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MMP-9基因启动子区(2-1562-T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CR-RFLP方法对288名相互无血缘关系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及120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MMP-9基因启动子区C-1562-T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进行测定。结果①实验组中MMP-9C-1562-T基因位点发现C、T两种等位基因和CC、CT、TT3种基因型;但在正常对照组中未检测到TT基因型,实验组中TT基因型仅发现6例,统计学分析显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间这2种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的分布无差异。②在实验组中,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与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比较CC基因型与C等位基因显著增加(P〈0.01);在分别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分析中发现,与合并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者相比,无相应并发症组的CC基因型与C等位基因均增加(P〈0.05);但合并脑血管病变组与无脑血管病变组比较,增加趋势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2型糖尿病与正常人群中MMP-9基因启动子区C-1562-T基因位点CT和TT基因型与C、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相同。②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CC基因型与C等位基因在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者中显著升高,提示其可能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型基因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将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应用对冠心病相关基因进行有效分析。方法:将冠心病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获取,将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出来,并对差异基因展开KEGG,GO和PPI网络分析,并将Webgestalt进行应用,实现对冠心病患者miRNA和转录因子的预测,促进miRNA-TF-gene调控网络的有效建立。结果:得出1449个差异基因,在将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时,冠心病样品中有726个上调基因,下调基因为723个,差异基因与富集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差异显著。结论:将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应用,对冠心病基因芯片数据进行准确分析,保证获取冠心病基因通路,miRNA和转率因子,了解冠心病特性,从而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借鉴,意义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相关基因 生物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通过对环氧化 -2( 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的关联分析,阐明 PD患者常见的基因型,为 PD诊断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探索 PD诊断与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通过应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 68例 PD患者及 6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的空腹静脉血并提取 DNA样本 ,分别使用多聚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 (PCR-RFLP)和 PCR-TaqMan探针检测法测定和分析 COX-2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的基因分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 GIGYF2基因 rs532658514位点 GG基因型和 rs1190036525位点 AC基因型与帕金森病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中经常发生的疾病。 因此,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效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近年来,许多学者已经证实,骨碎补总黄酮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从细胞生物学、形态学、血生化、生物力学、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都显现出骨碎补总黄酮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优点,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不断探讨该药的治疗机制,为该药在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骨碎补总黄酮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 标签: 骨碎补总黄酮 防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翠云草总黄酮(TFS)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糖酵解水平的影响及其对环状RNA_0009910(circ_0009910)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AGS,使用不同浓度的TFS处理细胞,同时分别将pcDNA、pcDNA-circ_0009910转染至AGS细胞,继而使用TFS处理细胞;采用MTT法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乳酸脱氢比色法检测乳酸含量,以及检测葡萄糖消耗;采用qRT-PCR法检测circ_0009910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量。结果:TFS处理后可明显降低细胞活力与Bcl-2蛋白水平及葡萄糖消耗、乳酸水平(P<0.05),减少克隆形成数(P<0.05),提高凋亡率及Bax蛋白水平(P<0.05),降低circ_0009910的表达水平(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TFS-H+pcDNA组比较,TFS-H+pcDNA-circ_0009910组细胞活力、Bcl-2蛋白水平及葡萄糖消耗、乳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克隆形成数显著增多(P<0.05),凋亡率及Bax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翠云草总黄酮可通过下调circ_0009910的表达从而促进胃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以及降低糖酵解水平。

  • 标签: 翠云草总黄酮 胃癌 circ_0009910 增殖 凋亡 糖酵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需要相关制药公司必须加大对有机合成技术研究投入,合理利用有机合成技术进行新药物的研制,以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免受病痛折磨。同时,通过不断研究及开发更有效的合成药物,推动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影响有机合成药物收率的几点因素。

