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从2016年5月到10月,6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个体化的康复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式护理后EORTCQLQ-C30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EORTCQLQ-C30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并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明显低与常规组。结论护理干预通过心理、饮食、环境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使胃癌患者减轻了痛苦,巩固了治疗效果,增强对生活的信心,提高了生存的质量,临床应用广泛。

  • 标签: 个体化康复护理指导 胃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对全血献血向机采成分献血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作为品管圈实施前阶段,即对照阶段,随机对到我中心参加献血的成年人1200例开展成分献血意象、血液中心工作满意度,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品管圈施后阶段,即研究阶段,被调查数量、问卷调查方法同上,对比两个阶段献血问卷调查结果。结果研究阶段被调查在未来12个月成分献血意象率为78.75%(945/120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47.08%(565/1200)(﹤0.05);研究阶段血液中心工作满意率88.17%(1058/1200)高于对照阶段的70.42%(845/1200)(﹤0.05)。结论将品管圈引入全血献血向机采成分献血转化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献血对献血工作满意度,更加了解成分献血。

  • 标签: 品管圈 全血献血 成分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教育组和普通教育组各60例。对普通教育组每个月以讲座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对个体化教育组除每月参加小组化教育的专题讲座外,还在家庭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并定期进行家庭电话回访。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以及护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的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率、并发症的发生率都较之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健康教育明显优于普通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护理,对高血压的控制有良好的作用,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可以使高血压患者在控制血压的疗效和时效上均更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病 个体化健康教育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舒适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前列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35例一组,对照组患者施行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施行个体化舒适护理进行干预,最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认知功能、失眠、疼痛、恶心呕吐)和并发症(尿失禁、膀胱痉挛、出血、电切综合征)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同时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前列腺癌 个体化舒适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4月的8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据患者心理护理的情况的不同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心理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自我管理、治疗依从性、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各个指标上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 标签: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 医疗器械 血液透析护理 应用效果 生存质量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远期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80例,根据不同病情施行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血管抑制类药物治疗等不同治疗方案,并在治疗开始后21-28d择期手术切除,随访12个月,分析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80例肺癌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根除率91.25%(73/80),并发症发生率22.50%(18/80),12个月生存率为76.25%(61/80);与患者预后有关因素主要包括恶性胸水、转移性癌性病灶数量、是否开展靶向分子药物及血管抑制素药物治疗。结论肺癌患者经个体化治疗后,远期疗效较好,化疗、靶向分子药物及血管抑制素药物等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优化远期预后。

  • 标签: 肺癌 个体化治疗 远期疗效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个体化护理在增强CT造影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方法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CT增强造影检查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个性化护理不仅要保证患者可以顺利完成CT造影的相关检查,还要尽量满足患者身体以及心理上的需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保持和谐的护患关系。结论对于CT增强造影检查患者而言,对其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提供一个和谐、舒适、轻松的医疗环境,树立良好的医务工作者形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CT增强造影 个体性护理 主动脉夹层 肺血管栓塞 脑血管意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体性化疗方案在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于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和5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个体性化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人数为54(98.18)例,多于对照组患者的41(74.54)例,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8(14.54)例,少于对照组患者的22(40.00)例,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明显。结论将个体性化疗方案应用于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预后和抑制肺结核的传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个体性化疗方案 耐药肺结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本院受血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为本院输血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资料,并为估算湘北地区非目标人群及其不同性别和年龄段艾滋病、梅毒的感染情况提供便捷依据。方法对18326例受血在输血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艾滋病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HIV初筛阳性送本地疾控中心进行确认实验,并收集资料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30岁以下年龄为青年组,30-55岁年龄为中年组,,55岁以上年龄为老年组。结果本次研究中选取样本资料的艾滋病、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15%、3.52%,合并感染3例。其中男女性HIV阳性率分别为0.16%、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01%,2.98%,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中、青各组HIV阳性率分别为0.15%、0.14%、0.15%,各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中、青各组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46%,4.08%、1.74%,青年组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讨论对受血输血前进行病原血清学检测,能直观地掌握患者感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护与治疗,并对估计本地区非目标人群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有参考意义。

  • 标签: 艾滋病 梅毒 性别 年龄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中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健康信念,护理前后SAS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疾病知晓度96.1%、遵医行为90.2%、健康信念88.2%、自我效能92.2%,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干预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减少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个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2015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予常规护理)与干预组(n=40,予个体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痰菌转阴率。结果对照组中有27例患者血糖控制较为理想(67.5%),30例患者痰菌转阴(75.0%);干预组中有7例患者血糖控制较为理想(92.5%),38例患者痰菌转阴(95.0%),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痰菌转阴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控制,提高痰菌转阴率。

  • 标签: 糖尿病 肺结核 个体化护理 血糖 痰菌转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肾病患者进行个体化血液透析管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到12月间收治的老年肾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30例老年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血液透析,分析透析结果。结果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血液指标。结论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及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肾病 个体化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胃溃疡患者疾病认知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8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施组,各43例。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在患者中进行常规护理,实施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实施后,对照组疾病认知优良率及治疗有效率均低于实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溃疡患者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疾病认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胃溃疡 个体化健康教育 疾病认知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体化护理在痤疮患者接受光动力治疗时的应用价值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光动力治疗的痤疮患者,均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个体化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皮损消退率、护理满意度等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接受光动力治疗的痤疮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的过程中,给予其个体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及皮损消退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痤疮患者 光动力治疗 个体化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康体检在整个体检过程实施全程护理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7年1月份——2017年10月份接受健康体检的420例体检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检流程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护理过程两组体检分别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体检体检中体检时间、体检质量、体检效率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体检对象护理满意度达到92.86%(195/210),较比对照组81.9%(172/210)的调查结果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体检对象所有体检时间、体检质量评分、体检效率评分较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体检进行健康检查需要进行多个项目的检查,时间较长,检查项目及部门也不同,全程的护理干预的实施,利于体检对象对目前项目操作的了解,积极配合,提高体检质量;同时指导进行下一项体检项目,使体检有明确目标,利于与户合理人员建立和谐信任度的关系,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体检 体检流程 全程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住院部(2015年02月15日至2017年07月16日)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和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老年 高血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护理的胆结石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应用手术日常护理,护理组给予患者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功能各项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组患者心理功能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常规组,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个体化护理应用到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值的临床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胆结石手术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观察组8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8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 个体化护理干预 围产期 空腹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护理干预在降低体检采血后皮下血肿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60例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在采血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血肿形成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采血前的焦虑评分及采血后的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则明显升高,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体检采血过程中,可有效减少采血后皮下血肿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重视。

  • 标签: 采血 护理干预 皮下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