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是专科护理教育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在深入教学医院调研基础上,指出护理协同育人应重视医教协同宣传,明确实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 标签: 医教协同 护理教育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近年来,护理专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专业规模也不断扩大。不过因为该专业的高等教育发展较晚,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下文将对我国护理专业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 标签: 护理专业 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分析
  • 简介:【摘要】放射肿瘤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性学科,对于刚进入肿瘤科临床的住院医师来说短期内不易掌握,作者主张将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教学应用到理论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和以临床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同时要求 住院医师参与多学科会诊,培养他们影像诊断及科研能力,加强对心理学和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加强对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 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放射 肿瘤学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卫生经济学是一门涉及知识领域较广且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随着我国新医改的实施和深入,我们可以运用卫生经济学原理对其进行分析和学习,新医改也正影响着卫生经济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多角度的教学手段,结合新医改的现实案例,不断探索提高学生对卫生经济学的学习积极性。

  • 标签: 新医改 卫生经济学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并总结医学影像技师的继续教育培养模式,以对技师的培养有所帮助。方法在本院放射科开展影像技师教育模式探索,从理论、业务学习,科研培训,考核和奖励制度等方面对影像技师进行系统继续教育。结果影像技师的培养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实施系统继续教育两年来,技师对教学方式满意度高,诊断医师对技师业务能力评价明显增高,技师科研产出持续增多。结论合理有效的继续教育模式有助于影像技师适应现代医疗体系的需求,全面发展。

  • 标签: 影像技师 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模式用于脊椎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 2018-2019 年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中随机 抽取 80 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分两组,每组 40 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操作模式,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评 估两组的脊柱功能,生活功能,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此次治疗的满意度和两组护理的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的 脊柱评分自己生活评分情况都不如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比对照组小 17.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 20% 左右。结论:经过本次实验,可以得知循证护理模式对于脊柱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有些很好的效果,可以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脊柱骨折 护理 临床
  • 简介:【摘要】文章在阐述以人为本人事管理内涵的定义、特点以及要求的基础上,对其作用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卫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吸引、培养卫生人才,为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卫生 人事管理 卫生人才
  • 简介:目的:分析肠道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CEUS)增强模式及时间-强度曲线特点,初步探讨CEUS诊断肠道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26例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行CEUS检查,观察病灶的增强模式,利用时间-强度曲线获取肿瘤组织及瘤旁肠壁的定量参数。结果:CEUS显示26例患者肠道恶性肿瘤的增强模式均为不均匀性增强,7例病灶局部可见造影剂无充填区。以高增强为主,23例(88.5%)病灶表现为高增强,17例(65.4%)由病灶周围开始向心性增强;以快速消退为主,22例(84.6%)显示造影强度持续时间较短,较早消退。肿瘤组织与瘤旁肠壁的起始-达峰时间(ATP)和绝对增强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恶性肿瘤具有特征性的CEUS表现,通过时间-强度曲线可动态观察肠道恶性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CEUS对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肠道肿瘤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小动物SPECT/CT日常质量控制。方法对影响和衡量小动物SPECT/CT显像质量的近场均匀性(NFF)模型、Jaszczak模型、SPECT定量模型、CT几何校正和Hounsfield模型进行测量及校正。结果NFF性能指数(FOM)均<20,4个探头分别为13.38、15.46、16.06和13.08。Jaszczak模型给出的分辨率为1.1mm。当孔板为ATP102,核素为99mTc和125I时,SPECT定量因子分别为0.00229和0.00643;而当孔板换成ATP108时,定量因子分别为0.00195和0.00401。CT几何偏差在±0.5mm内,Hounsfield值在各种条件下均达到要求。结论系统整体性能稳定,各项测试均达到要求。

