺结核影像资料分析得到,不同患者在病灶的分布、形态及病灶内外的情况有不同的特点,医院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防止病灶发生病变。

  • 标签: 糖尿病 肺结核 影像特点
  • 简介:对71例低血糖昏迷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总结。结果:引起低血糖昏迷原因有不当使用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大量饮酒、胰岛素瘤、消化道手术后等。结论:低血糖昏迷病因多样,我们要做到提前预防,合理用药,积极治疗。

  • 标签: 低血糖昏迷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小儿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儿科住院并诊断为糖尿病的患儿77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儿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全面系统的家庭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等进行对比及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更多,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后,其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显著改变,BMI、HbA1c、FPG、2hPG水平均明显下降,有利于患儿的治疗与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糖尿病 个体化 家庭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