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作者: 龙旭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针灸推拿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医师在线》2020年第10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中医医院,620500
  • 简介:面瘫,又称面肌麻痹,是一种面部肌肉无法正常运动疾病,导致患者面部表情失常,给患者生活和社交带来困扰。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面瘫康复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针灸在面瘫康复治疗方式。

  • 标签: 面瘫;针灸康复;治疗方式
  • 作者: 朱宏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针灸推拿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期
  • 机构:四川省仁寿县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四川 眉山620500
  • 简介:面肌痉挛是一种疾病,常常被称为“痉挛性斜视”,它是由于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收缩或痉挛引起,并会导致面部畸形或扭曲,这种疾病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会影响到普通面部表情,导致表情僵硬或异常。该病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是目前研究显示,大脑皮层神经元功能异常可能是导致面肌痉挛重要因素之一,神经肌肉接头传导异常,也可能会导致面肌痉挛,同时长期暴露在噪音、光线过强、荧光灯等外界环境刺激下,会对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引起面肌痉挛,另外其也可能由生理因素、压力、药物或其他疾病引起。面肌痉挛治疗方法可能包括各种药物、物理疗法、针灸疗法等,以下是针对针灸治疗面肌痉挛探讨。

  • 标签: 针灸;面肌痉挛
  • 简介:在全面检索针灸治疗腰痛文献基础上,按照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系统(GRADE)方法,制定了《腰痛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具体介绍了指南制定目的、指南适用疾病范围、腰痛中医辨证分型及西医诊断标准、针灸治疗腰痛原则及干预时机、具体推荐方案等。

  • 标签: 腰痛 针灸疗法 指南
  • 作者: 龙旭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针灸推拿学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0期
  • 机构:四川省仁寿县中医医院,四川眉山620500
  • 简介:颈椎疼痛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影响了大量人群生活质量。现代生活中,长时间保持不良坐姿、低头使用手机、长时间操作电脑等久坐久站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可能导致颈椎疼痛发生。而传统针灸康复治疗方法,以其独特疗效和无副作用特点,逐渐成为缓解颈椎疼痛一种非药物治疗选择。

  • 标签: 针灸;康复治疗;颈椎疼痛
  • 简介:目的:比较飞经走气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疗效差异,为临床提供更好治疗方法。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飞经走气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2例,两组均穴取患侧肩髃、肩髎、肩贞、臂臑、曲池、外关,分别运用飞经走气针刺手法和常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以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疗效。结果:飞经走气组总有效率为96.9%(31/32),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1.3%(26/32),飞经走气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积分、肩关节活动功能积分、ADL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均P〈0.05),以上指标飞经走气组较常规针刺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飞经走气针刺法治疗肩周炎优于常规针刺,能更好地减轻肩周炎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肩周炎 针刺手法 飞经走气法
  • 简介:目的:评价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在线英文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CBM)数据库、维普(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搜集近10年来关于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类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HAMD结果示合并后WMD=-1.27,95%CI(-2.55,0.01),经Z检验,Z=1.95,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DS结果示合并后WMD=-0.53,95%CI(-0.92,-0.03),经z检验,Z=2.08,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雌二醇为标准分析中,结果示合并后WMD=63.99,95%CI(13.39,114.60),经Z检验.Z=2.48,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有效率为标准分析中,结果示合并后OR=3.15,95%CI(2.19,4.55),经Z检验,Z=6.14,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有效,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行验证。

  • 标签: 针刺 产后抑郁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头针为主治疗小儿脑瘫有效性。方法:采用计算机交叉检索1999年至2014年在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龙源电子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源全文数据库中已发表关于头针治疗小儿脑瘫相关文献,通过循证医学和文献计量方法,运用RevMan5.2统计软件,对针灸治疗小儿脑瘫文献进行系统质量评价与综合数据Meta分析。结果:合计检索到234篇文献,最终纳入7篇。所入选文献共796例病例,其中治疗组416例,对照组380例,治疗组总有效例数378例,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281例,总有效率为73.9%。可认为头针对小儿脑瘫治疗结果增加了17%有效率。Meta分析显示:OR为0.16,95%CI为(0.11,0.21),合并效应检验Z=6.27,P〈0.01,表明本次纳入多个研究合并效应量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针为主综合疗法总有效率高于现代医学综合康复疗法,可广泛应用于于临床。但由于国内发表关于头针治疗小儿脑瘫文章质量普遍偏低等原因,致所纳入文献量偏少,故更加确凿有力证据尚需更多高质量文献来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针灸 脑瘫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 简介:在综述近年来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文献基础上,分析了脑瘫患儿语言障碍及康复治疗特点,探讨针灸介入脑瘫语言障碍治疗情况。发现针灸介入脑瘫患儿语言障碍治疗具有鲜明中医特色,可以明显改善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然而目前有针灸介入综合疗法中,其疗效观察多是局限于综合疗法与单一疗法对比,缺乏综合疗法之间对比,未能体现针刺与其他疗法结合治疗优越性。因此,如何达到各种疗法间有机结合,各种疗法之间是否存在结合时点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且需加强针刺治疗机制探讨,为建立以针灸为中心脑瘫综合治疗体系奠定基础。

