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数学教育是学前儿童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能使幼儿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数学学习需要尝试引导幼儿运用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形象思维快速发展,并且初步尝试发展幼儿的归类、推理、逻辑判断等能力。

  • 标签: 数学教育 学习需要 幼儿 指南 心经 学前儿童
  • 简介: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如累及肾脏则称为狼疮肾炎(LN),LN与高死亡率和发病率相关,但是也可以处于临床静止期.多年来,环磷酰胺(CTX)和泼尼松龙已经成为诱导治疗SLE、LN的金标准,尽管还有很多其他的治疗方案,每2周一次的低剂量CTX(500mg)静脉冲击治疗,共6次的方案显示出与高剂量CTX(每月1次,6次,然后每3个月1次,2次)同样有效.最近,霉酚酸酯(MMF)已经证实与CTX同样有效,但是并无安全性方面的明显优势.我们回顾性评价英国中部地区三家医疗中心不同方案,比较其治疗狼疮肾炎(LN)的效果.

  • 标签: 狼疮肾炎 英国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经 静脉冲击治疗 诱导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新理念、新技术的出现及发展,脑血管搭桥术的适应证、技术及治疗策略也随之出现了重大变化。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本文结合近年来脑血管搭桥技术的新进展,对其主要技术和策略进行多中心总结,其中着重叙述脑血管搭桥术的分类、术前准备、术中处理、常见搭桥方法、术后处理,并对常用的颞浅动脉搭桥术、颌内动脉搭桥术的方法做简要概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尿嘧啶+伊立替康+亚叶酸钙+奥沙利铂(FOLFORINOX)化疗方案在胰腺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普通外科采用FOLFIRINOX化疗方案治疗的31例胰腺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29~80岁,平均56.9岁。31例患者中术前新辅助化疗12例,转移性胰腺癌10例,根治术后化疗9例(7例为二线化疗,2例为辅助化疗)。化疗后评估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1例患者中接受改良FOLFIRINOX方案8例,标准FOLFIRINOX方案23例,其中有10例(43.5%)因化疗不良反应减量为改良方案。新辅助化疗后疗效评价: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3例,疾病进展4例,疾病控制率66.7%(8/12),疼痛症状缓解10例,5例转化为手术切除。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疗效评价:部分缓解6例,疾病稳定1例,疾病进展3例。达到疾病控制7例。疼痛症状缓解8例。1例转化为手术切除。二线化疗疗效评价:部分缓解2例,疾病进展5例。另2例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转移。发生3级以上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12例(38.7%),白细胞减少7例(22.6%),血小板减少1例(3.2%)。结论FOLFIRINOX化疗方案的疾病控制率较好,不良反应可控,通过平衡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可使胰腺癌患者得到更多的获益。

  • 标签: 胰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能有效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本研究对单中心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手术步骤进行总结,以促进术中规范操作及技术交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导线起搏器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及短期安全性。方法研究自2019年12月到2020年9月前瞻性入选36例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均符合指南推荐Ⅰ类或Ⅱ类VVIR起搏适应证。通过观察起搏参数及症状改善的情况评估其有效性,观察术中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其短期安全性。结果36例患者均完成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成功率100%。其中男25例(69%,25/36),年龄(73±14)岁,年龄范围15~87岁,随访(6±3)个月。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8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12例,二度Ⅱ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6例。术中起搏阈值为(0.46±0.21)V/0.24 ms,感知为(10.8±4.5)mV,阻抗为(871±268)Ω,术后随访3个月感知及阈值均平稳,阻抗在3个月的随访中较术中明显下降[(813±197)Ω对(689±149)Ω,P=0.01]。术后24 h血管彩超检查发现股静脉穿刺点处静脉血栓11例(11/36,31%),抗凝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栓均消失,未出现肺栓塞等严重后果。未发现穿刺部位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的血管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24 h出现阈值升高,术后1个月阈值恢复正常。结论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短期安全性好,但其远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心脏起搏,人工 无导线起搏 起搏阈值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中心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行动脉调转手术的疗效,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0月至2017年12月确诊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并行动脉调转手术的38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解剖诊断、手术年龄、术前状态、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畸形、是否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等情况,分析手术死亡及再干预的相关因素。结果全组死亡17例(4.5%),再干预14例(3.7%)。随时间推移,每百例手术死亡比例明显下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手术不增加手术死亡风险,但急诊手术组死亡比例高于非急诊手术组;合并冠状动脉异常组死亡比例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与TGA/室间隔缺损组及TGA/室间隔完整组相比,右心室双出口-TB组合并主动脉弓异常更多见,且合并主动脉弓异常者较无主动脉弓异常者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全组14例因肺动脉瓣及瓣上狭窄、主动脉弓缩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新主动脉瓣反流等因素再干预,术后死亡1例,中远期随访无冠状动脉相关再干预及死亡。结论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早诊早治的效果良好;术前患儿状态可影响手术结果;手术死亡比例增加与冠状动脉畸形、DORV-TB合并主动脉弓异常相关。