  • 标签: 小动物SPECT/CT 质量控制 日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因素及相应对策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医学检验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采用常规质量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在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检验产生差错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检验结果的差错率和患者满意度分别为4.3%、93.6%,对照组分别为19.1%、78.7%,观察组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医学检验质量提高的因素主要有检验设备、沟通缺乏、素质不足等,针对存在的影响因素,加强质量控制,有利于减少检验差错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医学检验 影响因素 质量控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传染并在社区中的预防与控制进行分析,并对控制社区疾病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探索。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疾病控制工作的程度、人员情况、经费状况以及培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完成疾病控制工作的程度为 74.9% ,疾病控制所支出的费用占总费用的 5.9% ,疾病控制工作人员为 5.8 人,所占比例为 11.3% ,这些工作人员的学历大多在高中以下,没有医学背景和没有职称的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26.3% 、 10.9% ;社区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工作没有统一的业务指导与工作规范。结论制约社区开展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素质低下,不足的经费投入,没有统一性的业务指导。所以,一定要转变工作观念以及提高思想认识,加大队伍建设与经费投入,规范指导,明确职责。

  • 标签: 传热病,社区,控制,预防,规范
  • 简介: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具有操作简单、数字影像清晰度高、曝光宽容度大、后处理功能强等优点,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院自2002年引进美国柯达CR-900系统以来,开展了一系列质量控制工作.如针对IP对CR影像质量的影响、CR伪影的认识和处理、激光打印机对CR影像质量的影响等问题开展工作,积累了一些直接认识和体会,现小结归纳如下.

  • 标签: 计算机X线摄影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医院卫生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医院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成本的控制对于我国医疗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医院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特点,探讨了影响医院卫生人力成本控制的有关因素,并结合相关因素分析了医院卫生人力成本控制的途径,得出相关结论。

  • 标签: 医院卫生人力资源 成本控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社区传染病发病情况以及流行特点,为社区传染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门诊以及住院自 2012 年 1 月— 2013 年 1 月一年以来收治的 678 例传染病患者,对其进行分类建卡、统计、问卷以及简单提问,分析社区中传染病的特点。结果:病毒性肺炎占 68.14% ,流行性感冒占 18.14% ,同时儿童是社区传染病中的高位人群。结论:社区传染病应该针对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的特点,及时的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开展社区预防免疫接种,进行教育传播以及提供心理咨询等。

  • 标签: 社区传染病 特点 预防控制措施 研究
  • 简介:目的:根据低体重受检者(主要是儿童)的体重对CT曝光参数进行优化设置,以减少患者辐射剂量.方法:对220名低体重患者按不同部位、体重,以逐次接近法求取最优化曝光参数.结果:依据不同体重和不同扫描部位得到CT曝光参数优化设置表.结论:低体重患者CT曝光参数的调整是必要的,以体重为依据进行曝光量设置是可行的.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剂量 最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收治66例存在一定误差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结果: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分为四类,其种类与占比分别是患者原因(51.5%)、标本采集原因(25.8%)、标本送检原因(12.1%)、标本检验原因(10.6%),总提升率为97.0%。结论: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因素众多,占比比例较大的是患者自身因素,需提高血液检验标本正确性,在血液检验之前做好准备工作,注重检验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规定来操作,保障血液检验标本的实际质量,减少检验期间产生的误差。

  • 标签: 血液检验标本 误差 原因 控制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定量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three-dimensionalpowerDopplerultrasonography,3D-PDU)球体模式记录局部胎盘与整个胎盘血管指数的相关性与一致性,为了解胎盘血流灌注提供一种方法。方法:对154例11~14周单胎妊娠胎盘进行3D-PDU检查,应用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virtualorgancomputeraidedanalysis,VOCAL)球体模式和手动模式分别记录4处球形感兴趣区及整个胎盘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index,VI)、血流指数(flowindex,FI)、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flowindex,VFI),分析4处球形感兴趣区平均与整个胎盘相应指数的相关性与一致性。结果:球体模式获得局部胎盘(VI:38.60±14.31;FI:29.49±6.17;VFI:12.53±6.34)与手动模式获得整个胎盘(VI:38.93±13.86;FI:31.79±5.49;VFI:12.90±6.50)的血管指数均显著相关[r分别为0.978(P〈0.001)、0.677(P〈0.001)、0.963(P〈0.001)];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FI和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球体血管计算模式可作为评价整个胎盘血流灌注的有效替代。

  • 标签: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胎盘 球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