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imaging,SWI)是一种以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作为序列基础而改进扫描的对比增强成像技术,具有三维、高空间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的特点,可对颅内微静脉系统尤其是深部髓质静脉显像,表现为垂直于侧脑室的小静脉影像。SWI在神经系统,尤其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评估非常有价值^[1]。2008年,Tong等^[2]首次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儿SWI序列上,发现患侧侧脑室旁大量扩张、增粗并垂直于侧脑室的静脉影,被命名为深髓静脉征(deepmedullaryveinssign,DMVs)。近期相关研究表明,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DMVs可见度增加能用于预测颈内动脉以及颅内大动脉的狭窄或闭塞、缺血半暗带的评估、患者转归及预后预测、临床治疗指导等方面,其临床价值进一步被拓宽。同时,DMVs也见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研究,笔者就SWI上显著DMVs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磁敏感加权成像 深部髓质静脉 缺血性卒中 缺血半暗带 综述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高温超导心图仪在冠心病诊断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入选初步诊断为冠心病拟择期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83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24例)和冠心病组(59例,其中52例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应用安装于屏蔽室内的四通道高温超导量子干涉器心图仪,分别于冠脉造影前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个月行心图检查,比较冠心病患者不同时刻病理性电流区域存在的强度及时间,以每幅图分级的平均数(ACTM)、异常电流分布图占所有电流密度分布图的比率(RAM)作为判断标准。结果冠心病组ACTM和RAM明显高于对照组,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个月ACTM和RAM较介入前明显改善。结论高温超导心图作为一种简单、无创、价格低、敏感性高的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及冠脉介入术后治疗效果的评估。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心磁图 诊断 随访研究
  • 简介:1865年,法国外科医师Broca做尸检发现,人类大脑有两个语言中心——运动中心和感觉中心,均在左侧大脑皮质。大约有1/3的神经科患者出现失语症状。但目前除语言康复训练外,还无其他特殊治疗方法。经颅刺激(transcranialagnetictimulation,TMS)是一种患者容易耐受、无创性改变大脑皮质生理的方法。1831年,Faraday发现电流和磁场可相互影响。电磁相互诱导的原理是经颅刺激(TMS)的基础。在TMS中,快速释放一系列电容到电子线圈从而产生磁场脉冲。

  • 标签: 经颅磁刺激 失语症 刺激治疗 卒中后 语言康复训练 大脑皮质
  • 简介:目的比较第三代导航系统(MNS)指导导管消融与常规手控导管消融流出道室早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自2014年10月~2017年1月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经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流出道室早,随机分为导航指导导管消融组(33例)及手控导管消融组(3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安全性及其他相关临床数据.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差别,导航组即刻成功率93.9%(31/33),手控导管组即刻成功率91.4%(32/3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围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5±45)minvs.(105±40)min,P〉0.05.平均放电时间为(270±60)svs.(240±55)s,P〉0.05.平均放电功率为(40±10)Wvs.(25±5)W,P〈0.05.总X线曝光时间为(1.2±0.5)minvs.(3.2±1.2)min,P〈0.05.结论应用MNS系统可安全有效的用于流出道室早的标测和消融,并可有效减少X线曝光时间,消融功率较常规方法有所增加.

