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作者: 范志宇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2-12-2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1期
  • 机构: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传统痔切除、吻合器痔黏膜(PPH)治疗重度痔疮价值。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痔切除,观察组使用PPH,进行组间疗效及随访预后观察对比。结果:围手术指标情况显示,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著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4h疼痛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7.50%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与随访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50%、0,对照组分别为15.00%、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痔疮在临床治疗时,应用吻合器痔黏膜钉合治疗具有特别确切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加快创面愈合时间,并明显降低发生不良反应比重,减少复发情况,有利于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重度痔疮;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球菌表面蛋白基因(Esp基因)表达与球菌致病性相互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自我院住院门诊患儿分离152株致病性球菌Esp基因。结果152株球菌中98株检出Esp基因,占64.5%;30株粪便分离非致病性球菌均未检出Esp基因(P〈0.01);粪球菌、屎球菌Esp基因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9%和28.1%,粪球菌明显高于屎球菌(P〈0.01);152株致病球菌来自不同感染部位,尿液、阴道分泌物、痰液、血液和脐分泌物标本Esp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3.7%、55.6%、50.0%、43.0%和33.0%,住院患儿标本中分离致病性球菌Esp基因阳性率75.0%,明显高于门诊患儿阳性率37.5%(P〈0.001)。结论球菌Esp基因在球菌对宿主细胞黏附定植以及逃避宿主免疫清除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肠球菌 肠球菌表面蛋白基因 儿童
  • 简介:目的调查中国6所教学医院2004--2005年分离社区获得呼吸感染常见原菌耐药性。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05年3月全国6个地区6所医院社区获得呼吸感染患者中分离510株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p溶血链球菌及MSSA、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以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泊肟等9种抗菌药物MIC。结果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PISP)、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对头孢泊肟敏感率分别为98.9%、42.2%、6.4%。肺炎链球菌对莫西沙星敏感率100%;对米诺环素敏感率94.6%;对阿奇霉素敏感率仅为10.7%;流感嗜血杆菌、MSSA、非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泊肟、头孢丙烯、头孢克洛、莫西沙星和米诺环素敏感率在51.3%~100%。结论呼吸病原菌特别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率与往年监测结果相比较呈增加趋势;头孢泊肟对呼吸病原菌抗菌活性优于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社区获得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头孢泊肟
  • 简介:目的了解呼吸内科中下呼吸感染患者分离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临床初始抗感染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3155份呼吸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同时与2011年、2012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年来呼吸分离菌居3位一直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分离率上升,嗜麦芽窄食胞菌、肺炎链球菌分离率一直较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除对米诺环素敏感率达60%以上,对其他各类抗菌药物敏感率都不足40%,ICU较普通病房中敏感率更低,非ICU中敏感率下降趋势;非ICU中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率〉70%抗菌药物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ICU中各类抗菌药物敏感率在50%-70%,3年中敏感率无明显变化。然而分离到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嗜麦芽窄食胞菌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较高。金葡菌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率在100%,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逐年增多。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巴唑坦、头孢吡圬敏感率在80%以上,存在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对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在85%以上。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100%,对左氧氟沙星、青霉素敏感率在80%-96%。结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成为住院患者呼吸分离主要细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开始出现,MRSA分离株数逐年增多,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率增长当务之急。

  • 标签: 下呼吸道 分离菌 耐药性 敏感性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了解儿童患者临床分离球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测定11种抗菌药物对158株球菌MIC,Nithocefin纸片法检测B内酰胺酶,数据用WHONET5.3软件分析处理。结果158株儿童临床分离球菌中,粪球菌、屎球菌、坚韧球菌、鸟球菌和海氏球菌分别占56.3%、39.9%、1.3%、1.3%和1.3%;屎球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96.8%,95,2%和84.1%,粪球菌对上述3种抗菌药耐药率分别为23.6%,18%和49,4%,屎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粪球菌(P〈20,001);粪球菌出现2株万古霉素MIC8mg/L耐药菌,粪球菌和屎球菌对替考拉宁全部敏感。儿童患者中多重耐药球菌菌株占88.6%。结论儿童患者球菌耐药状况十分严重,尤其屎球菌对B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率很高。

