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飞行员血脂及其他相关指标情况,为控制飞行人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测得飞行员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载脂蛋白B(apoB)、血糖(B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并对飞行人员的体重指数(BMI)和吸烟状况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结果:在调查的250名飞行中,高胆固醇血症者占8.4%,高甘油三酯者占16.4%,高血糖者占2.0%,TC:HDL-C>4.5同时C反应蛋白轻度增高者占4.8%,吸烟者占52.0%。结论:对飞行员的高血脂状况应严格控制,对飞行人员吸烟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以达到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目的。

  • 标签: 危险因素 飞行员 心血管疾病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动脉超声在飞行员体检中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体检的100名飞行员为研究资料,对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诊断为形成动脉斑块的患者行冠脉螺旋CT检查。结果100名飞行员中,体检结果显示正常的飞行员人数为92例;检查中未显示血流信号异常且颈动脉内膜增厚的飞行员有5名,颈动脉彩超结果显示为形成颈动脉斑块的飞行员有3名。结论颈动脉超声可诊断飞行员的动脉斑块形成及冠心病的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和诊断价值,为后期治疗提供了借鉴。

  • 标签: 颈动脉超声 飞行员体检 冠心病
  • 简介:摘要阿尔茨默病(AD)是病因不明的慢性大脑退行性病变,大部分患者在60岁以上患病。随着AD病程的延长患者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长期护理。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应用范围的拓宽,社区护理已成为社会卫生服务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慢性疾病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关于其在AD患者护理中的研究较多,本文将对其进行综述。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社区护理 激越行为 心理干预 生活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尔茨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样本来源于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登记的数据库,共选取AD患者129例。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定所有被试者精神症状。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阿尔茨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评定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生活功能状况。依据MMSE评分将被试者分为轻度(MMSE≥20,46例)、中度(MMSE=11~19,59例)和重度(MMSE≤10,24例)3组。采用因子分析了解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特征,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差异。结果①对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因子分析,得到3个症状群,分别为精神病性症状、额叶释放症状和情感症状。②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相关因素NPI精神病性症状因子、额叶释放症状因子评分与ADAS-Cog记忆、语言、操作能力和注意力等因子分及ADL评分与呈正相关(r=0.28~0.47,P<0.05),NPI情感症状因子分与ADAS-Cog语言和操作能力因子分呈正相关(r=0.19,0.24;P<0.05)。结论阿尔茨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以精神病性、额叶损害和情感症状为主要特征,随疾病进展而加重。认知和日常生活功能差的阿尔茨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更严重。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因子分析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取苏黄止咳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我们选取了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5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80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是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苏黄止咳胶囊予以治疗。收集80例患儿的治疗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我们发现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整体有效率是92.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整体有效率是72.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显著疗效且安全。

  • 标签: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安全性 苏黄止咳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抗菌药物在妇产科的应用状况。方法对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疾病以及用药情况、挂诊科室、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以及病史、治疗目的等方面。结果182例妇产科患者应用165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应用率为90.66%。妇科应用抗生素药物占79.17%,产妇应用抗生素药物占89.09%。多数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多为治疗疾病,联合抗生素用药情况要高于单独应用一种药物治疗。各个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存在一定差异(P<0.05)。产科主要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甲硝唑,妇科主要以氨基糖为主。各个抗生素种类应用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于妇产科患者要注重抗菌药物的应用,要根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合理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从而确保用药安全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 标签: 妇产科 临床抗菌药物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在新生儿黄疸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择取2018年1至4月于我院分娩的新生儿护理对象66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等量均分获得33例一般早期护理组与33例早期综合护理组,对上述两组新生儿研究样本接受不同内容早期干预后在黄疸发生比例方面的差异度加以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新生儿研究样本在接受不同内容早期护理后在黄疸发生比例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早期综合护理组新生儿的黄疸发生比例显著较一般早期护理组新生儿为低,(P<0.05)。结论以早期综合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研究对象施加干预,可赢得较为可靠的新生儿黄疸预防效应。

