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伊贝沙坦与百胶囊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疗效。方法69例DN患者分成单用伊贝沙坦及伊贝沙坦与百胶囊联用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24h尿蛋白量、血肌酐、血脂以及不良反应。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除舒张压及不良反应外,其它指标改善情况,联用组优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伊贝沙坦与百胶囊联用在调整血压,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降血脂等方面有作用,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伊贝沙坦 百龄胶囊 糖尿病肾病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月龄大鼠糖代谢指标变化,了解在基础和糖刺激下增对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方法以4月(青年组,n=15)、14月(中年组,n=15)和24月(老年组,n=15)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比较三组间基础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差异,计算糖负荷后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比值(ΔI10/ΔG10),120min葡萄糖、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g,AUCi),葡萄糖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值(AUCi/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以分析各组间胰岛功能差异。结果随着月龄增长,空腹血糖有升高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OGTT后老年组大鼠表现为血糖达峰时间延长,血糖峰值增加,OGTT2h血糖及AUCg增加,即老年组大鼠出现糖耐量异常状态,主要表现为餐后高血糖。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大鼠空腹胰岛素水平分别为(0.59±0.14)、(1.60±0.15)、(2.37±0.04)μg/L(两两相比均P〈0.01);IRT中,老年组大鼠胰岛素达峰时间延迟,ΔI10/ΔG10降低,AUCi增加(P〈0.05)。使用稳态模型评估,HOMA-β在青年、中年和老年组中呈递增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而HOMA-IR在青年、中年和老年组分别为3.09±0.80、8.34±0.72、13.14±1.59(两两相比均P〈0.01)。结论正常老龄大鼠存在一定胰岛素抵抗和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加,但由于胰岛素分泌早期时相受损,仍然出现糖负荷后血糖增高状态。

  • 标签: 大鼠 增龄 胰岛Β细胞 胰岛素
  • 简介:目的研究年龄对雄性大鼠碘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根据月龄分为4月组、12月组和24月组,每组12只,各年龄组大鼠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对比剂组6个亚组,每组6只。禁水24h后,不同年龄鼠对比剂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碘对比剂76%泛影葡胺(10ml/kg),相应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尿肌酐(UCr)、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水平。48h后处死动物,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并检测。肾组织Sp1蛋白表达。结果注射对比剂后48h,24月鼠对比剂组SCr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超过对照组25%,Ccr明显下降(P〈0.05),肾组织匀浆ACE活性和MDA含量和肾小管损伤分数均明显增加(P〈0.01),肾组织Sp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注射对比剂后24h尿NAG酶活性明显较注射前24h增高(P〈0.001)。12月鼠注射对比剂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Scr明显上升(P〈0.05),但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25%,肾组织匀浆MDA和ACE、肾小管损伤分数以及肾组织Sp1蛋白表达有上升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月鼠注射对比剂组与相应对照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是雄性大鼠碘CI—AKI促进因素,氧化性应激、ACE和核转录因子Sp1在老龄雄性大鼠碘CI-AKI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对比剂 急性肾损伤 对比剂肾病 氧化性应激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核转录因子SP1
  • 简介:<正>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下简称复合剂),是80年代抗结核治疗又一重要进展。所谓复合剂是指数种不同药物按一定剂量配方,混合制成一种复方制剂形式,其剂型可为胶囊或片剂。最常用是由利福平(R)加异烟肼(H)及R+H+Z(吡嗪酰

  • 标签: 复合剂 复合制剂 固定剂 抗结核药物 生物利用度 利福平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肾功能水平老年患者营养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肾科住院患者189例.依据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评分结果分为3组:营养正常组(12~14分)、营养不良危险组(8~11分)和营养不良组(0~7分).比较各组临床资料.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营养不良发生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89例患者中,营养不良组10例,占5.3%;营养不良风险组58例,占30.7%;营养正常组121例,占64.0%.与营养正常组相比,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不良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和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而营养不良组患者中性细胞计数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不同营养状况患者年龄分布、肾功能及贫血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1.06,95%CI1.00~1.12)、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OR=0.97,95%CI0.94~1.00)、低BMI(OR=0.76,95%CI0.65~0.87)、低ALB(OR=0.93,95%CI0.86~0.99)和贫血(OR=2.46,95%CI1.60~3.32)是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危险因素.结论增与肾功能不全可能增加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且营养不良也与患者BMI、ALB水平及贫血严重程度相关.

