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聚乙电解质散联合用药方案在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 2019年 1月 -12月期间到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选取 56例,将之随机分 2组:一组在肠道准备中应用聚乙电解质散联合 清肠颗粒 ,纳入观察组(28例);一组在肠道准备中应用单纯聚乙电解质散,纳入对照组( 28例);对两组患者的 BBPS评分、肠道准备充分率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 BBPS评分显示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 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充分率显示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 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在肠道准备中应用聚乙电解质散联合用药方案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联合用药方案 肠道准备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周疗法紫杉脂质体联合方案和普通紫杉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比较分析。方法:将在我院就诊,近期(2019年01月—2020年01月时期)收治晚期胃癌患者总计60例,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每组各30例患者。选取其中30例实施普通紫杉联合方案治疗设置为对照组,另选取30例实施周疗法紫杉脂质体联合方案设置为试验组。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毒副作用。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60.00%)高于对照组(33.33%),且受益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试验组毒副作用均在Ⅱ级以内,且总发生率30.00%,而对照组患者5级毒副作用均有发生,总发生率93.33%,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P

  • 标签: 周疗法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方案 普通紫杉醇联合方案 晚期胃癌 疗效和毒副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乳晕切口手术应用于乳腺纤维瘤临床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择 2013 年 1月 -2019年 12 月在 我院收治的 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依据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分组,对照组 40例进行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治疗组 40例进行乳晕切口手术治疗,评价 2 组疗效,同时对 2 组手术相关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术后伤口甲级愈合率、双侧乳房基本对称率、美容效果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 6 个月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治疗组( P< 0.05)。结论 乳腺纤维瘤患者接受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不仅可明显增进疗效,而且可获得满意的美观效果,双侧乳房对称且瘢痕易被接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环乳晕切口手术 乳腺纤维瘤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乳晕切口手术应用于乳腺纤维瘤临床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择 2013 年 1月 -2019年 12 月在 我院收治的 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依据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分组,对照组 40例进行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治疗组 40例进行乳晕切口手术治疗,评价 2 组疗效,同时对 2 组手术相关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术后伤口甲级愈合率、双侧乳房基本对称率、美容效果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 6 个月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治疗组( P< 0.05)。结论 乳腺纤维瘤患者接受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不仅可明显增进疗效,而且可获得满意的美观效果,双侧乳房对称且瘢痕易被接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环乳晕切口手术 乳腺纤维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联合奈达铂对晚期肺鳞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9月 -2020年 3月我院收治的 104例晚期肺鳞癌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52例,观察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紫杉脂质体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化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优于紫杉脂质体联合奈达铂的治疗疗效。

  • 标签: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晚期肺鳞癌 奈达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机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0月,选48例进行剖宫产的患者,编号随机抽取,分为2组,24例研究组,用在断脐后立即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24例对照组,胎盘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比较两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产后2h、24h的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P<0.05),并发症没有差异(P>0.05),产后2h、24h的出血量少(P<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断脐后立即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可以快速的进行止血,减少产后2h、24h的出血量,且对并发症没有影响,患者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临床应用。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不同时机 宫缩乏力性
  • 简介:摘要:基于对新兵“第适应期”异常心理及矫正的探讨研究,首先要明确新兵在“第适应期”异常心理的主要类型,然后与其中内容相结合,对其异常心理的矫正措施进行分析。得出相关人员需增强训管的科学性、保证兼职心理医师专业水平达标、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行为训练以及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这四点策略,希望能够为基层带兵人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兵;第适应期;异常心理;心理矫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对 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给予齿痛消炎灵、米诺素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8 年 9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62 例 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 n=31 例 ),对照组患者开展 米诺素给药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给予 齿痛消炎灵给药,就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冠周袋内菌群情况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细菌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同时革兰阳性菌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而革兰阴性菌、螺旋体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对 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开展 齿痛消炎灵、米诺素联合治疗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齿菌群情况。

  • 标签: 急性智齿冠周炎 齿痛消炎灵 米诺环素 联合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骨化三干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股骨颈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100例自 2019.04到 2020.04在莆田市第一医院老年科病房就诊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 50例。对照组患者每天均服用骨化三 0.5ug/日,醋酸钙 600mg/日,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口服药物基础上,注射 1次唑来膦酸(密固达)。治疗 12月后随访,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股骨颈 BMD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骨密度治疗后稍升高,但差异不显著 (P>0. 05);研究组股骨颈 BMD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上升 (P<0. 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参与研究的所有受试者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 VAS 评分及 SF-36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两组各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 ,且研究 组 VAS疼痛评分 及 SF-36 评分均显著 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唑来膦酸与骨化三联合用药有助于提升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股骨颈 BMD,降低其股骨颈骨折风险,有效减轻骨痛,提高生活质量, 适合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人群中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唑来膦酸,骨化三醇,股骨颈骨密度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研讨将沙丁胺联合布地奈德引入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对肺功能有何影响。方法:随机选择 107例在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间于我院施行治疗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施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 53例、沙丁胺治疗)、观察组( 54例、沙丁胺联合布地奈德治疗) 2组。对比经治疗后 2组患儿肺功能恢复状况和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与单纯施行沙丁胺治疗的对照组患儿相比,引入沙丁胺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观察组患儿 FEV1、 FEV1/FVC、 PEF占预计值均显著更高;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 96.30%VS83.02%),组间对比 P<0.01。结论:将沙丁胺联合布地奈德引入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临床治疗中,可明显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病症,临床疗效优越,值得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大幅应用。

