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99m)Tc标记肼基烟酰胺奥曲肽类似物(~(99m)Tc-hydrazinonicotinyl-Tyr3-octreotide,~(99m)Tc-HYNICTOC)显像探测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NEN)的价值。方法:对122例行~(99m)Tc-HYNIC-TOC显像的结直肠NE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原发灶位于阑尾26例、直肠90例、乙状结肠3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1例。静脉注射370~555MBq~(99m)Tc-HYNIC-TOC2h后,全身平面显像,随后行腹盆部SPECT/CT断层显像,对各个病灶进行图像分析,测量靶/非靶放射性计数比值(target/non-target,T/NT),病灶判断以临床治疗和随访结果为金标准。结果:~(99m)Tc-HYNICTOC对结直肠NEN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3.2%、97.4%和95.9%。病灶检出率为89.2%(199/223),阳性病灶T/NT平均值为14.3±9.7(1.3~37.9,n=199),G1与G3、G2与G3级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6,P=0.001;χ~2=19.775,P〈0.001)。此外,SPECT/CT断层配合全身平面显像可更加准确地发现病灶,对结直肠NEN患者术前评估及疗效评价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结论:~(99m)Tc-HYNIC-TOC显像可准确、灵敏地探测结直肠NEN。

  • 标签: 99mTc标记肼基烟酰胺奥曲肽类似物显像 神经内分泌肿瘤 结直肠
  • 简介: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ultrasonography,TRUS)对直肠类癌的诊断及辅助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TEM)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该院诊治并获得明确病理结果的直肠隆起性病变患者6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了结肠镜、TRUS和小探头超声内镜(miniprobesonography,MPS)检查。总结直肠类癌的经直肠超声影像学特征,并比较结肠镜、TRUS、MPS对直肠类癌的诊断准确率。应用TRUS对上述类癌患者行TEM术前定位、术后并发症筛查和随访。结果:直肠类癌的TRUS影像学特征表现为黏膜下层的类圆形、低回声、富血供结节,边清,内部回声均匀;TRUS对直肠类癌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96.9%),与MPS(9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结肠镜(81.5%)(P〈0.05)。TRUS对直肠类癌TEM的术前定位、术后并发症的发现和随访有重要应用价值。结论:TRUS对直肠类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媲美MPS,可作为辅助TEM手术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经直肠超声 小探头超声内镜 直肠类癌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kurtosisimaging,DKI)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定量参数反映直肠癌组织学特性的优劣。方法:20例直肠癌患者及23例健康志愿者经过3.0T磁共振DKI扫描。扫描参数:采用5个b值(b=0、500、1000、1500、2000s/mm2),扩散敏感梯度场同时取X、Y和Z轴3个方向。健康组与直肠癌组定量参数[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eandiffusion,MD)、平均表峰度系数(meankurtosis,MK)、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分析。结果:健康组MD、MK及ADC均值分别为1.37×10-3mm2/s、0.96±0.11、(0.76±0.12)×10-3mm2/s,直肠癌组MD、MK及ADC均值分别为(1.10±0.12)×10-3mm2/s、1.22±0.16、(0.60±0.06)×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诊断直肠癌的MD值具有最大的AUC(0.928),MK值的AUC(0.909)居中,ADC值的AUC最小(0.907)。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支持DKI能反映直肠癌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其定量参数MD和MK比ADC对直肠癌组织结构的复杂性更敏感。