  • 标签: 老年人 肾功能不全 营养状况 微型营养评估简表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胃管固定方法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留置胃管鼻饲患者60例为对照组,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棉线胃管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双耳挂式胃管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胃管滑脱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管滑脱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耳挂式胃管固定方法可靠、舒适,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管固定 棉线固定法 双耳挂式固定法
  • 简介:目的探讨俯卧位碳纤维腹板加热塑膜固定技术对直肠癌患者放疗摆位重复性影响及对危及器官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直肠癌术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行俯卧位碳纤维腹板加热塑膜固定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对照组行仰卧位加热塑体膜固定IMRT。比较两组患者计划靶区(PTV)平均剂量(Dmean)和总体积(VT)、小肠和膀胱照射剂量和体积;比较两组患者摆位误差及急性放射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PTVVT和Dmean比较、小肠和膀胱V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小肠和膀胱照射体积和Dmean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脚、左-右及前-后方向位移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胃肠道反应和泌尿系反应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俯卧位碳纤维腹板加热塑膜固定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后放疗能保证放疗疗效,保护小肠和膀胱等危及器官,摆位重复性良好,安全性高。

  • 标签: 直肠癌 放射治疗 碳纤维腹板 摆位重复性 小肠 膀胱
  • 简介:癫痫治疗目的是预防发作而无副作用,并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发作(尤其是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是危险。癫痫患者有突发意外死亡危险性(难治性癫痫1/200/年),但是治疗可停止发作,减少这种危险性。在英国,除非预料到有高度复发危险性,单次无原因发作通常是不给予治疗。如果存在诱因就应当避免,因为这样可能足以防止复发。

  • 标签: 癫痫 奥卡西平 丙戊酸钠 吸氧疗法
  • 简介: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发病率越来越高,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中报道,我国成人超重者达22.8%,肥胖者达7.1%,估计患病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1].肥胖增加了罹患冠心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胆囊炎、骨关节病等风险.由于肥胖危害巨大,成功安全减肥策略成为研究热点和公众高度关注焦点问题.

  • 标签: 肥胖症 饮食治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慢性代谢性疾病 2型糖尿病 脂肪堆积
  • 简介:当绝经后卵巢停止分泌雌激素时,激素替代治疗(HRT)可治疗或预防由此而产生一些问题。在51岁左右,卵巢滤泡自然耗竭时,或是行卵巢切除后(有时同时行子宫切除)就会发生绝经,由此导致低性腺激素状态可产生一些症状,并对雌激素靶器官带来一些有害影响,这些器官包括脑、骨骼、皮肤、心血管和生殖泌尿系统。

  • 标签: 激素替代治疗 绝经 低性腺激素状态 雌激素 神经内分泌症状 泌尿生殖系症状
  • 简介:危重老年患者常出现低钠血症,这已是医师共识。电解质平衡是临床医师普遍关注问题。无论在急诊室、重症监护室,还是在各科普通病房,尤其是手术科室术后患者人群中,低钠血症是经常困扰医师临床现象,但导致低钠血症原因却不甚明了。所以,目前临床普遍治疗思路是按照国内外教科书介绍方法,补充高张盐水(3%~5%)来纠正低钠血症,即缺什么就补什么,所以医师执行起来轻车熟路,天经地义,无可指责。

  • 标签: 老年人 低钠血症 治疗
  • 简介:绝经后症状及远期并发症是雌激素缺乏所导致,因此雌激素替代是合理治疗。尽管在英国激素替代治疗(HRT)裨益已经众人皆知,但是使用HRT比率并不高,据估计50岁妇女使用HRT比率小于20%。治疗依从性也较差,在1年以后,只有50%~60%妇女继续使用HRT。