  • 标签: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小儿哮喘 急性发作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在疤痕子宫患者早期妊娠药物流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患者共62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疤痕子宫早期妊娠自愿流产患者58例作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进行药物流产,比较两组患者的流产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流产成功率、完全流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与参照组相近,组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疤痕子宫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过程中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具有较高的流产成功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疤痕子宫 早期妊娠 药物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无创监护性护理应用于甘露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全面的探析。方法 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时间范围内在我院采取了甘露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疾病治疗的58例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法分组措施将所有患者分成了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9),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无创监护性护理方法,对比患者护理服务前后NIHSS评分。结果 护理工作实施之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不具备统计学上意义(P>0.05);护理工作实施之后,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甘露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患者期间,对其采取无创监护性护理方法可显著推动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甲酸联合双氯芬酸钠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中对疼痛和失血状况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9月间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静脉镇痛泵镇痛处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氨甲酸联合双氯芬酸钠处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以及总失血量方面的差异。结果:从患者术后24小时的疼痛程度方面来看,观察组患者平均得分(5.07±0.88)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6.21±0.96),差异显著(P<0.05);从患者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上来看,观察组患者平均得分(2.44±0.56)同样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96±0.79),差异显著(P<0.05);从患者总失血量方面来看,观察组患者平均总失血量(728.62±108.67)要明显低于对照组(1024.42±148.32),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中应用氨甲酸联合双氯芬酸钠,不仅仅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程度,还能够有效控制总失血量,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联合双氯芬酸钠 疼痛 失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草酸铵与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中所收治的所有病毒性肝炎患者来遵照随机的方式进行筛选,并将其中部分患者纳入到此次的临床试验之中,时间则选择在2018年到2020年间之间,再采取双盲的方式来对所有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分组,患者的总数为64例,且都是在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下的参与到试验之中的。对照组中对于患者采取的是甘草酸铵治疗的方法,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甘草酸铵与异甘草酸镁治疗,在临床试验调研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ALT和AST的指标。结果:根据相关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ALT和AST的指标要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的统计学结果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的,而且P<0.05。结论:研究甘草酸铵与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能够发现,这种联合治疗的方式,能够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痛苦,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甘草酸二铵 异甘草酸镁 重要意义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与维超声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4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 40例术前超声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前维超声与经阴道三维超声的声像图特征,比较两种方式诊断该疾病的准确性。结果:经腹部维超声及阴道维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 52.50%,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 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准确率高于维超声。  关键词: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经腹维超声 ;经阴道维超声 ;经阴道三维超声    輸卵管间质部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宫角肌壁间的输卵管处,该处输卵管又短又窄,极易引起破裂造成盆腹腔大出血,所以及时准确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非常重要,早发现早治疗。由于宫角与输卵管间质部位置极为接近,临床上常常不容易区分,诊断不明确。宫角妊娠是胚胎种植于子宫与输卵管开口交界处的宫角部妊娠,其发展有 3种趋势:①胚胎停止发育 ;②孕囊向宫腔内生长,可发育至正常分娩 ;③如果孕囊向宫角突出,因宫角处肌层菲薄,血运丰富,可造成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输卵管妊娠和宫角妊娠,从解剖和临床来说,都属于异位妊娠,正确诊断区别者,权衡利弊从而判断其预后及转归,积极干预治疗对患者来说重大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4年 1月~ 2019年 1月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 2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超声探查结果,对比分析阴道三维超声与维超声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4年 1月~ 2019年 1月经术前超声诊断 4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患者,年龄 25~ 41岁,平均年龄( 31.68±5.12)岁 ;停经 35~ 62 d,验血或验尿 HCG阳性。