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对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实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程度干预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完善护理组患者无痛及轻微疼痛患者人数显著多余常规组患者且中、重度疼痛人数少于常规组(P<0.05)且完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减轻思想顾虑,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急诊室 急性胸痛 护理干预 临床意义与影响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99-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急性胃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急诊胃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在常规的治疗之外,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24例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7.1%,13例复发,复发率为18.6%;护理组36例显效,3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1%,2例复发,复发率为2.9%,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且复发率降低。护理组的总体满意度高达95.7%,对照组满意度为78.6%,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急诊胃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减少疾病复发,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急诊胃出血 优质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63-02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对21例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患者进行急诊处理。充分术前准备后,针对腮腺、腮腺导管、面神经主干及各分支损伤,采取不同判断方法,即时行破裂修补及吻合术。术后随访并统计疗效。结果93%腮腺破裂及导管断裂的患者完全治愈,7%患者出现腮腺漏,经换药、抑制腺体分泌药物和加压包扎等治疗后康复;66%面神经吻合的患者基本恢复,24%的患者部分恢复,10%的患者未恢复。结论应对腮腺及面神经急性创伤进行严格检查,并对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腮腺 腮腺导管 面神经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剖宫产手术护理对策。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妇产科剖宫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2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产妇实施手术护理,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剖宫产手术护理方式对产妇实施手术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剖宫产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剖宫产手术成功率和对手术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44例产妇的剖宫产手术取得成功,成功率81.82%;观察组52例产妇的剖宫产手术取得成功,成功率100.0%。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成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对手术护理服务模式满意者35例,满意度为79.55%;观察组对手术护理服务模式满意者51例,满意度为98.08%。显然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手术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剖宫产手术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行急诊CT扫描首诊假阴性漏诊原因,为颅脑外伤急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科学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2院-2014年8月31例颅脑外伤行CT急诊扫描假阴性患者的CT存图及复诊存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漏诊原因。结果在不同复诊的时间、复诊次数或其他理化检查中,证实额叶眶回、直回及颞极挫伤漏诊9例,占29.03%;少量急性硬膜下血肿漏诊6例,占19.35%;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漏诊l0例,占32.26%;轴索损伤漏诊4例,占12.90%,外伤性脑梗死漏诊2例,占6.45%.结论颅脑急性外伤早期征象不典型是漏诊的直接原因,其平扫技术的局限性是颅脑外伤早期筛查漏诊的间接原因。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充分掌握颅脑外伤的病理病机,谨慎“一元化”武断,并建议加强动态监测力度,减少漏诊。

  • 标签: 颅脑外伤 CT 平扫 漏诊分析
  • 简介:头晕患者在急诊科日常工作中比较常见,作者自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对本院急诊科以头晕为主诉就诊的成年患者980例进行心脏听诊及心电图检查,分析头晕患者的心率,明确何种类型的头晕患者其症状与心动过缓有关,以便明确诊断。报道如下。

  • 标签: 成年患者 心动过缓 急诊科 相关性分析 头晕 症状
  • 简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一组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表面糜烂、诱发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心肌供氧量突然减少,引起严重心肌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及心脏性猝死,属内科急诊常见的急危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工作压力大,加之人口老龄化,发病率有增多趋势,且病死率极高。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消毒前后内镜菌落数和物体表面微生物负载量的变化情况,对内镜的清洗消毒环节提供客观评价。方法选择临床使用后内镜(胃、肠镜各30例),采用细菌培养法检测酸化水消毒前后内镜上菌落数,同时采用ATP荧光法检测水池、干燥台、水龙头、水枪、气枪消毒前后ATP含量;分别比较生物清除率。结果胃、肠镜消毒前菌落数平均值分别为1785.8CFU/cm^2和2369.3CFU/cm^2,酸化水消毒后细菌清除率为100%和99.9%。水池、干燥台、水龙头、水枪、气枪消毒前相对发光值(relativelightunit,RLU)的平均数分别为139.4、10.6、753.8、229.0、5.8,酸化水消毒后微生物清除率依次为84.8%、90.2%、89.2%、89.9%、90.3%。结论胃、肠镜按规范消毒后均合格;物体表面RLU值最高的是水龙头,消毒后微生物清除率最高的是气枪、最低是水池。

  • 标签: 内镜室 ATP荧光法 细菌培养法 微生物负载 消毒
  • 简介:患者女,22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一年入院。一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伴烧灼感,无规律,无伴随症状。当地医院超声胃镜检查提示:胃体多发隆起。来我院门诊以“胃占位”收入院。其父亲有胃息肉病史。查体:腹平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全腹未触及明确肿物,振水音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 标签: 胃憩室 肿块型 上腹部饱胀 超声胃镜检查 移动性浊音 伴随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手术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手术配合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配合为95.00%,对照组的手术配合度为72.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所以优质护理,在手术护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效果中图分类号S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2-0052-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0引言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住院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适应能力而进行的,它是通过向患者传授所患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调动患者积极参与自我护理保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国际护士学会明确提出护士的职责为“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重症监护(ICU)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别于一般健康教育,教育对象是特殊的群体(病情重、年龄不一、知识层次各异等)。故健康教育方法应当符合ICU患者的需要、期望,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穿插多种方式进行,以便提高效果。作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对重症监护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探讨如下。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方法治疗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内科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的改善程度和痊愈出院率均较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较单纯机械通气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方法 急诊内科呼吸衰竭 疗效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2-0034-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可有效的提高抢救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抢救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期间心室颤动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36例,对所有患者的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术中心电、压力监测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手术发生心室颤动的的有3例,占8.33%,造影发现单支血管病变1例,2支病变1例,3支病变1例。心室颤动发生在右冠状动脉2例,前降支冠状动脉1例。所有患者均经非同步直流电复律1次或多次、以及胸外心脏按压、静推肾上腺素等药物抢救后,成功2例,死亡1例。结论由本研究结果可知,冠状动脉介入时发生的心室颤动更多见于对右冠状动脉的操作中,其发生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临时起搏电极的安置以及操作者的经验等因素有关。

  • 标签: 急诊 冠状动脉 介入期间 心室颤动 原因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24-01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指(趾)屈肌腱鞘内麻醉在急诊外科指趾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13例普通手趾外伤病人应用指(趾)屈肌腱鞘内麻醉,观察其起效时间、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局麻药用量、血管神经损伤风险进行分析。结果指(趾)屈肌腱鞘内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血管神经损伤风险低。结论指(趾)屈肌腱鞘内麻醉是简单、安全、患者痛苦小的麻醉方法,无需刻意注射至屈肌腱鞘内就能起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 标签: 腱鞘麻醉 手指外伤
  • 简介:目的:评价急诊闭合手法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患者42例,年龄28~65岁,平均54.3岁。无移位型38例、移位型4例。全部采用急诊闭合手法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治疗。术后随访观察18~36个月,平均28.6个月。结果骨折愈合率为92.9%。出现股骨头坏死共12例(28.6%);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总优良率76.2%。结论急诊闭合手法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急诊闭合手法复位 股骨颈骨折 空心螺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细节护理对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400例手术患者,按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采用常规护理办法,研究组200例,施以细节护理干预;对比手术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术中整体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是全面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手段。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 护理质量 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