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新形势下护士长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方法以护士长工作重点、难点、创新点为主题,综合专科、人员、自身,结合日常管理工作进行20min汇报,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归纳及分类统计。结果护士长报告的管理重点前两位为保障安全管理(55.38%)和保障护理质量(47.69%);积极团队文化建设(43.08%)与护士专业能力提升(35.38%)是护士长面临最多的管理难点;创新点体现在积极团队文化的建设(30.77%)和护士专业能力的培养(24.62%)等。结论护理部管理者应进一步加强护士长对重点问题的管理,帮助护士长积极克服管理难点,搭建平台促进护士长分享管理创新点,对于创建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梯度,提升高效科学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内容分析 护士长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出院患者对优质护理工延伸服务的满意度。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58个护理单元接受延伸服务的6074例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延伸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其进行电话随访调查。结果出院患者的延伸服务满意度评分为(37.39±5.013)分,与护理直接相关的项目总评分为(11.27±1.542)分,满意度较高。结论护理延伸服务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深入发展。

  • 标签: 优质护理 延伸服务 出院患者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绩效管理模式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态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采用PDCA进行管理的护士150名,主要对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PDCA管理理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最后付诸实施,问题得以改善的步骤进行实施,观察PDCA管理实施前后护理工质量、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态度的情况。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实施PDCA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PDCA管理绩效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态度明显提高。

  • 标签: PDCA管理 绩效管理模式 护士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各专业组护理工量,实现护理人力资源在神经内科合理配置。方法在6个神经内科专业组中,采用自我记录法测量122项护理项目工时;借助医院信息系统获取2014年各护理项目频次;计算神经内科及各专业组患者人均日护理时数和理论床护比。结果神经内科各专业组患者人均日护理时数及床护比不同(P〈0.05),脑血管病患者人均日护理总时数(198.16±1.94)min和理论床护比(1:0.81)最高,癫痫专业组最低,神经内科平均床护比为1:0.66。结论神经内科各专业组需要配置护士数量不同,应根据收治疾病种类优化神经内科护理人力配置。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人力配置 护理工时 床护比
  • 简介:通过回顾、分析临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相关文献,综合分析临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来源、主要原因、国内外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及防范的途径与措施,旨在为避免或减少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稳定护理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工作场所暴力 护士 护理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考核法对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3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48名和对照组4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考核,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考核法考核,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及对培训效果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综合能力及对培训效果自我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相对较低,临床上采用情景式模拟考核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及护理技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情景模拟考核法 低年资护士 工作能力
  • 作者: 马莉莉高玉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助理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为助理护士管理提供指导意见。方法:2015年4月~5月,采用随机分层抽样调查法,对19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状况调查表、助理护士职业压力调查表、压力应对方式调查表,进行描述性统计、因素分析。结果:护士职业压力、社会地位与职业发展方向评分(2.6±0.5)分、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相关问题(2.1±0.5)分、病人与家属方面问题(2.2±0.4)分、专业技能方面问题(2.4±0.7)、管理与人际关系方面问题(1.9±0.4),总分均分(2.2±0.8)分;积极应对评分(3.21±0.51)分,消极应对(2.71±0.51)分;应对评分、各维度工作压力评分与个人一般情况有关;除社会地位与职业发展方向、积极应对外,积极应对评分、消极应对评分与压力来源量表各维度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应关注高危人群,努力提升护士积极应对能力。
  • 简介:根据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结合科室实际环境将操作、手术配合制作成视频。带教老师选择时间进行实景视频考核,将考核结果反馈给新护士,并纳入新护士个人技术电子档案。实景录像可真实反映实际工作,减少人为描述的理解偏差。实景录像教学可动态调节,节约了教学成本。对手术室新护士实施实景录像进行培训与考核,创新了培训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

  • 标签: 教学方法 录像 手术室 护士
  • 简介:[目的]探讨爱婴医院复核工作的开展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喂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240例分娩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按2014年爱婴医院复核工作开展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16例为爱婴医院复核工作开展前(2014年1月—2014年6月),观察组124例为爱婴医院复核工作开展后(2014年7月—2014年12月)。比较两组产妇喂养方式。[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62.1%,高于对照组的31.9%(P〈0.05)。[结论]认真落实爱婴医院复核标准,加强产儿科合作,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在母乳喂养方面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有效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 标签: 母乳喂养 爱婴医院复核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人工喂养
  • 简介:目的分析PICC护理门诊的建设及规范化管理措施,以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70例和实验组4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PICC置管,实验组在PICC护理门诊进行PICC置管。比较2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按时复诊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按时复诊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PICC护理门诊实现了PICC置管护理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了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PICC 护理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尝试将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泌尿外科,并探讨其应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泌尿外科收治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接受分层级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分层级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工作量、工作质量、医德规范、考核总分和患者对护理工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后,护理人员工作量、工作质量、医德规范评分及考核总分均高于实施分层级管理前;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升泌尿外科护理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的满意度。

  • 标签: 分层级管理模式 泌尿外科 护理管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从时间管理的概念、意义、影响因素、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在国内外护理工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目的在于了解国内外护士时间管理的现状.时间管理在护理领域已经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希望护理管理者和研究者能够制定出时间管理的统一方法和标准,应用更多更好的研究方法和合适的评价工具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计划和利用时间,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时间管理 护理管理 影响因素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发展,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持续增长,家庭结构、居住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养老机构逐渐凸显其重要作用。养老机构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老年护理等综合服务的机构养老场所。老年人具有总体健康状况差、认知功能下降、死亡风险相对大的特点,是护理风险事件的高发群体[1]。

  • 标签: 养老机构 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 老年人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专科护士发展现状,为构建上海市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焦点团体访谈法对11名上海市医疗、管理及护理专家进行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得出3个一级主题和10个二级主题。结论应根据上海市护理人才发展现状,围绕岗位说明、管理与使用、培训体系3个维度,探索可行的上海市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方案。

  • 标签: 专科护士 培养 管理
  • 简介:目的:观察细节问题防范关口前移式管理法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7月开始在急诊科推行细节问题防范关口前移式管理法,比较应用前(2015年1月~6月)和应用后(2015年7~12月)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风险认知水平和护理风险管理质量。结果将细节问题防范关口前移式管理法应用于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风险认知意识和护理安全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急救不完善率均显著低于管理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细节问题防范关口前移式管理法应用于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可显著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护理风险认知水平,提高护理风险管理质量。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院外自我管理在痛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外,还进行为期12个月的院外自我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和护理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护理各项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BMI)含量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较少(P〈0.01)。结论:痛风患者采用院外自我护理管理,护理满意度高,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有利于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 标签: 痛风 院外自我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文章综述了共享治理的概念、原则、实施模式及应用现状,并提出共享治理对国内护理管理的启示,以期为我国护理管理提供新思路,也为进一步实施共享治理提供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共享治理 护士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