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根本原因分析(RCA)在医疗不良事件上报中的应用,进一步阐释根本原因分析在不良事件上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1日—2016年5月31日期间,医院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下的不良事件上报例数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6月1—2018年2月28日期间,我院将根本原因分析应用于医疗不良事件上报分析中的案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类似事件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11.67%,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本原因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类似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该分析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医疗不良事件 应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Ridit分析应用于医院绩效考核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7个科室的资料,采用Ridit分析方法分析患者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产一科、产二科、产三科、妇科、妇科微创中心、妇瘤科、乳腺科医疗质量Ravg值分别为0.45、0.625、0.451、0.563、0.524、0.695、0.586,等级分别为可、优、可、良、良、优。良,风险等级分别为可、可、低、低、较高、可、较高。结论Ridit分析应用于医院绩效考核中,能够有效反应医院医疗质量及风险等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Ridit分析法 医院 绩效考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点评分析在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日点评分析值班护士记录呼叫相关内容,晚交班前集中评价每名责任护士分管患者静脉输液的相关问题。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呼叫器的使用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静脉输液患者日均呼叫数、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取得较大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日点评分析是适用于静脉输液管理的一种有效质量改进方法。

  • 标签: 静脉输液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和显微镜检查三种方法检测尿白、红细胞及管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年423例住院患者晨尿,分别采用尿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和显微镜检查三种方法检测尿液中白、红细胞及管型。结果以显微镜检查结果为参考,尿沉渣分析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3.7%、89.1%、91.8%、91.6%及91.7%,90.5%、89.4%、85.0%、93.4%及89.8%及35.1%、99.7%、92.9%、94.1%及94.1%;尿干化学分析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77.7%、90.3%、91.1%、75.9%及83.2%,94.7%、87.4%、83.3%、96.1%及90.3%,尿干化学分析无法检测管型。结论尿干化学分析和尿沉渣分析检测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各有其优缺点,可起筛选作用。但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尿液标本结果不相符,或者互相矛盾时,应复查显微镜检查

  • 标签: 尿干化学分析法 渣分析仪法 显微镜检查法 白细胞 红细胞 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在晨晚间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小组,找出影响晨晚间护理质量的原因,确认导致晨晚间护理质量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措施。结果实施根本原因分析后晨晚间护理质量提高。结论运用根本原因分析在提高晨晚间护理质量管理中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晨晚间护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对2015年6月—12月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防范措施。比较实施前(2015年1月—12月)后(2016年1月—12月)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原因分析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应用原因分析,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护理不良事件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根本原因分析在减少儿科输液室输液相关投诉中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输液室输液患儿中随机抽取50例展开研讨,分为观察组,对患儿应用根本原因分析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并抽取同期50例未实施根本原因分析的输液患儿,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投诉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情况。结果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输液相关投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临床在儿科输液室输液中应用根本原因分析可降低输液相关投诉,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儿科 输液 相关投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探究将持续质量改进中根本分析应用于血透患者渗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中2015年4月—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56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2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渗血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加用根本原因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透析渗血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透析渗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渗血护理时,可以采用质量改进中的根本原因分析,来对护理工作进行完善和改进,从而获得更好的护理结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饮食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科免疫室定性ELISA项目室内质量控制失控的原因,找出失控的关键少数和次要多数的因素,为提高室内质量控制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帕累托图分析对我科免疫室2015年1—2016年12月的失控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分析免疫室ELISA项目每个月产生失控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进行人为干预。结论通过帕累托图分析可找出免疫室ELISA项目室内失控的主要原因,为室内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提供信息和依据。

  • 标签: 帕累托图分析法 ELISA 室内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灵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60例收治的乙肝患者作为实验组,60例非乙肝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用荧光免疫分析(TRFIA)、酶联免疫吸附(ELISA)、乳胶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进行检测,并在高、中、低三浓度中各取20例标本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复检,对比结果。结果TRFI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明显高于ELISA、乳胶所引起的假阳性、假阴性明显低于ELISA、乳胶(P<0.05);TRFIA方法检测低浓度血清HBsAg的灵敏度明显低于中、高浓度血清HBsAg的灵敏度,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灵敏度较高,但会受到低浓度血清HBsAg的影响,为了提高临床检测水平,当遇到比较低浓度的血清HBsAg样本时,要对样本再次检测,以保障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 标签: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灵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HCG胶体金快速检测中出现的部分结果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β-HCG所得结果不相符的原因研究分析。方法利用HCG检测试纸(胶体金)对3489例标本进行HCG定性检测后,再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进行β-HCG定量检测,把检测结果不相符的16份标本再次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β-HCG、α-HCG,研究其相关性。结果13份样本中存在着浓度较高的α-HCG。结论HCG胶体金快速检测中出现有结果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β-HCG所得结果不完全相符时,应针对这些标本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尽可能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更有用的信息。