  • 标签: 有机合成 药物收率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旨在分析通过对环氧化 -2( 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 rs20417、 rs689466位点多态性 与帕金森病的关联分析,阐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精准基因药物检测指导脑梗死二级预防,降低脑梗死复发率。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于我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对这些患者行ESSEN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组各30名,将每组再分为2个亚组,共6个亚组,各为15人,观察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和降脂稳定斑块精准药物基因检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给予脑梗死二级预防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基因检测,全部给予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进行脑梗死二级预防治疗,对这6个亚组患者随访1年观察脑梗死复发率及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3个组内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脑梗死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间脑梗死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准基因药物检测结果指导脑梗死复发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可降低脑梗死复发率。

  • 标签: 精准基因检测 脑梗死 复发。
  • 简介:摘要:大量临床实验结果证明,将氟原子引入化合物中可产生较好的生物效应。氟代嘧啶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 5-氟尿嘧啶是最先发现的氟代嘧啶类抗肿瘤药物,但由于首过效应且脂溶性较低限制了 5-氟尿嘧啶的临床应用。本文以 5-氟尿嘧啶、 3-呋喃氟脲嘧啶等几种氟代嘧啶类抗肿瘤药物为例,分析了其合成工艺。

  • 标签: 氟代嘧啶类 抗肿瘤药物 合成工艺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TP53基因突变及WT1基因阳性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32例在我院2015-2019年初诊的MM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骨髓标本行TP53基因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聚合链式反应(PCR)技术行WTI基因检测。结果 TP53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在初诊MM患者中共检测出13例,阳性率为9.85%。TP53基因突变与WT1基因阳性表达有关,与性别、年龄大小、分型、ISS分期、血小板数值、乳酸脱氢、血沉快慢、骨髓浆细胞比例、白蛋白、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计数无关(P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TP53 基因突变 WT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替普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体会。方法:随机从 2015年 1月 1日 ~2015年 12月 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中抽取 2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所有的病患都静脉注射阿替普进行治疗,经过一段疗程之后,对急性脑梗塞病患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有 18例病患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且效果佳,有效率为 90.00%,显效有 10例( 50.00%),有效有 8例( 40.00%)无效有 2例( 10.00%)结论:阿替普能有够治疗急性脑梗塞,且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塞 临床价值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KRAS、NRAS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了 2017年 6月~ 2018年 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中卒患者 150例,其中 75例进行常规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 75例采用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状况以及 NIHSS 评分比较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实验组比对照组要低,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NIHSS 评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比对照组要高( P< 0.05)。结论 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提高治疗效率,能够更好的恢复运动,减少对神经功能的缺损,患者满意度更高,医患关系和谐,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EGFR突变在 NSCLC患者胸水中的检出率及突变与 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方法 收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 5月至 2019年 11月 NSCLC患者送检的胸水 113例, ARMS PCR检测 EGFR基因状态。 结果 NSCLC胸水标本中驱动基因总突变率为 58.41%, EGFR-TKI敏感突变为 53.10%,其中 19-Del突变率为 28.32%, L858R突变率为 19.47%, T790M突变率为 3.54%。 结论 NSCLC胸水标本的 EGFR基因突变检测可以用于临床指导 NSCLC的靶向治疗。

  • 标签: 胸水 非小细胞肺癌 ARMS PCR EGF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进展型卒中及相关预测因素,以便提前预判病情,及时恰当防治。方法:通过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近 10年来关于进展型卒中与相关预测因素的文献,对进展型卒中及相关预测因素进行综述。结果:进展型卒中相关预测因素包括影像因素、理化因素、临床因素。结论:单一因素尚难以预测卒中的进展与否,在临床观察和神经学检查的基础上综合多方因素,全面判断尤为重要。

  • 标签: 进展型卒中 预测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胎膜早破( PROM)指产妇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是产科多见的并发症之一。导致胎膜早破病因较多,但目前临床还不完全明确。但诸多研究表示,胎膜早破与感染、胎膜发育不良、胎位异常、子宫颈关闭不全等因素相关。近年来国内胎膜早破发病率不断提升,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胎膜早破发病病因也成为临床工作者研究的热门。本研究综述了胎膜早破的相关病因与治疗进展。

  • 标签: 胎膜早破 发病病因 相关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