  • 标签: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动脉调转手术 病死率
  • 简介:目的评估开窗支架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及Crawford-SafiⅣ型胸腹主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长海医院收治的16例应用开窗支架行腔内血管修复术治疗的近肾腹主动脉瘤及Crawford-SafiⅣ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分析脉瘤形态、死亡率及短期随访结果。结果1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开窗支架,术后30天死亡率为0,其中2例患者并发Ⅰ型内漏(12.5%),开窗血管的初始通畅率为91.6%(22/24)。术后随访12-36(平均31)个月,随访期间3例患者死亡,无动脉瘤破裂,其中1例患者血清肌酸酐升高超过30%并最终死于肾衰竭,另外2例患者分别死于胰腺癌和肺癌。1例患者CT血管造影提示瘤体增大超过20%。结论短期随访发现应用开窗支架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和Crawford-SafiⅣ型胸腹主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肾功能恶化及内漏为短期主要不良事件。

  • 标签: 开窗支架 胸腹动脉瘤 近肾腹主动脉瘤 血管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全胰切除术治疗胰腺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胰中心行全胰切除术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分析其一般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术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及生活质量评估。结果25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60.9±9.4)岁,16例为计划性手术,9例为非计划性手术。25例患者中胰腺癌15例(其中4例接受新辅助或转化治疗),弥漫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6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3例,胰腺神经内分泌癌1例。术后共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占36%(9/25)。围手术期死亡1例,二次手术者1例。术后6个月(24例随访患者中2例死亡)空腹血糖水平(8.9±1.6)mmol/L,胰岛素用量(30.7±10.6)U/d,胰酶制剂用量(1.1±0.3)g/d。生活质量不低于术前水平。结论对于部分胰腺疾病,行全胰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对于胰腺癌患者,全胰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胰腺疾病 胰腺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腔内治疗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的中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并接受腔内治疗的31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SISMAD患者达到成功治疗的目的,技术成功率93.5%, 28例患者植入自膨式裸支架共36枚,1例仅行单纯球囊扩张术。支架术后89.3%的病例腹痛消失时间≤24 h,围手术期并发症率3.2%。术后随访时间6~1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3.5个月。1、3、5年的腔内治疗后免于再干预率分别为100%、100%及91.7%。结论依据一定的指征对部分症状型SISMAD实施腔内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 支架 夹层 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公民逝世后合并全身感染供者的实体器官捐献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广东省翁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公民逝世后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临床资料。供受者和(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38例,女9例;平均年龄(29±14)岁。分析供者外周静脉血(PVB)、中心静脉血(BCVC)、中心静脉导管头端(TCVC)、支气管冲洗液、尿液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47例供者ICU治疗时间为1~35 d,中位时间10 d。供者PVB、BCVC、TCVC、支气管抽吸物及尿液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3/47)、4%(2/47)、6%(3/47)、17%(8/47)、4%(2/47)。PVB阳性供者革兰氏阳性菌感染1例,革兰氏阴性菌感染2例,其中1例分离出念珠菌。供者尿液分离出念珠菌3例,大肠杆菌2例。肝移植受者根据PVB细菌药物敏感(药敏)试验接受相应的抗生素治疗,而肾移植受者则根据PVB和尿液的细菌药敏试验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其他阴性受者经验用药。共获取了47个肝脏和94个肾脏,并成功用于肝移植44例和肾移植92例。在受者中无一例发生细菌感染。结论在供者PVB细菌培养为阳性的情况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使肝脏和肾脏安全地移植至受者。全身感染的供者或许不是器官移植的禁忌证。