  • 标签: 直肠癌 扩散峰度成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下肢软组织肿瘤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下肢软组织肿瘤肿瘤样病变的MRI表现。结果:25例中,良性11例,其中脂肪瘤5例,骨化性肌炎1例,假性动脉瘤1例,血管瘤4例;恶性14例,其中滑膜肉瘤6例,转移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纤维肉瘤1例,脂肪肉瘤2例。良性组肿块最大径平均(8.36±3.50)cm,恶性组(11.9±4.61)c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病变内部信号T1WI、T2WI以均匀中等或中等偏高信号为主,1例伴瘤周水肿;恶性组病变内部信号T1WI、T2WI以不均匀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4例伴瘤周水肿(P>0.05)。良性组6例未强化,恶性组均不同程度强化;良性组5例STIR呈低信号,恶性组2例STIR呈低信号;良性组无周围组织侵犯,恶性组8例伴周围组织侵犯,以上征象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RI能清晰显示软组织肿瘤肿瘤样病变的边界、范围、大小、内部成分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低位梗阻性黄疸超高场强MRCP表现与中医黄疸分型的关系,寻求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可视性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低位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CP图像,并由高年资中医医师对其辨证分型,分为阳黄和阴黄。阳黄主证黄疸黄色鲜明,伴身热,口苦,苔黄腻,脉弦数。阴黄主证黄疸黄色晦暗,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缓无力。在3D-MRCP图像上测量胆总管扩张的宽径,并对梗阻的影像征象进行分型。采用校正x2检验和Fisher精确法比较阳黄、阴黄在胆管扩张程度与影像征象改变方面的差异,以PC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70例中阳黄50例,阴黄20例。阳黄和阴黄在肝外胆管扩张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黄以轻度和中度多见,阴黄以重度多见。倒杯口征和鼠尾征与阳黄关系密切,双管征、四管征、截断征与阴黄关系密切。阳黄以胆管结石和胆管炎为主,阴黄以肿瘤为主。结论:超髙场强MRCP图像质量髙,黄疸患者肝外胰胆管扩张程度等与中医黄疸分型存在一定相关性。

  • 标签: 黄疸 阻塞性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 简介:脾脏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临床上少见,术前定性诊断比较困难。本文收集2003年9月以来9例患者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资料,探讨MSCT对脾脏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标签: 脾脏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肿瘤影像学》杂志(CN31-2087/R)(原《上海医学影像》杂志,2013年5月正式更名)是由复旦大学主管、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于1992年创刊,现为季刊。杂志办刊宗旨为: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肿瘤影像学临床应用和科研工作成果,增进国内外肿瘤影像学学术交流,提高我国肿瘤影像学诊断技术和治疗水平。本刊欢迎原创性的论著、技术

  • 标签: 影像学 专业综合性 学术交流 理论与实践 学术期刊 医学影像
  • 简介:介入放射学是近年来在影像诊断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临床科学,它是借助影像监视的一种新的治疗方式,特别是肿瘤介入治疗已取得瞩目的成果.介入治疗肿瘤是利用导管技术超选肿瘤的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栓塞靶血管,增加肿瘤药物浓度,提高杀伤癌细胞的效力,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介入放射学的兴起为护理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自1995年以来开展介入治疗恶性肿瘤至今共计1176例,无一例因为护理不当出现不良后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护理技术 病情观察
  • 简介:DWI是以水分子布朗运动为原理,对活体组织内水分子弥散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到ADC值的检查技术。肾脏血流量、含水量丰富,可调节全身水盐代谢。当肾脏发生肿瘤性病变时,其组织结构、微循环及细胞含水量存在一定的变化,其组织ADC值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DWI有助于肾脏肿瘤的检出、诊断、分级及疗效的检测。本文对肾脏肿瘤的DWI国内外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肾脏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诊断
  • 简介: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早期诊断和肿瘤分期对治疗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纹理分析是一种新型影像分析技术,通过纹理分析对影像学图像进行处理,能预测肿瘤侵袭程度、微小转移灶和治疗反应性等信息,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分期和预后评估.该文综述了纹理分析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进展.

  • 标签: 结直肠癌 纹理分析 治疗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妇科肿瘤的治疗,应用免疫学治疗方法对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 2015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过的 76 例妇科肿瘤患者,并对其应用免疫学的治疗措施,观察其恢复、预后情况,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并提出解决 方案。结果 接受免疫治疗的 76 例患者中 65 例妇科肿瘤患者症状得以不同程度的缓解, 6 例患者无效,其余 5 例患者在接受免疫 治疗措施后,出现发热的不良反应,但经改变免疫治疗方案及对其发热进行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患者,应用免 疫治疗方式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且改善预后。

  • 标签: 妇科肿瘤 免疫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肿瘤影像学》杂志,前身为《上海医学影像》,自1992年创刊以来深受医学影像界赞颂,1998年经原国家科委、中央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正式发行的期刊。现为复旦大学主管、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的肿瘤影像学术类期刊。

