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心血管系统的钙化包括血管钙化和主动脉瓣膜钙化.血管钙化是血管壁细胞在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下活化,具有成骨细胞样表型.血管钙化发生于大动脉和中动脉管壁的内膜和中膜.发生于血管内膜者,称为血管内膜性钙化(intimalcalcification),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相关联,主要发生于脂质条纹形成期,呈现为小而弥漫分布的羟基磷灰石晶体钙沉积,并形成与生理性骨发育类似的细胞内基质小泡.另一种钙化发生于血管中膜,称为血管中膜性钙化(medialcalcifcation),它独立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存在,主要发生于衰老、糖尿病和尿毒症等病理状态下的血管.中膜钙化主要发生在无炎性细胞浸润及脂质沉积的环境中,动脉中膜的弹力层出现基质小泡[1].近年血管生物学的研究和心血管影像学(如电子光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等)的进展,发现血管钙化是患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血管损伤和慢性肾病等疾病的患者中普遍存在的临床病理表现,血管钙化的部位和钙化程度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的预警指标.血管钙化增加了血管的硬度,降低了血管的顺应性,增加自发的和血管成形术中发生的斑块和血管破裂、以及动脉瘤形成的危险,易导致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大、心力衰竭和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冠心病,中风和外周血管病等的主要危险因子之一.80%的血管损伤和90%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伴有血管钙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均促进动脉钙化的发病.青年血管钙化患者的发病以糖尿病患者多见,而老年患者以血脂异常居多.有学者认为动脉钙化程度是预测Ⅱ型胰岛素非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率的最佳指标[2,3].现仅就血管钙化的机制及防治等叙述如下:

  • 标签: 血管内膜 钙质沉着症 心血管疾病
  • 简介: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心衰多由心肌病变或机械性循环障碍导致心脏负荷过重或不足所致.如心脏排出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即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而慢性原发性必肌病变和心室长期压力或容积负荷过重,可分别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肌收缩力受损,从而出现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的代偿期和失代偿大多有各器官慢性充血(或瘀血)的表现,因而通常又叫充血性心力衰竭.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脏病 临床意义 基础治疗 急性心功能不全 心脏负荷过重
  • 简介:目的:研究心率对心电频谱的影响。方法:在去自主传出神经的动物上,通过结扎右冠状动脉造成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准确测量两心房间期(AA)和心房波与心室波间期(AV),采用快速傅立叶转换(FFT)的方法将其转换为频域函数进行分析。结果:随着AA起搏间期的缩短,AV间期的频谱变化表现为低频逐渐升高,由400ms时的(8.1±2.7)nu升至250ms时的(47.2±4.41)nu(P〈0.01),高频成分则由400ms时的(85.4±6.2)nu降至250ms时的(34.7±11.4)nu(P〈0.01),而高频、低频比则由10.6±3.2降至0.74±0.29(P〈0.01)。在右冠状动脉阻塞情况下,起搏程序同上,此时AV间期的频谱变化表现亦为低频逐渐升高,由400ms时的(20.9±8.4)nu升至250ms时(63.4±0.1)nu(P〈0.01),而高频成分由400ms时的(65.2±12.3)nu逐渐降低至250ms时的(25.8±10.5)mu(P〈0.01)。其高低频比值也由3.12±2.41降至0.44±0.28(P〈0.01)。结论:随着AA间期的缩短,AV频谱表现为低频逐渐升高,而高频逐渐降低。在缺血情况下,这一趋势没有改变。