  • 标签: 针灸疗法 脑性瘫痪 语言障碍
  • 简介:Epilepsyiscerebralfunctionaldisturbancesyndromeinducedbyvariousfactors.Itistheparoxysmalabnormalityofconsciousnesscausedbyabnormalover-dischargeofcerebralcells.Theclinicalmanifestationsaresuddenfallingdown,lossofconsciousness,salivation,eyedeviation,convulsionoffourlimbs,sheep-likesoundorsharpscreamingandbecomingasanormalpersonafterwakeningfromtheseizure.Inthepersistentseizurestate,ifnoanymanagementisappliedpromptlytoterminatetheseizure,itwillinducedeepcoma,highfever,dehydration,brainedema,respiratoryfailure,evenmentalabnormalityanddeath.EpilepsyistermedasXianZhenginChinesemedicine.LongevityandLifePreservation:XianZheng(《寿世保元·痫证》)[1]says:'Thediseaseiscausedbyfright,orthepatienthasbeenfearedandfrightenedasthefetusorafterbirth.Fearmakesqidescending,frightmakesqidisturbed;fearactsonkidneyandfrightonheart.Thedisturbanceofheartandkidneymustleadtodeficiencyofliverandkidney.Liverdeficiencyproduceswind,spleendeficiencyproducesphlegm.Theretentionofwindandphlegmstirsupwardandresultsinepilepsy.'

  • 标签: 针刺 治疗措施 癫痫暴盲 疗效
  • 简介:目的将在枕骨神经痛针灸治疗观察DaoFa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在平淡针灸方面做比较。方法DaoFa被用于Tinzh吗??

  • 标签: 捣法针刺 治疗 枕神经痛 临床疗效
  • 作者: 刘镇威
  • 学科: 医药卫生 > 针灸推拿学
  • 创建时间:2022-07-28
  • 出处:《医师在线》2019年第20期
  • 机构: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云龙中心卫生院,四川 泸州 646100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痛风发病率出现增加趋势。痛风会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生活生产活动。当患者处于痛风急性发作期时,常常会出现单一或者多个关节疼痛,且疼痛难以忍受,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此时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能通过穴位刺激加快患者血液循环,改善气血瘀滞现象,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疼痛缓解,并加快患者新城代谢,促进患部尿酸结晶溶解代谢。当患者处于痛风静止期时,患者可以日常进行针灸穴位治疗,起到调理身体预防痛风发作作用。那么中医针灸是什么呢?是通过怎样方式治疗痛风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 标签: 中医针灸;痛风
  • 简介:Theauthorshavetreated61casesofinfantilediarrheawithacupunctureonChángqiáng(长强GV1)andZúsānlǐ(足三里ST36).Thereportisasfollows.

  • 标签: 针刺 治疗 婴幼儿 腹泻
  • 简介:目的:验证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术后肠麻痹患者分为3组,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及支持治疗同时,A组(35例)立即接受针刺治疗,穴取内关、足三里、上巨虚;B组(36例)接受西医常规方法治疗,如灌肠、口服吗丁啉或莫沙比利等;C组(36例)接受西医常规方法治疗5天无效后,加针刺治疗,取穴同A组。治疗3周后评价疗效。结果:A组有效率为97.1%(34/35),优于B组58.3%(21/36)与C组80.6%(29/36)(均P<0.05);A组治愈患者治疗天数明显短于B组、C组(均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治疗术后肠麻痹,早期针刺效果更好。

  • 标签: 术后肠麻痹 针刺疗法 针刺效应
  • 简介:目的:介绍殷克敬教授选取背部太阳经反应点治疗痤疮经验。方法:在背部两侧肩胛骨内缘太阳经上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挑刺拔罐,每隔3天治疗1次,3次为一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对52例患者治疗观察两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6.2%。结论:应用经络别通理论治疗痤疮简便、取穴少、见效快,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痤疮 阳性反应点 挑刺拔罐
  • 作者: 肖慈信
  • 学科: 医药卫生 > 针灸推拿学
  • 创建时间:2022-12-14
  • 出处:《大医生》2021年第19期
  • 机构:贵州六枝特区人民医院,贵州 六枝 553400
  • 简介:目的:分析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间盘突出综合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10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治疗方案分组,分别是甲组和甲组,甲组50例患者实施是针灸治疗,乙组50例实施是针灸联合推拿方式进行治疗,两组案例治疗之后总结效果。结果:乙组和甲组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经过精细化分析,乙组比例高于甲组20%以上。乙组肢体活动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等高于甲组,均在90分以上,数据分析之后乙组优势明显。结论:针对腰间盘突出患者实施针灸联合推拿方式,整体上有重要作用,可以缓解患者不良症状,应用前景比较可观。

  • 标签: 针灸;推拿;腰间盘突出;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讨心理因素与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关系。方法:观察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针刺治疗前采用自制信任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针灸疗效信任程度;以直观模拟标尺法(VAS)让患者评估针刺时紧张度;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评估患者个性特征。记录针刺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来评估疗效。对心理因素与痛经疗效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结果:治疗后痛经程度分级、疼痛程度分值、疼痛持续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人格因素中恃强性(r=0.6797)、紧张性(r=-0.5906)与疗效指标中疼痛持续时间减少值(r=0.9042)标准化系数最大;心理因素指标与痛经疗效典型变量之间整体相关系数均偏低。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与患者人格因素中恃强性和紧张性有一定相关性,但心理因素在针刺治疗过程中不起主导作用。

  • 标签: 心理因素 原发性痛经 得气 针刺镇痛
  • 简介:为完成一篇全面评价穴位刺激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疗效系统综述而作研究方案。计划检查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MEDLINE、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科学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数据,筛选并纳入合格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由于没有打扰到病人及其家庭,本研究不需要经过伦理委员会许可,系统评价完成后将发表在同行评议期刊上。

  • 标签: 穴位 腧穴 中风后 痉挛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太极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太极针法组)30例,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0例,每日1次,治疗至出院时结束。利用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结果评分表(Portmann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疗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总体疗程缩短,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指数优于常规针刺,且可明显缩短治疗疗程。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炎 太极针法 常规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