  • 标签: 文献类型 双字母 阿拉伯数字 量和单位 结构式摘要 英文摘要
  • 简介:肿瘤影像学》杂志自1992年创刊以来深受医学界赞颂,1998年经原国家科委、中央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正式发行的期刊,刊号:ISSN2096-6210,CN31-2087/R。杂志由优质铜版纸印制,大16开,64页/期,双月刊。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录。

  • 标签: 影像学 影像科室
  • 简介:肿瘤影像学》杂志自1992年创刊以来深受医学界赞颂,1998年经原国家科委、中央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正式发行的期刊,刊号:ISSN1008-617X,CN31-1793/R。杂志由优质铜版纸印制,大16开,80页,暂定为季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录。主要报道医学影像领域中科研成果、临床应用、综述、病例报告、讲座及与理工结合的有关论文等。

  • 标签: 影像学 原国家科委 征订启事 中央新闻 科研成果 医学影像
  • 简介:肿瘤影像学》杂志自1992年创刊以来深受医学界赞颂,1998年经原国家科委、中央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正式发行的期刊,刊号:ISSN1008-617X,CN31-2087/R。杂志由优质铜版纸印制,大16开,80页,暂定为季刊。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标签: 影像学 原国家科委 征订启事 中国学术期刊 中央新闻 综合评价
  • 简介:尊敬的读者、作者及编委专家,大家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肿瘤影像学》杂志的支持!2015年即将到来,我们希望在您的支持下,将《肿瘤影像学》杂志创办成本领域内具有更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期刊。2014年,本刊邀约知名专家,组织了四期专刊(第一期:肝脏肿瘤——王文平教授主编;第二期:妇科疾病——常才教授主编;第三期:分子影像——章英剑教授主编;第四期:胃肠消化道肿瘤——彭卫军教授主编),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影像学 胃肠消化 王文平 分子影像 妇科疾病 大家好
  • 简介:肿瘤影像学》杂志自1992年创刊以来深受医学界赞颂,1998年经原国家科委、中央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正式发行的期刊,刊号:ISSN1008-617X,CN31-2087/R。杂志由优质铜版纸印制,大16开,80页,暂定为季刊。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录。主要报道医学影像领域中科研成果、临床应用、综述、病例报告、讲座及与理工结合的有关论文等。

  • 标签: 影像学杂志 征订启事 杂志征订
  • 简介: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与直肠癌患者病理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49例未行新辅助治疗而直接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神经及脉管是否受侵及是否存在癌结节;免疫组化包括Ki-67、p53及p21的表达情况。测量49例直肠癌患者术前病灶ADC值(b=800s/mm2)。对不同组别[包括不同分化程度、T1~2对T3~4,N0对N+、环周切缘(-)对(+)、神经侵犯(-)对(+)、脉管癌栓(-)对(+)及癌结节(-)对(+)]之间的ADC值进行比较;同时对不同p53及p21表达组之间的ADC值进行比较,计算Ki-67标记指数(LI)与ADC值的相关系数。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两名医师对ADC值测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0.775)。本研究中,T1~2组ADC值显著高于T3~4组(P=0.001);N0组ADC值显著高于N+组(P=0.017)。ADC值与Ki-67LI呈负相关(r=-0.318)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ADC值在其他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ADC值与其病理预后因子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生物学特性,有望作为直肠癌非创伤性影像生物标记。

  • 标签: 直肠癌 弥散加权成像 影像标记
  • 简介:目的:比较TACE、放疗联合斑蝥(三联疗法)与TACE联合放疗(二联疗法)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晚期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28例,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二联疗法。对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相关并发症、排便困难缓解情况、生存期等作对照研究。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所有患者TACE和放疗均获得成功。试验组治疗期间未见斑蝥中毒表现,原发灶和转移灶定期CT复查显示,21例病灶较治疗初缩小,2例于治疗1年6个月、5例于2年6个月发现肝转移灶完全消失,代之以正常肝组织。2组治疗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值均〉0.05)。治疗5d,2组患者大便困难得到缓解,治疗3年时,2组大便困难平均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1.38±0.36,对照组1.83±0.56,P=0.04)。试验组、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年11个月和1年8个月,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年5.5个月和1年5.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斑蝥作为中药抗癌药,有杀灭癌细胞和抑制肿瘤组织生长的作用,能较长时间缓解大便困难症状,并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直肠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放射疗法 班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