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无菌消毒物品的质量安全,本文就消毒供应中心常见的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联合区域管理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以周期为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优化管理参考。

  • 标签: 区域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服务管理 管理改革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护士规范培训经验与管理的体会。方法 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接受规范培训的中医护理人员共28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培训后,护理人员中医理论成绩高于实施前,二者差异显著(P>0.05),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培训前,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予以中医规范培训后,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均明显提高。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护士 中医
  • 简介:在医疗成本逐年上升、卫生资源紧缺的情况下^[1],我院积极改扩建供应室,率先尝试了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的创建。我们对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定位进行了分析和思索。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区域化 医疗成本 卫生资源 供应室
  • 简介:目地探讨情境微视频在健康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教师选取健康评估课程中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的常见病(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肝硬化、急性肾炎),患病人群涵盖儿童、青壮年、妇女和老年人,设计合理的临床情境,制作4个护理问诊微视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学习,并布置相应的作业以督促学生观看视频。课程结束后,用问卷调查学生对情境微视频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学生认为情境微视频能激发学习兴趣(98.4%,120/122),能提高语言沟通能力(95.9%,117/122),有必要在后续护理专业课中开展(93.4%,114/122)。结论学生对情境微视频的教学效果表示认可。视频内容只涉及内科系统疾病,今后应在设计临床情境时更全面一些。

  • 标签: 教学影片和录像 情境化微视频 护理评估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同质护理管理在区域胸痛中心建设中的效果。方法: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胸痛中心64例胸痛患者纳入本项研究,按照实施同质护理前后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32例),同质护理管理(观察组,32例),评价两组不同护理管理下,首份心电图时间、平均肌钙蛋白获得时间、D-to-B时间、护理质量、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结果:同质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首份心电图时间、平均肌钙蛋白获得时间、D-to-B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施同质护理管理后的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增强,组间数据比值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我院胸痛中心护理人员展开同质护理管理,定期展开规范培训,可使急性心肌梗死的联合救治能力大幅度提高,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该管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同质化管理;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培训;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提升消毒供应质量,实现医疗机构资源共享。方法整合和优化集团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对器械实行集中管理和集中物流配送,对临床基础包和部分专科包实行标准配置;采取业务管理办法、质量双控模式、信息管理、运营与成本核算运作方法,制订区域运作流程。结果区域供应后清洗、包装质量合格率提高(P〈0.01),标准包配置后品种数量减少(P〈0.01)。结论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的创建可以提高集团内外消毒供应质量,提升工作效率。

  • 标签: 消毒供应 资源整合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构建区域急诊急救一体协同救治体系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策略。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和急救救治能力的不断提升,建立一体的急救体系已迫在眉睫。然而,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不均衡、流程不畅等。因此,本文提出了多方合作、信息共享、人才培训等策略,希望能为构建区域急诊急救一体协同救治体系提供参考。

  • 标签: 区域急诊急救 一体化协同救治 急救体系 医疗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 提高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在区域集中供应运行中的管理质量。方法 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采取多部门协同管理,明确职责,完善外来器械的管理制度、制定外来器械岗位流程及培训,运用信息系统实行全程管理。结果 外来器械纳入区域集中管理后,确保了各医院所用外来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提高了外来器械的返洗率,使之完全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的管理要求。结论 通过对外来医疗器械全流程的信息管理,达到全程监控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质量,确保临床手术安全有效的进行,保障了患者安全,提升了服务医院的满意度。

  • 标签: 区域化集中供应 外来医疗器械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病人应用一体区域救治信息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个组别,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的救护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则应用一体区域救治信息模式对患者实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组间对比,研究组患者实施干预后的急救成功率(97.50%)要高于参照组(87.50%),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生总发生率2.50%(1/40)要低于参照组17.50%(7/40),其组间差异为(P

  • 标签: 颅脑外伤 一体化区域救治信息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共体模式下的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与实施策略。方法: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进行常规管理,并在我院建立区域消毒供应共享中心,分别取200例无菌物品,统计消毒合格率以及无菌物品消毒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医院消毒合格率以及无菌物品消毒质量评分优于实施前(P