  • 标签: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感染 供者 肝移植 肾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核心反思评价的关系,为干预大学生社交焦虑提供更多有效途径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AS)、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及核心反思评价量表对重庆文理学院21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交往焦虑、核心自我评价、核心反思评价得分及核心反思评价与核心自我评价得分差值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2,-0.559,0.043,0.886;P=0.216,0.577,0.966,0.377)。有无社交焦虑大学生在交往焦虑、核心自我评价和核心反思评价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7,5.889,4.859;P=0.000,0.000,0.000),而在核心反思评价与核心自我评价得分差值上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t=-1.838,P=0.067)。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交往焦虑得分与核心自我评价得分、核心反思评价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核心反思评价与核心自我评价得分差值不相关。结论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与核心反思评价得分越高,其社交焦虑水平越低。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焦虑咨询时应充分引导其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评价,并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 标签: 社交焦虑 核心自我评价 核心反思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条件复杂的腹主动脉瘤(AAA)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211例复杂解剖条件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开放手术组(82例)和腔内修复术(EVAR)组(129例)。比较分析两组的基线资料、围术期资料及随访资料等,应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累积生存率,Logistic回归分析远期结果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开放手术组及EVAR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100%(82/82)和99.2%(128/129)。围术期内,开放手术组死亡7例,二次干预3例;EVAR组死亡1例,二次干预4例。EVAR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ICU监护比例、ICU停留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死亡率等方面较开放手术组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8.3±125.0)min 比(315.0±118.9)min,t=5.57,P<0.001;22(18,48)h 比 39(20,86)h,U=1275.50,P<0.001;47.3% 比 87.1%,χ2=24.89,P<0.001;18.6% 比 36.6%,χ2=8.51,P=0.004;1.8% 比 8.5%,P=0.006]。开放手术组66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8(9.5,88.5)个月。EVAR组127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4(7.5,47.0)个月。开放手术组全因死亡率高于EVAR组(48.5% 比 18.9%,χ2=18.46,P<0.001),但在动脉瘤相关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二次干预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VAR组1、3、5及10年累积生存率高于开放手术组[(96.4±1.8)% 比(93.4±3.2)%,(84.4±4.3)% 比(72.6±6.3)%,(72.4±6.2)% 比(59.4±7.1)%,(35.1±12.6)% 比(35.4±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瘤颈血栓是EVAR治疗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解剖条件复杂的AAA,开放手术和EVAR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EVAR短期效果更好,开放手术的远期疗效更加确切。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困难瘤颈 开放手术 腔内修复术 治疗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影响范围广、感染人数多,在对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也给医院器官移植病房的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肝移植受者术后免疫力低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易感性可能较普通人群更高。因此,肝移植病房的管理具有其特殊性。COVID-19疫情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脏移植科医护人员通过学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COVID-19防控和诊疗方案以及相关指南,加强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制订适应疫情形势的住院患者管理流程,完善患者及其家属COVID-19相关知识宣教,建立并优化肝移植病房管理方案。期望通过特殊时期肝移植病房的有效管理,在予肝移植受者科学治疗的同时,有效避免2019-nCoV感染。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移植 病房管理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2019)病例。人类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缺乏免疫力,普遍易感,尤其是老年人或存在基础疾病者。由于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应用免疫抑制剂,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属2019-nCoV感染高危人群。在COVID-2019疫情期间,为避免发生供者来源感染,造成疫情扩散,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脏病中心制订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院感防控措施。COVID-2019疫情期间,在器官捐献工作中加强、落实好各项院感防控措施,仍可安全开展器官捐献工作,保护有限和宝贵的供器官资源。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潜在供者 器官捐献 器官功能维护 院内感染 院感防控
  • 简介:永远年轻,永远美,是每个女人的愿望。Foreveryoung,ForeverBeautiful——终身美丽,就像一句最神秘的咒语,永远将我们缠绕,而绅女的美丽是属于夏季的。夏日是绅女裸露性感肌肤的季节;夏日是绅女散发光彩的日子;夏日,从薄雾清晨到暮色降临,从缤纷海边到office,2007年的夏日让我们一起将阳光屏蔽到底,将健康美丽完美释放!

  • 标签: 防晒 永远年轻 晒伤 心经 YOUNG 黑色素瘤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总结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术后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患儿的临床预后及死亡原因,拟进一步提高ECMO治疗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CHD术后进行VA-ECMO辅助的10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05例ECMO患儿,平均年龄110(38,341)d,体重5.30(3.75,8.45)kg,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风险调整评分3(2~3)分。存活组(n=51)与死亡组(n=54)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风险调整评分、手术室安装ECMO例数、经心肺复苏后安装ECMO例数及ECMO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4/51)比38.9%(21/54),P<0.001]。ECMO撤离后死亡主要发生在撤离后1周(83.3%,45/54)。ECMO安置以1月龄~1岁患儿最多(52.4%,55/105),2017至2019年存活率从31.6%(6/19)上升至65.0%(13/20)。ECMO安置时3~5 kg患儿最多(39.0%,41/105),2017至2019年存活率从28.6%(4/14)上升至75.0%(9/12)。死亡原因以心力衰竭为主(48.1%,26/54),其次为出血(18.5%,10/54)和肺动脉高压(13.0%,7/54)。结论随着外科手术、体外循环技术的进步以及术后监护能力的提高,近3年我院CHD患儿ECMO后病死率逐年下降,但ECMO期间需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辅助的患儿病死率较高。因此,临床工作中仍需加强ECMO期间各脏器功能的维护。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膜肺氧合 死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