  • 标签: 肠球菌 耐药性 微生物 抗生素
  • 简介:目的了解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55株临床分离球菌,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做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K-B纸片法筛检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株,数据统计分析用WHONET5.5软件。结果共检出465株屎球菌和347株粪球菌,主要分离自尿液、引流液和伤口分泌物。屎球菌总体耐药率较高,其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71.4%,明显高于粪球菌对这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37.2%);粪球菌对四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分别为76.4%和72.6%)明显高于屎球菌对这两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59.4%和5.6%);两种细菌对红霉素均显示较高耐药率(≥76.9%),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均≤2.2%)。812株屎球菌和粪球菌中共筛检出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株537株,占66.1%(537/812)。结论球菌感染以屎球菌、粪球菌为主;屎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粪球菌;已检出多株万古霉素耐药球菌;大部分球菌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株;临床治疗应根据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适当治疗药物。

  • 标签: 屎肠球菌 粪肠球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标本主要病原菌构成与耐药情况,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1日-12月31日期间ICU患者呼吸标本分离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判断按照2005年版CLSI标准。结果临床分离336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54株,占75.6%,革兰阳性球菌49株,占14.6%,真菌33株,占9.8%。主要病原菌检出率依次铜绿假单胞菌22.0%,鲍曼不动杆菌14.6%,金葡菌13.1%,肺炎克雷伯菌11.9%,白念珠菌9.8%,大肠埃希菌8.6%,嗜麦芽窄食胞菌8.0%。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嗜麦芽窄食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嚼唑较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两菌产ESBLs株检出率分别为37.5%与45.0%。金葡菌中MRSA检出率84.1%(37/44),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我院ICU患者呼吸标本中不发酵糖革兰阴性菌、MRSA检出率高。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下呼吸道标本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了解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球菌细菌分布情况及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方法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检测分析系统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271株球菌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1株球菌细菌中,屎球菌137株(50.6%),粪球菌80株(29.5%),其他球菌54株(19.9%)。球菌细菌主要分离自尿液69株(25.5%)、脓液40株(14.8o,4)、伤口等分泌物34株(12.5%)。粪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分别为1.3%和1.5%;未检出呋喃妥因耐药株;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8%和2.6%;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分别为31.0%和22.9%。屎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粪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4.4%,未检出利奈唑胺耐药株,对呋喃妥因耐药率19.1%;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分别为44.8%和26.4%;但对四环素和奎奴普丁一达福普汀耐药率低于粪球菌,分别为58.3%和0。结论屎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粪球菌高;并已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其耐药性存在地区和菌种间差异,临床治疗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标签: 肠球菌属 抗生素 耐药性
  • 简介:目的评价抗菌新药头孢唑肟注射剂治疗呼吸和尿路感染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方法,进行新药头孢唑肟注射剂多中心临床试验。选择呼吸和尿路感染患者,试验组使用头孢唑肟注射剂(重庆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对照组使用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头孢唑肟注射剂,剂量均为每次1~2g,每8~12小时静脉滴注1次。疗程7~14d。结果本研究共入选病例255例,最终完成试验者243例,其中试验组122例,对照组121例,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5.08%和95.87%。其中肺炎试验组49例,有效率100%;对照组49例,有效率97.96%。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感染试验组14例,对照组12例,有效率均为100%。急性肾盂肾炎试验组40例,有效率97.50%;对照组39例,有效率97.43%。复杂性尿路感染试验组17例,有效率76.47%;对照组18例,有效率83.33%。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试验组2例,治愈及复发各1例;对照组3例,治愈2例,显效1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病例中,可行微生物评价者共166例,其中试验组81例,对照组85例,共获病原菌82株及86株,经治疗后试验组细菌清除率...