  • 标签: 心肌缺血 心电描记术 心率
  • 简介:尽管目前对脑缺血所致的细胞损伤已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临床上仍缺乏确实有效的药物用以治疗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死亡。近年的研究表明,多种器官,包括大脑短时间暴露于某种亚致死量的损伤因素后,机体会启动内在相应的耐受机制,从而使这些器官对后续或之前发生的缺血起保护作用,这一过程被称为缺血耐受(ischemictolerance,IT)[1-2]。对脑IT的研究有助于阐明机体潜在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为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药物研发开拓新的思路。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缺血后处理 转化医学研究 神经保护
  • 简介:目的观察治疗前基础血脂水平对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G)作用的影响.方法分析1994~1999年期间进行的3项多中心临床药物试验:辛伐他汀试验(166例,平均年龄58.9岁±9.2岁),洛伐他汀试验(146例,平均年龄57.9岁±8.7岁),阿伐他汀试验(105例,平均年龄57.8岁±9.3岁).治疗前血清TC≥5.98mmol@L-1,血清TG≤4.52mmol@L-1.按治疗前基础血脂水平分组.分别口服辛伐他汀10mg@d-1,疗程8周;或洛伐他汀20mg@d-1,疗程8周;或阿伐他汀10mg@d-1,疗程6周.结果治疗前基础血清TC、LDL-C以及TG水平越高,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降低相应血脂的作用越明显.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或阿伐他汀降低血清TC、LDL-C以及TG的幅度分别与治疗前相应的基础血脂水平呈正相关.结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降低血脂的作用与治疗前相应的基础血脂水平有关.

  • 标签: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基础血脂水平 治疗作用 药理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及左室肥大对冠状动脉基础血流和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多平面食道多普勒超声分别测定左冠状动脉主干静息状态下和静脉注射潘生丁后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PDV)和平均血液速度(MDV),计算静脉注射潘生丁后与静息状态下上述测值之比值D/R,比较高血压左室肥大组(C组)与单纯高血压组(B组)及正常组(A组)各测算值.结果D/R值C组和B组均显著低于A组(P<005~001),其中,静脉注射潘生丁后C组PDV和MDV值显著低于B组和A组(P<005~001),后二组之间接近,而静息状态下B组PDV和MDV值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001).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大患者冠状动脉基础流速及储备功能均下降.

  • 标签: 高血压 左室肥大 冠状动脉基础流速 冠状动脉储备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arteryspasm,CAS)患者基础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的特点,并了解钙拮抗剂对HRV的影响。方法对25例CAS患者(CAS组)和20名健康人(对照组)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HRV对比分析。对CAS患者在接受钙拮抗剂治疗3个月后重复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观察HRV的变化。结果CAS组SDNN、SDANN、PNN50、LF及H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经过吸烟和胆固醇水平校正后组问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CAS组经钙拈抗剂治疗后所有的HRV参数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患者存在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非缺血发作状态下基线水平表现为迷走神经活性下降、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增高。钙拈抗剂预防CAS发作的机制除了阻断钙通道直接扩张血管外,也可能与改善CAS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有关。

  • 标签: 冠状动脉痉挛 心率变异性 钙拮抗剂 自主神经功能
  • 简介:回答这些问题,来确定你是否存在不良睡眠模式或症状,帮助你寻求治疗。很多人都知道睡眠是良好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知晓如何获得让人向往的美好睡眠。“睡眠这种能力可得花点功夫才能够得到。美国人的平均每晚睡眠时间减少了一个到一个半小时。”

  • 标签: 睡眠质量 睡眠模式 睡眠时间 美国人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势在必行,它归根结底是对病人的服务,目前护理质量管理缺乏系统化理念、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有待提高、奖惩制度缺乏激励作用、护理人员短缺现象严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应该从引入现代管理思想理念到护理质量管理、积极引导,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改革护理制度,建立合理分工模式、建立和有效奖惩制度,发挥引导作用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 建立
  • 简介:生存质量(qualitityoflife,QOL)研究在国外已进行了30余年,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我国并逐渐引起国内医学界的重视。1993年,WHO将生存质量定义为:个体根据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和价值系统对自身生活的主观感受,它受个体的目标、期望值标准和个体关注点等因素的影响。生存质量量表是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的工具,根据测试目的不同,生存质量测试量表通常分为普适性量表和特异性量表。