  • 标签: 医共体模式 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 建立策略 实施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护理教学中情境精品视频教学法的创建与应用。方法:选取我校护理专业两个班级共12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不同的组别进行对比,其中63名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法,将其归纳为对照组,剩余63名学生接受情境精品视频教学法,将其归纳为实验组。整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比两种教学方式的效果。结果: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平均考试成绩为(93.58±2.35),显著高于对照组(81.69±2.38),并且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认可度高出对照组14.28%,数据差异较大(P

  • 标签: 外科护理 情境化精品视频教学法 创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对外包单位器械预处理实施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6月应用常规器械预处理的工作内容设定为对照组,将2022年7-12月实施改善外包单位器械预处理的工作内容设定为观察组,观察组由器械使用外包单位和相关管理人员对污染的器械进行改善预处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回收清洗的方式,观察器械预处理不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器械预处理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形成对比。结论:为了提升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实施外包单位改善器械预处理的管理方式,减少器械回收不合格率,保证医疗器械的处理质量与使用安全,建议应用。

  • 标签: 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 外包单位 器械预处理 改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质量管理中护理部区域负责制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时间控制在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实验对象为本院接受护理的患者,实验人数为 360例。将 2018年期间就诊的 180例患者定义为对照组,将 2019年期间就诊的 180例患者定义为实验组。 2018年期间医院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方案, 2019年初实施护理部区域负责制,对护理部区域负责制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展开分析,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提升幅度较大,( 97.2±0.7)分显著高于( 95.3±1.2)分,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显著( p< 0.05);细致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有着较为明显的提升, 97.78%相比 94.44%较高,护理满意度之间差异凸显( p< 0.05)。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护理部区域负责制的实施效果较好,其在促进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提升方面作用突出。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常规管理 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 护理质量评分
  • 简介:由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以及护理模式的改变,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娴熟的操作技能,还要注重礼仪训练,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护理美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学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礼仪 教学经验 课程 护理模式 护理对象 专业知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在我 院乳腺外科接受系统治疗的 16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住院资料、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评分、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评分等数据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接受调查的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社交回避维度得分与社交苦恼维度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大小、病程长短、有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高低、是否需行化疗、化疗周期长短、化疗后有无记忆力减退症状、化疗后有无呕吐症状、化疗后有无脱发症状以及患者领悟社会支持评分高低是影响社交回避与苦恼评分的相关因素(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理分期级别高、化疗周期长、化疗后有记忆力减退症状、化疗后有呕吐症状、化疗后有脱发症状是导致社交回避与苦恼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患者良好的领悟社会支持则是避免社交回避与苦恼的保护因素( P<0.05)。 结论 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的社交回避和苦恼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需要医务工作者对住院病人进行社交回避与苦恼现状评估,对于出现社交回避 与苦恼倾向较高的患者,积极采取护理措施予以干预;对于已出现临床症状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苦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 社交回避与苦恼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团体社交康复训练对于长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20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6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各8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团体社交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NOSIE、SSPI、IPRO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OSIE、SSPI、IPROS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团体社交训练能够改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住院生活质量,促进院内康复疗效。

  • 标签: 团体社交康复训练 精神分裂症 训练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观察区域五常法管理在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40例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系统抽样法将其均衡分至两组(n=20),2021年1--12月定义为参照组,未实施区域五常法管理,2021年1--12月定义为研究组,实施区域五常法管理,而后进行数据收集、统计,比对分析。结果:干预过后,研究组各项数据指标均显优参照组,P值达小于0.05标准。结论:在胃部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临床护理中,融入区域五常法进行管理,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促进医护沟通,使护理管理体系更加科学、规范、公平,令差错率有效降低,值得推崇。

  • 标签: 区域化五常法管理 胃大部分切除 胃癌患者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感冒。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都会经历若干次感冒,甚至一些体弱的人还会反复感冒,经常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需要及时治疗,否则病情还会加剧,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以下就常见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总结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经验,通过分析护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为提升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效果提供实践指导。在护理实践中,我们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饮食调整、呼吸功能锻炼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通过本文的总结,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工作的进步。

  • 标签: 老年慢阻肺 护理经验 心理疏导 饮食调整 呼吸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