  • 标签: 早期综合护理 新生儿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酮替芬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8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与对照组,对照组加以沙丁胺醇治疗,而治疗组加以酮替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38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33例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哮喘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替酚应用于哮喘患者的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酮替芬 沙丁胺醇 哮喘
  • 简介:阿尔茨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为最常见的老年性痴呆.占所有痴呆的60%~80%。我国初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AD的患病率为1.75%~4.9%。该病发病隐匿.且逐渐进展.临床上以失语、失用、失认、执行功能障碍等认知功能减退症状、社会生活功能减退症状和非认知性精神行为症状为主要表现。目前AD病因不明.临床诊断困难,确诊只能依靠尸检。AD患者生前诊断主要依赖临床检查结合神经心理学测试.由于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标志.诊断准确率仅为74%-86%日。由于认知功能改变和脑功能异常在AD临床症状出现前许多年就出现了,只有早期诊断才能及早开始药物治疗。因此.如能有一种非侵人性的客观方法早期诊断该病将是很有应用价值的。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体积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急诊抢救的危重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用全程护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抢救成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全程护理模式(观察组)干预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临床干预效果,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抢救危重患者时选择全程护理模式干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全程护理 急诊抢救 危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阿尔兹默症患者的盐酸多奈哌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136例老年痴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控制血糖和血压、抗血小板凝聚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MMSE评分情况也明显优于常规组,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也明显低于常规组,且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为91.18%,对照组为7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而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帮助老年患者恢复相应的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 标签: 老年痴呆 盐酸多奈哌齐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线片与CT扫描在飞行员腰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腰间盘突出症的男性飞行员42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2月-2018年2月,所有飞行员在接受治疗前,均接受X线片检查和CT扫描检查,对比X线片检查和CT扫描检查的准确性。结果X线片检查的准确率为47.62%,CT扫描检查的准确率为90.4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飞行员出现腰间盘突出症后,对其实施CT扫描检查,能够有效对其病情做出准确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飞行员 X线片 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4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包括支持治疗、药物应用、常规检查以及环境管理等内容;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包含风险识别、评估、处理以及效果评价。统计两组孕产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应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为2.8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29%,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为27.1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产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我院普外科于2017年7月—2017年12月入院的的普外科患者开始采用人性化护理,并以此为实践组;2017年1月—2017年6月入院的的普外科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以此为对照组。结果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护理质量得分高于常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推广、研究及应用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普外科 护理管理 应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8例妇产科患者。对照组对患者实施腹腔子宫切除术。观察组对患者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满意率77.97%低于观察组的94.02%,两组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出血量方面,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在手术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症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要符合手术适应症,医师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这样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不良症状发生率。

  • 标签: 妇产科 阴式子宫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5)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45)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预后效果,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针对性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者30例,所有患者立即停用导致相关性腹泻的抗菌药,采用补液、补钾、禁食等治疗,避免使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结果30例患者中有轻症27例,经过治疗症状均好转,治愈率达100%,重症3例,其中2例症状完全消失所需时间平均比轻症多十天,1例治疗无效死亡。年龄大、抗菌药物种类、多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时间长等均与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有关。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个体化用药、减少侵入性操作、补充益生菌、鼓励早期进食、肠内营养。

  • 标签: 呼吸内科 抗菌药物 相关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感染患者通过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联合检测方式对病情进行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细菌感染疾病患者46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46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测定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例数。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水平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菌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会呈现异常升高状态,这一特征可以作为病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对提高阿尔茨默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的阿尔茨默病患者中,使用随机抽样法选择病例数80例开展研究(研究时间2017.04-2018.04)。将这80例阿尔茨默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协同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后2组阿尔茨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对阿尔茨默病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以及社会负担,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 标签: 协同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 生活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7月~2015年1月按照管理方式不同将就职于我院的70例护理人员编排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和观察组(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分层次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工作积极性、理论知识分值和操作分值。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中优率(85.71%)高于对照组(34.29%),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分值分别为(87.45±5.15)分、(88.21±+6.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法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操作技术水平,拓展理论知识,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临床护理管理 分层次管理法 理论知识 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