  • 标签: 头孢唑肟 细菌性感染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嗜血杆菌季节分布、生物学分型和药敏情况,临床合理用药及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成人呼吸感染患者痰和咽拭子4719份(2006-2007年),细菌鉴定用VITEK-32鉴定到型,用K—B法�

  • 标签: 分型测定 分离生物学 呼吸道嗜血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下呼吸感染中检出超鞭毛虫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超鞭毛虫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胸部影像学表现、纤维支气管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3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27例,盗汗23例,咳嗽30例,喘息4例;19例基础疾病;血嗜酸粒细胞增高8例;32例均在呼吸分泌物中查见活超鞭毛虫;16例肺炎和肺脓肿患者呼吸分泌物细菌培养8例阳性;胸部影像学以肺部多叶段渗出性斑片影大片叶段实变影伴周围局限性模糊斑片影多见;支气管检查可见内急性炎症反应表现;患者经甲硝唑治疗预后良好。结论超鞭毛虫呼吸感染在本地区占有一定比率,以下呼吸机会感染和混合感染为主。

  • 标签: 超鞭毛虫 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医学
  • 简介:目的观察经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获得病毒学应答,且HBsAg低水平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序贯q干扰素(IFNα)治疗疗效,并探讨HBsAg消失相关因素。方法长期接受NA治疗并获得病毒学应答(HBV-DNA〈1000拷贝/mL,持续时间〉12个月),且HBsAg低水平(HBsAg≤〈2000U/mL)HBeAg阴性CHB患者,转为IFNα治疗48周。检测患者治疗治疗12、24、48周时血清HBV-DNA定量,HBV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和血常规,停药后随访24周。以HBsAg消失血清学转换、HBsAg〈10U/mL疗效评价指标。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确定HBeAg阴转史及HBsAg变化情况对治疗后HBsAg消失预测价值。结果83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停药24周时,15例(18.1%)获得HBsAg消失,5例(6.0%)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9例(10.8%)达到HBsAg〈10U/mL。HBsAg消失组中HBeAg自发阴转患者比例高于HBsAg未消失组,差异统计学意义(X^2=9.527,P=0.002)。治疗12周时HBsAg水平较基线下降≥0.5logU/mL者治疗后更易实现HBsAg消失(X^2=16.576,P〈0.001),其预测HBsAg消失曲线下面积(AUC)0.810(95%CI:0.686-0.935,P〈0.001)。结论经NA治疗获得病毒学应答,且HBsAg低水平HBeAg阴性CHB患者,序贯IFNα治疗可获得较高HBsAg消失率;HBeAg阴转史及治疗早期HBsAg变化情况可用于预测及指导治疗

  • 标签: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Α干扰素 核苷(酸)类似物
  • 简介:目的了解气侵袭性曲霉病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1例气侵袭性曲霉病患者临床表现、纤维支气管检查和病理诊断进行分析并作文献复习。结果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气急。纤维支气管下表现为新生物突出于管病理示大量曲霉菌丝浸润至气黏膜基层,伊曲康唑治疗24周后痊愈。结论气侵袭性曲霉病以曲霉浸润到气黏膜基底层特征,纤维支气管检查有效诊断手段,伊曲康唑治疗侵袭性曲霉病有效药物之一。

  • 标签: 气道 曲霉病 纤维支气管镜 伊曲康唑
  • 作者: 徐兴亮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 第3期
  • 机构:屏山县中医医院急诊科,四川 屏山 645350
  • 简介:目的:探究微创痔疮手术治疗痔疮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3月严重痔疮患者100例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中实施传统外剥治疗,试验组则实施微创痔疮手术治疗,分析2组痔疮患者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差异性。结果:试验组严重痔疮患者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6.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痔疮患者接受微创痔疮手术治疗,可降低患者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且可缩短患者手术用时和康复时间,意义重大。

