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时间和影响带管时间的因素,探讨预防PICC非计划拔管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我院PICC导管门诊置入PICC导管的469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电话访谈。[结果]PICC导管平均保留时间为(5.69±2.73)个月,非计划拔管率为97.87%(治疗结束、经济困难、放弃治疗、生活不便、维护不便及出现并发症);病人文化程度、居住地、居住情况、PICC院外使用情况与带管时间无相关性(P〉0.05),护士出院随访、置管后住院复查次数、日常活动强度与带管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加强护士出院随访、置管后住院复查次数多、有PICC院外使用情况存在会增加病人保留导管的意愿,而日常活动强度越大,病人保留导管的意愿越小,带管时间越短。[结论]肿瘤病人PICC非计划拔管发生率高,技术性问题不是影响肿瘤病人带管时间的关键所在,应重点关注PICC导管合理应用问题,制订相应管理对策,降低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 标签: 肿瘤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带管时间 影响因素 非计划拔管
  • 简介:目的对行剖宫产术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进行优化,以更好的指导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剖宫产分娩.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在术前8-禁食、6h禁饮.观察组在术前6h禁食、2h禁饮.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产妇术前低血糖发生率、产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新生儿出生1mm、3mmAPgar评分、出生体重以及新生儿出生后血糖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产妇产前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新生儿出生后1mm、5mmApgar评分及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较之术前8h禁食、6h禁饮,术前6h禁食、2h禁饮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剖宫产术
  • 简介: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1~12月对手术室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发生风险的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并设为观察组,将2016年1~12月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的手术室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且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较对照组更快;观察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手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预防 手术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硫酸镁清肠剂配制液量及服用时间对清肠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40例,按硫酸镁清肠剂配制液量及不同服用时间分为A、B、C、D组,各60例.A组lh内完成口服25'硫酸镁100ml+温开水2000m+B组2h内完成口服25'硫酸镁100ml+温开水2000m+C组lh内完成口服25'硫酸镁100ml+温开水3000m+D组2h内完成口服25'硫酸镁100ml+温开水3000ml.观察四组清肠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四组肠道清洁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肠效果优劣顺序为A组〉C组、D组〉B组,以A组为最佳,C组、D组间差别不大,B组效果最差.四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检肠道准备时,服用硫酸镁清肠剂lh内服完25'硫酸镁100ml+温开水2000ml的肠道清洁效果最好,适宜临床应用.

  • 标签: 硫酸镁溶液
  • 简介:目的探讨带黏胶泡沫敷料在持续腰大池引流管固定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以传统的持续腰大池引流固定方法为基础,不断对固定方法进行改进,将带黏胶泡沫敷料应用于持续腰大池引流管的固定中,评价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应用后患者置管口及固定处皮肤异常发生率为5.1%、固定敷料异常发生率为10.3%、意外脱管发生率为7.7%、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2.6%,均比改进前的33.3%、38.9%、25.0%、22.2%要低,患者术后平均换药间隔天数为(4.71±2.12)d,比改进前的(1.35±1.03)d延长,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黏胶泡沫敷料用于腰大池引流管的固定中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和管路固定的有效性,确保了有效引流,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

  • 标签: 敷料 水胶体 引流术 导管 留置
  • 简介:目的研究肝素两种不同使用方法对缩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规应用普通肝素抗凝,首剂肝素使用19mg,采用肝素菜每小时追加6ns,透析结束前1h停止使用肝素.对照组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规应用普通肝素抗凝,首剂肝素使用16ns,采用肝素菜每小时追加6mg,透析结束前30mm停止使用肝素.比较两组缩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0.05).两组透析后APTT、PT、TT均高于透析前,FIB低于透析前(P〈0.05).实验组透析后APTT、PT、TT、FIB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透析器、血路管堵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的使用方法不同对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具有实际影响,合适的使用方法可缩短压迫止血时间,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肝素 动静脉内瘘 穿刺 止血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湿化高流量氧疗在序贯性通气中替代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序贯性通气常规行无创机械通气4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序贯性通气实行持续湿化高流量氧疗替代机械无创通气4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无创氧疗24h内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评估患者治疗12h后面部皮肤变化;比较两组患者配合程度。结果两组在通气24h内的PaO2,PaCO2,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12h后面部受压迫皮肤改变发生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配合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湿化高流量氧疗在序贯性通气中替代无创机械通气,保证患者的有效通气量,预防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医源性皮肤损伤。

  • 标签: 持续湿化高流量氧疗 序贯性通气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