其中腹痛伴不规则阴道流血 30例,无异常表现的 10例。     1.2方法  采用 GELOGIQ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腔内容积探头,先让患者经腹超声探查,嘱患者排尿后,将阴超探头置入患者阴道后穹窿,观察子宫形态,内膜的情况,孕囊形态大小、与宫腔的位置关系以及盆腹腔是否有积液,用阴道三维超声观察对病变去进行三维成像,调整 X、 Y、 Z轴,重建子宫的冠状切面,显示子宫内膜的形态,与孕囊的空间位置关,以及孕囊周围肌层的厚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 %)表示,采用 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结果  40例患者手术及病理证实宫角妊娠 1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25例,还有 5例在观察中发育至宫腔内内正常发育。经腹部维超声及阴道维超声检查确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为 21例,准确率 52.50%;经阴道三维超声确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25例,准确率 100.00%。阴道三维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的准确率高于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对于异位妊娠,超声检查成为妇产科重要的无创影像学检查手段。腹超声检查可以从整体上观察子宫、附件及盆腔的结构、位置等情况,但常受患者自身条件的影响,在细小结构上显示的清晰度欠佳,尤其是在观察妊娠囊周边肌层组织的厚度、完整度及与子宫内膜的位置关系方面时,易出现差错 [1]。而经阴道超声探头是从阴道观察,距离子宫、附件的位置更近,避开了肠道气体等不利因素,更能清晰显示妊娠囊与子宫内膜的位置关系以及周围毗邻组织的变化情况 [2]。但如果异位妊娠合并小肌瘤,阴道维超声扫查时容易受到肌瘤所致声衰减等因素影响,难以分辨孕囊与宫腔的关系 [3]。    输卵管间质部的妊娠维超声表现:宫腔内没有发现孕囊声像图,孕囊着床于输卵管间质部,与内膜不想延续,周围肌层较薄,肌层厚度 或消失 [4]。但当遇到子宫前倾前屈或后倾后屈及子宫角部因妊娠灶膨隆而形态严重失常时,难以全面、完整了解宫体及宫底情况,在诊断子宫内膜及周边肌壁层的关系上仍有一定局限性,且不能显示出子宫的冠状切面 [5],所以会出现误诊。而阴道三维超声可将孕囊和内膜的形态在一个切面上显示,更直观显示孕囊在内膜之外,凸向子宫表面,周围未见明显肌层组织环绕。    无论是腹部超声还是阴道普通超声,都属于通过矢状切面及横切面去观察孕囊的位置,无法从冠状切面去显示孕囊与宫腔的全貌,因此对输卵管妊娠判断能力弱,也不能很清楚显示孕囊与子宫内膜与肌层之间的关系。而阴道三维超声更好的弥补了维超声这方面的不足。三维超声是在常规维超声基础上增加了冠状切面图像,清晰地显示子宫腔与妊囊的立体形态及空间位置关系 ;还可通过移动 X、 Y、 Z轴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宫腔、妊囊及子宫内外形态的声学信息,三维图像空间关系明确,直观地显示孕囊着床部位以及与宫角和输卵管间质部的关系,定位更加明确,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40例患者手术及病理证实宫角妊娠 1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25例,还有 5例在观察中发育至宫腔内内正常发育。阴道三维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的准确率高于维超声( 100.00% vs 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由此说明,与阴道维超声比较,阴道三维超声对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准确性更高。    综上所述,阴道三维超声比腹部超声及阴道维超声可以更好对早期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异常提供更具体的超声影像信息,体现孕囊与子宫内膜、输卵管、卵巢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位置,提高对异位妊娠准确判断,予以积极手术干预治疗,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对阴道三维超声积极使用。    参考文献:     [1]赵立红,邹晓娉,黄雪兰,等 .经腹部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 [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8, 41( 1): 100-101.     [2]闫磊,康亚宁,马静,等 .宫角妊娠与输卵 [J].陕西医学杂志, 2014, 43( 3): 330-331.     [3]张斌,董虹美,冉素真,等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诊断价值 [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9, 21( 1): 65-67.     [4]罗奕伦,熊奕,王慧芳,等 .经阴道彩超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 [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13, 6( 2): 115-117.     [5]高红莲,蒋荷娟 .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及选择性治疗中的應用 [J].海南医学, 2013, 24( 2): 215-217.     [6]梁玉红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 [J].山西医药杂志, 2018, 47( 21): 2547-2549.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在乳腺癌伴随糖尿病患者化疗过程中,研究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 74例乳腺癌伴糖尿病患者分为甲双胍降糖组和普通胰岛素降糖组,两组患者降糖治疗的同时进行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缓解率及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甲双胍组肿瘤缓解率稍高于胰岛素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不良反应少于胰岛素组。结论:甲双胍未明显改善乳腺癌伴糖尿病患者疾病缓解率,但可以减少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二甲双胍 乳腺癌 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 D-聚体、肌钙蛋白 T(cTnT)和同型半胱氨酸 (Hcy)检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急性肺栓塞 (APE)和急性主动脉夹层 (AAD)所致急性胸痛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 1月 1日至 2019年 3月 31日我院收治的 115例急性胸部、背部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 AMI组( 48例 )、 APE组( 44例 )和 AAD组( 23例 )。三组入院时均检测血浆 D-聚体, cTnT和 Hcy,均经过确诊。评价 D-聚体, cTnT和 Hcy水平的诊断价值。 结果:AAD组和 APE组 D-聚体水平显著高于 AMI组 (均 P<0.05), AAD组和 APE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MI组 cTnT水平显著高于 AAD组和 APE组 (P<0.05), AAD组和 APE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MI组和 AAD组 Hcy水平显著高于 APE组 (P<0.05), AMI组和 AA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TnT可作为 AMI的初筛诊断标志物 ; D-聚体可作为 APE和 AAD的初筛诊断标志物; Hcy可作为 APE和 AAD的鉴别诊断标志物。

  • 标签: D-二聚体 肌钙蛋白 T 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