  • 标签: 磁导航 导管消融 流出道 室性早搏
  • 简介:最新研究证明长非编码RNA(IncRNA)可调节脂质及糖代谢,调控血管壁功能,参与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老化、凋亡以及血管炎症及免疫应答,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本文就lncRNA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RNA 未翻译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心图(MCG)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中的作用.方法①冠状动脉造影(CAG)的104例患者,分为CAG阳性的冠心病组及CAG阴性的非冠心病对照组,对照观察MCG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②收集所有同时行超声心动图(UCG)、CAG及MCG检查患者共205例,以UCG检查为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93例,室壁厚度≥12mm)和对照组(112例,CAG阴性,室壁厚度〈12mm).确定QRS波最大磁通量(R1)、QRS波最小磁通量(R2)、QRS波最大磁通量与QRS波最小磁通量的差值(R1-R2)在左心室肥厚的诊断标准,并观察MCG在诊断左心室肥厚中的作用.结果①以CAG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MCG7项参数中任意2项以上阳性,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1.25%,特异性为59.72%,任意3项以上阳性,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5.63%,特异性为69.44%.MP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5.00%,特异性为79.20%.②确定R1、R2及R1-R2诊断左室肥厚的标准为〉18.5pT,〈-10pT及〉28pT,三项参数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敏感性分别为58.82%、55.88%、55.88%,特异性分别为68.75%、80.36%、71.43%.MCG7项复极参数中任意3项以上阳性,诊断左心室肥厚的敏感性为64.71%,特异性为69.64%.结论①心图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相似,在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MCG绝对无创,更易于临床推广应用.②心图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诊断中具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心磁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缺血 心肌灌注显像 超声心动图 高血压
  • 简介:导航系统(maghetienavigationsystem,MNS)正改变着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学科领域的介入手术操作方式和治疗效果,受到医学界的极大关注。医学领域将外源性磁场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此后,直至2004年Ernst等引入计算机辅助的三维导航技术,使MNS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 标签: 导航系统 心血管 疾病诊治 应用 手术操作方式 血管疾病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经颅刺激(TMS)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急性期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并探讨TMS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TMS组及假刺激组,每组5只大鼠。TMS组和假刺激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TMS组于再灌注1h及12h分别给予1Hz200脉冲TMS(分2次完成,每次100脉冲,中间间隔1h)。缺血-再灌注24h后,检测大鼠脑梗死灶周围皮质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TMS组与假刺激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均明显增高,多巴胺、5-羟色胺、3,4-二羟基苯乙酸含量降低,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MS组去甲肾上腺素升高程度低于假刺激组,多巴胺和5-羟色胺降低程度小于假刺激组(P〈0.01)。TMS组梗死灶周围皮质肾上腺素含量在正常水平,假刺激组明显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MS组5-羟吲哚乙酸含量明显低于假刺激组、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假刺激组明显高于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均P〈0.01。结论TMS能够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期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过量释放,从而减轻单胺类神经递质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保护脑组织。

  • 标签: 经颅磁刺激 生物源单胺类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脲菌素(STZ)诱导糖尿病仓鼠心肌病变中糜蛋白酶(chyrruase)的活性变化,探讨chymase在糖尿病仓鼠心肌病变形成中的作用厦机制。方法20只8周龄雌性仓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糖尿病组10只,腹腔注射SIZ40mg/d。连续3天,诱导实验性1型糖尿病仓鼠模型,成模后18周,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链霉素-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检测心肌Ⅰ、Ⅲ型胶原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chyma~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血管肾张素Ⅱ(AngⅡ)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仓鼠血糖、血脂明显升高,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明显,局部破裂,肌丝广泛溶解,核肿胀,Ⅰ、Ⅲ型胶原沉积、心肌细胞凋亡明显。(2)糖尿病仓鼠心肌chyamse活性(0.88±0.07)U/mg组织较对照组(0.54±0.04)U/mg组织明显升高(P〈0.01),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无明显差异,分别为(0.72±0.11)U/mg组织和(0.66±0.13)U/mg组织;糖尿病仓鼠心肌AngⅡ含量(95.8±16.0)pg/mg组织较正常对照组(51.1±20.8)pg/mg组织明显升高(P〈0.01)。结论糖尿病心肌病变的仓鼠心肌中,chyrruase活性明显升高,并伴随心肌局部AngⅡ含量的升高。

  • 标签: 糖尿病 糜蛋白酶 链脲菌素 心肌疾病 仓鼠
  • 简介:减少盐是控制高血压的第一条戒律。但是,控制其他饮食矿物质也是关键。现在,我们的视野不再仅局限于钠。具有里程碑意义的DASH(防治高血压的饮食方法)试验以及最近的0mni—Heart研究阐明了不同食物和矿物质如钾、钙、镁在控制高血压的协同作用。

