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年轻女性乳腺癌的病理特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进行乳腺癌病理检查的年轻患者44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乳腺癌病理检查的中老年患者44例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乳腺癌病理特性。结果两组病程时间、肿瘤直径、淋巴转移及分期情况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病程时间≤1个月确诊的比例(29.55%)低于参照组(52.27%),实验组肿瘤直径≤2cm的比例(25%)低于参照组(56.82%),实验组淋巴转移转移≤4个的比例(59.09%)低于参照组(79.55%)。实验组与参照组组织分级、Ki-67及Her-2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癌病程时间较长,就诊时病灶直径较大,但淋巴转移情况相对较好,因此,需要加强对年轻女性乳腺癌定期筛查重要性的宣传,以此提高年轻女性正确认识乳腺癌筛查。

  • 标签: 年轻女性 乳腺癌 病理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诊科药物中毒的分布特性及其趋势,为提高对药物中毒的诊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2006年~2015年本院急诊科登记数据,统计分析急诊科药物中毒在类别、性别、年龄、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急诊科药物中毒的高发人群是老年人群,男性青年为药物中毒的高危人群,镇静剂、安眠药为急诊科药物中毒主要类型。结论了解药物中毒的相关特性,明确急诊科药物中毒的高发人群及高发毒物类型,对提高急诊科救治药物中毒病患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药物中毒 急诊科 分布特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了鸡枞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鸡枞菌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回顾67份临床超声声像图的资料,其患者为首发症状为右下腹痛和被怀疑是急性阑尾炎病症。诊断之后被被怀疑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通过做超声的检查并结合相应病症的临床抗炎治疗,这些患者的疾病症状都得到了缓解,有的甚至已经消失,从而可以给患者确诊。可以得出结论超声检查的诊断率在对于患有上述病症的患者进行诊断时是比较高的,应用超声检查对临床医学的发展极为有利。从而引出本文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对超声波的特性进行讲述,对超声检查的价值如何应用于诊断以右下部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

  • 标签: 超声波特性 医学诊断 右下部腹痛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的加快,面对生活、工作、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们逐渐的增多。焦虑、抑郁是心理疾病中常见的症状,抑郁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了更好的对抑郁与生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我们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对抑郁和大鼠心室肌电生理学特性相关性进行进行研究。

  • 标签: 抑郁 生理学 心室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用药方案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5年—2017年收治的96例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予以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n=48)和对照组(予以米氮平单用治疗,n=4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分别为93.75%和79.17%,P<0.05;组间HAMD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相互比较,观察组所得结果较比对照组更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米氮平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影像的诊断特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颅底脊索瘤患者25例、侵犯颅底鼻咽癌患者18例、垂体瘤患者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对比肿瘤的T1加权和T2加权信号强度,分析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的诊断特性,结果颅底脊索瘤的CT和MRI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范围等情况,但MRI在显示侵犯部位和范围上更加明显。颅底脊索瘤T2加权信号强度显著侵犯颅底的鼻咽癌和垂体瘤,(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CT和MRI影像可为肿瘤定性诊断提供参考,为手术入路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颅底 脊索瘤 CT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患者及家属急躁,紧张的心情,要注意防范和解决护理纠纷,维护患者权益,密切护患关系,不断加强病房的安全管理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探索安全管理措施和对策。本文结合我院外科病房发生的护理纠纷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外科病房 护理纠纷 防范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医院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HIS系统实现全程一体化的运行,通过病人挂号开始,涵盖了就诊、入院、住院、出院结算等一系列全过程.HIS系统的普及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已经是当前现代化医院必备的计算机系统。

  • 标签: VLAN UPS 容灾系统 SQL Server
  • 简介:摘要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一项潜在高风险的工作。虽然我国输血技术发展历经了30多年的临床实践,但由于输血涉及的环节较复杂、技术要求高、潜在风险大,由输血引发的医疗事故也逐年增多。输血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血液的采储供每个环节,以及临床用血过程涉及的人为因素不高、设备配置不足、管理薄弱等方面。本文从输血发展历程,以及目前输血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就如何有效防控输血安全等方面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和报道,并进行梳理分析,提出几点输血安全防范措施及建议,与同行共同探讨。

  • 标签: 输血发展 输血安全风险 规范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实施方案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骨科诊治的86例患者(实施后),另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86例患者(实施前),回顾分析实施前后临床资料。结果安全管理实施后,骨科护理满意度及综合质量均得到显著提升,相比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引入骨科安全管理,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及综合护理质量,还可有效控制骨科护理服务当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

  • 标签: 骨科 护理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智能障碍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隐患及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老年智能障碍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安全护理,护理疗程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事故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事故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的事故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6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对老年智能障碍患者采用全面的安全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事故发生率,降低患者受伤比例,提高患者的住院安全性,并且提升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因此,非常适合在临床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老年智能障碍患者 住院期间 安全隐患 护理安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将对我院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以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并首次诊断为神经内科的患者120例,按照记录的单数与双数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防压疮,和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特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的安全知识分值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入院2周后以及出院时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且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全教育在护理安全中的作用值得肯定,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安全知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也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安全教育 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强化安全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接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实施安全教育护理干预。结果研究发现,实施了安全教育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安全管理 患者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能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提升医院急诊护理管理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急诊科60例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的有关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分析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评估研究对象对于急诊护理安全及其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综合提出应对急诊护理安全风险的防范对策。结果认为护理安全隐患高风险的环节中,以抢救室和治疗室最高,分别占到71.7%和61.7%。“查对不细致”、“工作紧张致身心疲劳”、“抢救仪器操作年龄差”、“护理操作不熟练”、“护理工作经验不足”是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认可的比例分别为76.7%、73.3%、73.3%、70.0%和63.3%。结论医院应从顶层设计角度对急诊护理现状加以优化调整,在总量控制范围内优化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抓好护理人员个体上的心理干预和职业培训,从软硬件和个体-整体层面提升急诊护理安全的防范水平。

  • 标签: 急诊护理 安全 影响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计算机为媒介进行工作已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医院网络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医院要不断的加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管理,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

  • 标签: 医院 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