  • 标签: HCG 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人绒毛膜促腺性激素&alpha 人绒毛膜促腺性激素&beta 人绒毛膜促腺性激素
  • 简介:摘要随着新、高、尖手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手术室与供应室的一体化管理,促使手术室对清点核对制度的规范化,清点核对制度是手术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制度之一,严格清点核对制度就能够完全避免异物遗留体腔。医用显影纱布垫有很好的灭菌效果,并且,在医疗手术中,可以容易的检查到是否遗漏在患者体内,是纱布垫最先进的产品,对伤者的伤口、手术帮助非常大,透气性好,严格的消毒程序,是一种高度洁净医疗用品。医用显影纱布垫在实际手术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如空腔脏器在手术过程中的残端消毒,手术过程中一些小体腔、小动脉的压迫止血,这些手术医生都习惯用到纱布垫,在手术台上它像其他的腹纱、缝针一样成了手术必备物品,杀菌灭毒效果极好,可以有效的促进伤口愈合。

  • 标签: 显影纱布 原因分析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因分析(RCA)在缩短STEMI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的应用。方法应用RCA对STEMI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过长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应用RCA前后的实施效果。结果应用RCA前后STEMI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明显缩短,在急诊停留时间≤60min的合格率从85.7%上升到86.6%。结论根因分析能够找出STEMI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过长的原因,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缩短了在急诊停留的时间,为患者及早进行PCI创造了条件。

  • 标签: STEMI患者 停留时间 根因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问题学习(PBL)在骨科临床路径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和成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来我院骨科进行实习带教的36名实习生作为观察组,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32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用问题学习;对照组用一般带教方法。对比两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学习积极性与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显著(P<0.05);观察组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护理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带教中应用问题进行骨科护理带教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对比传统学习方法,观察组的出科成绩与满意度明显要高,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问题式学习法 PBL 骨科 临床路径 护理带教
  • 简介:(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局医院内蒙古010000)摘要目的探讨对阑尾炎性包进行早期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阑尾包,采取早期阑尾切除,注意保护切口,妥善处理残端,充分引流以及多联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2例并发切口感染(2.56%)。无肠瘘及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充分作好手术前准备和治疗,配合正确的手术操作,阑尾炎性包行早期切除术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阑尾 炎性包块 早期期手术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69-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包患者进行早期手术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间在我院治疗的阑尾炎性包的患者4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1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组的患者,如若发生了急性阑尾炎的症状要及时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保守治疗的患者中有18例患者发生了急性阑尾炎,之后均使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上均无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后都未产生伤口感染、肠萎、肠梗阻等并发症,但经保守之后再进行手术的患者中,有5例患者发生的伤口感染,1例发生了肠梗阻。观察组的患者恢复情况要好于对照组的患者,且出院的平均时间要少。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结果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性包的患者进行早期手术,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手术成功率高,且不发生任何的感染以及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的恢复。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阑尾性包块 早期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感染性伤口应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急诊感染性伤口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急诊治疗及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应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并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0%,对照组为77.50%,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感染性伤口治疗中,应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加强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急诊感染性伤口 应用 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国内外学者对树皮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加关注,发现其不仅是优良的纸浆材料,还具有重要的临床药用价值,现对树皮中活黄酮类活性成分及药理应用进行综述,旨为合理利用研发树皮资源提供参考。

  • 标签: 构树皮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周围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使用密闭周围静脉输液置针110例的临床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留置时间1~14天,平均4±1天。发生不良反应34例,发生率30.9%。结论做好本输液的操作,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补充营养,供给热能。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 标签: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操作方法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