  • 标签: 绝经 并发症 雌激素替代 激素替代治疗 结合马雌激素 给药途径
  • 简介: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由于胆汁分泌及排泄障碍引起一种病理生理过程,表现为肝脏以及体循环内胆酸、胆固醇及胆红素等胆汁成分过度堆积.造成对肝细胞及机体损伤。长期持续胆汁淤积将进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胆汁淤积时,体内升高胆酸、胆红素及其他胆汁成分激活胆汁酸代谢相关核受体.上调或下调其相关靶基因.使胆酸合成减少、输出增多,并增强肝脏对淤积成分解毒作用。

  • 标签: 胆汁淤积 药物治疗 熊去氧胆酸 免疫抑制剂
  • 简介:原发肿瘤首次治疗目的是完全消除可见肿瘤,那么辅助治疗可以定义为首次治疗(通常是局部,如手术、放疗)后任何治疗。病人通常没有远处转移证据。辅助治疗理论基础是有些病人在诊断原发肿瘤时未探察到微小转移。辅助治疗目的是消灭隐藏微小转移灶,或者改善肿瘤局部控制。可

  • 标签: 辅助治疗 乳腺癌 结直肠癌 他莫昔芬 辅助化疗 新辅助治疗
  • 简介:  近十年来中重度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有了飞速发展.其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是一种较新方法,已取得令人鼓舞效果.约有30%心衰患者由于传导系统阻滞导致心脏收缩不协调或不同步[1,2],这种不同步收缩加重了心室机械障碍[3],增加心衰患者死亡率[4].……

  • 标签: 再同步化 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治疗
  • 简介:激素治疗在乳腺癌(表1)和前列腺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激素治疗依据是某些肿瘤表达性激素(雌二醇或睾酮)受体、且肿瘤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激素刺激。激素治疗目的是通过减少激素产生或阻断受体与配体结合而降低激素对肿瘤生长刺激。

  • 标签: 恶性肿瘤 激素治疗 乳腺癌 前列腺癌 孕激素 他莫昔芬
  • 简介:各种绝经症状和远期后遗症都是由雌激素缺乏引起。因此雌激素替代是顺理成章治疗方法,激素替代治疗治疗作用已经取得了认可。在过去几年里,应用激素替代治疗临床证据发生了显著变化。虽然激素替代治疗仍被用于治疗绝经症状,但它已不再被推荐用于其他慢性病预防。激素替代治疗依从性很差,只有50%~60%妇女可以坚持采用此疗法1年以上。许多妇女害怕应用这种疗法会增加患乳腺癌风险(见MEDICINE,2006,34:6),厌恶月经恢复及其他副作用。是否开始或继续应用激素替代治疗必须由妇女和其健康顾问在充分衡量利弊后共同决定。

  • 标签: 激素替代治疗 MEDICINE 绝经症状 雌激素缺乏 远期后遗症 雌激素替代
  • 简介:抗凝治疗能预防病理性血凝块形成(如在心大约每200人中就有瓣膜或心房),阻止静脉中已经形成血栓延伸和栓塞。抗凝治疗类型、强度和疗程取决于治疗指征。在英国,1人需抗凝治疗。肝素和华法令是两种主要抗凝剂。

  • 标签: 抗凝治疗 临床应用 病理性血凝块 静脉 血栓 抗凝剂
  • 简介:随着妇女健康创议及百万妇女调查研究结果公布,妇女们已经停止进行激素替代疗法。但随之而来可能是血管舒缩症状或性交困难给妇女带来烦恼,以及妇女们对骨骼系统保护方面的关注。本文讨论了标准药物治疗及作为替代和补充治疗方法应用。

  • 标签: 激素替代治疗 妇女健康 激素替代疗法 性交困难 血管舒缩 系统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