  • 标签: 质量评价量表 心力衰竭患者 生存质量量表 测试量表 特异性量表 普适性量表
  • 简介: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表对66例HF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q检验表明,心功能Ⅳ级组的生活质量计分与Ⅲ级组、Ⅰ~Ⅱ级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心功能Ⅲ级与Ⅰ~Ⅱ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HF患者心功能级别与其生活质量有明显关系,心功能越差,其生活质量越差(P<0.01).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心功能
  • 简介:对于慢性心功能衰竭病人,影响他们生存期的不只有血压、血脂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婚姻状况、病人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本刊之前也曾报道过.离婚、再婚或者寡居的女性较容易患心脏病。4年前,美国阿里桑那州大学的Dr.MichaelJ.Kohrbaugh和他的同事通过4年的随访调查发现,在189名心功能衰竭患者中,如果病人经常与配偶就自己的病情进行有益的讨论、与配偶有良好互动的话,他(她)的生存期会比与配偶关系不好的病人来得长。

  • 标签: 生存期 心衰患者 婚姻质量 Michael 心功能衰竭 衰竭病人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长综合考评对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护理工作人员110人,将上述护理工作人员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人,观察组采用护士长综合考评,对照组依照临床常规工作模式进行。对比临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接受投诉人数1人,对照组接受投诉人数13人,对比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6.7分,对照组为77.3分,对比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护士长综合考评管理模式,通过对护理工作以及护理人员的合理管理、业务提升等,最大限度调动了员工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升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及时使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 标签: 护士长 综合考评 护理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患者经社区康复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情况。方法选取n=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自行制定训练计划进行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社区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为期6个月,观察并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康复训练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推荐使用。

  • 标签: 社区康复治疗 脑卒中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农民健康体检中血压测量方法存在的缺陷及准确性。方法:对丽水市辖区农民体检点进行随机分群抽样调查,对血压测量环境及测量方法进行评估,使用双听头听诊器评估血压测量读数的准确性,并对所有调查对象(n=2081)再次使用水银汞柱式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复核。结果:血压测量存在现场环境较差、测量前未经充分休息、袖带和听诊器位置放置不正确、放气速度过快等问题。乡镇社区医生测量所得血压值高于复核的结果(收缩压(125.28±23.41)mmHg对(124.62±22.39)mmHg,P〈0.05;舒张压(77.61±12.51)mmHg对(77.24±11.22)mmHg,P〈0.05)。乡镇社区医生测量检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5.7%,复核测量检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0.75%。使用双头听诊器时乡镇社区医生与现场评估员测量的读数无差异(P〉0.05);514例使用电子血压测量结果显著高于水银血压计测量结果(收缩压(133.21±21.62)mmHg对(126.78±21.09)mmHg,P〈0.001;舒张压(82.84±12.41)mmHg对(80.15±11.59)mmHg,P〈0.001)。结论:当前农民健康体检中血压测量方法存在多种问题,必然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应重视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 标签: 健康体检 血压测量 质量控制
  • 简介:职业疗法(代替疗法)(OT)是已知的中风或手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患者重新学习日程的活动并通过调整不同的方法来完成。但是职业疗法无法改变人们衰老所伴随的生理变化,如手关节炎、髋关节或膝关节问题所致的疼痛和活动性问题。哈佛附属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职业治疗师艾莉森·皮森斯认为,我们教导患者如何从不同的方法去完成某种原来的动作,这样患者才能在做想做的动作时可以避免无法忍受的疼痛。

  • 标签: 职业疗法 手关节炎 马萨诸塞州 治疗师 综合医院 康复治疗
  • 简介:制作Meta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但因制作者的水平差距较大,故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使用Meta分析前一般是需要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的;再者,有时还会针对某一疾病相关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汇总评价,制作时亦需要进行质量的评价。如同原始研究一样[1-3],

  • 标签: META分析 质量 评价工具 制作
  • 简介:目的:探讨网络医疗健康管理应用对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对PCI术后出院前100例患者进行测评,并于网络医疗健康管理6个月后再次进行调查。结果:100例PCI术后患者经6个月的网络医疗健康管理后,生活质量5个维度较健康管理前显著提高(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病程、民族、家族史、文化程度、月收入、年龄对介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B=16.005~-5.677,P〈0.05~〈0.01)。结论: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进行网络医疗健康管理有益于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助于提高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病程、民族、家族史、文化程度、月收入、年龄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健康教育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