  • 标签: 矿物质 控制血压 饮食方法 高血压 协同作用
  • 简介:黄伯中风了!这个意外令他的家人不能接受,因为虽然黄伯患有高血压病,但经过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血压得到了控制,自我感觉亦很好,家人完全没有料到他会发生脑卒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医学界对这部分治疗失败的高血压患者的研究中,发现一个重要而易于被忽略的方面,

  • 标签: 血压控制 治疗失败 家人 自我感觉 高血压病 中风
  • 简介:心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的逐渐衰退。有数据显示,在美国480万心衰患者中,其中20%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的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搏动节律,出现不规则的颤动。这种致命的组合治疗非常棘手。多年来,医生在治疗的选择上存在分歧。有的医生倾向于让心律恢复正常,

  • 标签: 房颤患者 组合治疗 心衰患者 心率 心脏泵血功能 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控制情况以及对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某社区内1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进行走访调查,分析高血压患者的控制情况以及对高血压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经调查分析后得知,在15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中,有84例患者对高血压的控制情况较好,控制合格率达到了56%,同时控制几率和患者年龄之间呈现出反比例关系;与此同时,患患者的年龄、管理方式、病程、高血压类型、日常行为习惯、降压措施都会对患者高血压控制情况带来影响。结论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不应单纯采用药物控制方法进行治疗,应采用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这对提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应得到社区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 标签: 社区高血压 控制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农民健康体检中血压测量方法存在的缺陷及准确性。方法:对丽水市辖区农民体检点进行随机分群抽样调查,对血压测量环境及测量方法进行评估,使用双听头听诊器评估血压测量读数的准确性,并对所有调查对象(n=2081)再次使用水银汞柱式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复核。结果:血压测量存在现场环境较差、测量前未经充分休息、袖带和听诊器位置放置不正确、放气速度过快等问题。乡镇社区医生测量所得血压值高于复核的结果(收缩压(125.28±23.41)mmHg对(124.62±22.39)mmHg,P〈0.05;舒张压(77.61±12.51)mmHg对(77.24±11.22)mmHg,P〈0.05)。乡镇社区医生测量检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5.7%,复核测量检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0.75%。使用双头听诊器时乡镇社区医生与现场评估员测量的读数无差异(P〉0.05);514例使用电子血压测量结果显著高于水银血压计测量结果(收缩压(133.21±21.62)mmHg对(126.78±21.09)mmHg,P〈0.001;舒张压(82.84±12.41)mmHg对(80.15±11.59)mmHg,P〈0.001)。结论:当前农民健康体检中血压测量方法存在多种问题,必然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应重视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 标签: 健康体检 血压测量 质量控制
  • 简介:苦瓜:肉质柔嫩,性寒味苦,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尤其维生素C的含量高居各种瓜类之首。药理试验发现。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甙,有非常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不仅有类似胰岛素样作用,堪称植物胰岛素,而且还有刺激胰岛素释放的功能。有人试验。用苦瓜皂甙制剂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

  • 标签: 2型糖尿病 苦瓜皂甙 胰岛素样作用 药理试验 降血糖作用 植物胰岛素
  • 简介:心脏电讯报告说,“在2011年的欧洲心律起搏器(EUROPACE)会议上报道,虽然该系统十年前就有远程监控的植人式心脏节律控制装置开始进入市场,可是电生理学家和病人才刚刚开始收益于这种技术……。”维达尔·艾斯柏格博士“引用发现欧洲电生理学家预计追踪他们的病人在未来长达五年的比例增加的欧洲心脏节律协会(EHRA)科学倡议委员会成员2010年的一项调查。

  • 标签: 心脏节律 远程监控 节律控制 植入式 生理学家 控制装置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100例,按照是否采取实施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将其分为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免疫检验前质量控制,控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标本采集质量控制、标本保存质量控制和仪器选择质量控制。结果控制组患者的各项免疫检验指标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免疫检验样本的胰岛素、胰岛素抗体、甲状腺功能检测、甲胎蛋白的变异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加强其标本采集、标本保存及仪器选择等各个分析前环节的质量控制,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同时显著降低检验标本的变异指数。

  • 标签: 免疫检验 分析前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