  • 标签: 微创痔疮手术;痔疮;并发症
  • 简介:近30年来,克雷伯菌已逐渐成为亚洲地区细菌性肝脓肿主要病原体.近年研究发现引起肝脓肿-种高毒力/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hypermucoviscousK.pneumoniae,hvKP),可引起侵袭综合征,包括眼内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坏死性筋膜炎等,引起前列腺脓肿少有报道.而前列腺脓肿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本文报道1例肺炎克雷伯菌引起肝脓肿并发肺脓肿、前列腺脓肿病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

  • 标签: 侵袭综合征 肺炎克雷伯菌 前列腺脓肿
  • 简介:目的了解近年湖北地区三级医院儿科患者血培养中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06-2007年湖北地区17所三级医院儿科患者血培养阳性分离病原菌,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2006年1-12月血培养分离菌941株,细菌依所占比率多少依次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73株(60.9%),金葡菌127株(13.5%),粪球菌33株(3.5%),大肠埃希菌16株(1.7%)。2007年1—12月血培养分离菌969株,依次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83株(60.2%),金葡菌162株(16.7%),粪球菌28株(2.9%),大肠埃希菌21株(2.2%),屎球菌11株(1.1%),猪霍乱沙门菌猪霍乱亚种11株(1.1%)。2006年MRSA检出率71.7%,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56.2%。2007年MRSA检出率79.6Vo,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47.6%。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葡萄球菌。结论湖北地区三级医院儿科患者血培养检出病原菌主要以葡萄球菌为主,且存在严重耐药问题。

  • 标签: 血培养 细菌耐药性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简介:目的观察伏立康唑在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出现侵袭性曲霉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血液合并侵袭性曲霉病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和GM试验临床诊断,使用方法:伏立康唑第1天400mg/次,12h静脉滴注,第2天起200mg/次,12h静脉滴注方案治疗,并根据病情10~15d后改为口服维持治疗,剂量200mg,每天2次,疗程4~12周,根据临床疗效标准,综合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8例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后总有效率83.3%,平均退热时间4.5d,与药物有关不良反应发生16.7%,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伏立康唑口服和静脉给药均有很好抗真菌活性,在临床可作为侵袭性曲霉病一线用药,或用于其他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补救治疗

  • 标签: 血液病 曲霉 伏立康唑
  • 简介:患者男,59岁,电工。因'反复发热2个月余,咳嗽1个月'入院。患者在2008年9月受凉后出现发热,以午后低热为主,晚上最高体温达39℃,次日晨可自行退热,伴大汗,无畏寒、寒战、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咳嗽咳痰等伴随症状,3d后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3.8×109/L,N0.80,

  • 标签: 持续性发热 脾结核 上呼吸道感染 午后低热 高体温 尿频尿急
  • 简介: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临床分离球菌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方法国内不同地区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材料、方法(K-B法)和判断标准(CLSI2009年版)进行球菌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共分离到3769株非重复球菌,最常见菌种球菌1764株(46.8%)、屎球菌1605株(42.6%)、鹑鸡球菌60株(1.6%)、鸟球菌51株(1.4%)。球菌细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仍最敏感(耐药率<4%),发现3株利奈唑胺耐药球菌,粪球菌和屎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0.3%和3.5%。粪球菌对呋喃妥因、磷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3%、11.3%、15.6%,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40.1%;屎球菌耐药性明显高于粪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超过90%,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接近70%,但对氯霉素耐药率仅为5.4%。不同医院分离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一定差异。结论万古霉素耐药球菌发生增加趋势,特别是出现了个别利奈唑胺耐药球菌菌株,应引起临床和实验室高度重视。

  • 标签: 肠球菌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 简介:患者男,29岁。因车祸致左下肢损伤截肢术后伴无尿3d,于2007年8月29日由外院转入我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疾病史。入院后体格检查:T37.3℃,BP139/92mmHg。神清,对答切题,右肘关节前部见约12cm×8cm瘀斑,右下肢后部见大面积瘀斑,右踝上方见一长约6cm伤口,已缝合,少许渗出,左大腿残端伤口敷料渗血较多,周围皮肤青紫,心肺听诊无异常。

  • 标签: 毛霉病 多发伤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