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经脐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肾积水的效果比较研究。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7年1月—2017年6月)内我院接收的34例肾积水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患儿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患儿经脐三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和尿素氮(BUN)和肌酐(Cr)。结果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尿素氮(BUN)和肌酐(Cr)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肾积水患儿的治疗中实施经脐三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广大医护工作者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 标签: 经脐单孔腹腔镜术 经脐三通道腹腔镜术 肾积水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孕16周~18周胎儿脑室积水图像特征及脑积水轻重程度的超声显像特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孕期在14周以上的孕妇,对孕中胎儿进行检查,观察脑积水的超声显像图像,总结临床资料。结果20例入院检查的孕妇,孕中胎儿不同程度出现脑积水症状,临床超声检查,14例属于轻度脑积水,6例属于晚期脑积水,经过超声现象图像显示,不同程度的脑积水均能通过超声进行识别,并且图像清晰,临床孕妇超声检查能及时发现腹中胎儿的情况,及早检查及早发现,提前治疗。结论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判定孕中胎儿脑积水的轻重程度,能够及时发现疑似变性的可能,超声造影检查对提高及改善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临床妇产科孕妇必要的超声检查尤为重要。

  • 标签: 超声 脑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超声在临床诊断胎儿脑积水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184例孕妇中,筛查出其中超声检查脑积水胎儿9例,并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引产病理结果与产科处理结果证实在9例脑积水胎儿中,其中3例重度异常胎儿终止妊娠,6例轻度异常胎儿在出生后,1例发育正常,4例运动发育稍显滞后,1例智力发育稍显落后。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无放射性、诊断准确等优点,是临床中诊断胎儿脑积水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超声诊断 脑积水 胎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对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实施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积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16例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经验,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16例为导水管阻塞引起的脑积水,用神经内镜行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其中5例同时行肿瘤活检。结果所有造瘘过程均顺利,瘘口通畅。14例双侧型脑积水行单纯第三脑室底造瘘术,14例效果满意,2例无效。结论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是一种微创有效、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可于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梗阻性脑积水神经内窥镜第三脑室底造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单侧输尿管积水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2例单侧输尿管积水患者按仰卧位或侧卧位侧腰部作冠状切面,行俯卧位脊柱肾区纵向扫查,仰卧位下腹部探测,嘱患者适度充盈膀胱,空腹及排便后检查,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时先找到积水的肾盂,沿肾盂找到输尿管,并向下追踪观察至膀胱。结果本组42例单侧输尿管积水患者,输尿管结石30例,其中,输尿管第一狭窄部结石11例,第二狭窄部结石10例,第三狭窄部结石9例;输尿管单纯不同程度积水12例,其中,输尿管狭窄3例,输尿管肿瘤2例,输尿管囊肿1例,输尿管上段不同程度积水,未探到结石及其他异常回声6例。结论B超检查单侧输尿管积水的阳性率高,且能针对引起积水的原因做出病因诊断。在患者出现肾绞痛时行急诊检查,其确诊率更高;可动态观察病情,可重复性强,对患者无损伤;无痛苦,操作简便,效果明显优于X射线检查等。

  • 标签: 超声检查 输尿管 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子宫脱垂患者的术前护理方法。方法对43例重度子宫脱垂患者根据其年龄以及心理差异,给予相应的术前护理措施。结果术前积极准备及精细的心理护理,43位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术后伤口均为一期愈合。结论重度子宫脱垂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在术前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和正确的健康指导,积极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可为手术成功提供保证,大大提高了术后伤口一期愈合率。

  • 标签: 子宫脱垂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按患者资料分成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结果经比较得知,早发型组患者发病时的孕周、血压、分娩孕周与晚发型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早发型组患者S/D、FGR、围生儿结局与晚发型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孕周越早,围生儿结局越差,基层医院需要不断加强对孕妇孕期的保护,定期进行行产前检查。

  • 标签: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围生儿 并发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行去骨瓣减压术后患有脑积水的30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患者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有年龄、GCS评分、血肿位置、蛛网膜下腔出血、伤后手术时间以及术后颅内压。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脑积水,对其临床可控因素进行预防,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脑积水 危险因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外部性脑积水应用头颅B超检查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46例外部性脑积水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实施经前囟头颅B型检查,常规分别从冠状面、矢状面扫查并测量额顶部蛛网膜下腔深度和脑半球间裂隙的宽度,并分析其检查情况。结果B超可见46例患儿均存在双侧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增宽现象,占比为100.0%,患儿双侧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宽度均值为(6.68±0.12)mm。存在前纵裂增宽现象者11例,其前纵裂宽度平均为(5.51±0.09)mm。结论头颅B超在小儿外部性脑积水中具有监测应用价值。

  • 标签: 外部性脑积水 小儿 头颅B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合并脑积水的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8例颅骨生长性骨折合并脑积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儿均有颅脑外伤史,致颅骨线性骨折,骨折线进行性增宽,颅骨缺损,术中均发现有硬脑膜破裂。18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患儿手术后出现脑积水并予脑室-腹腔(V-P)分流术。结论颅骨骨折和硬脑膜破裂是发生GSF最重要的因素。患儿发生颅骨线性骨折后应定期复查头部CT,一旦确诊为GSF须行颅骨成形手术治疗。经颅骨成形手术治疗后,仍可并发交通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一经确诊,应积极行V-P分流手术治疗,并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手术效果良好。

  • 标签: 颅骨生长性骨折(GSF) 外伤后脑积水(PTH) 颅骨成形术 脑室-腹腔(V-P)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度创伤患者的急症护理措施和体会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82例2014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度创伤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给予急症护理)各41例,对不同模式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抢救成功率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97.56%vs.82.93%;就病死率而言,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2.44%vs.17.07%;就抢救时间而言,实验组明显短于参照组,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症护理应用于重度创伤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重度创伤 急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重度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60例重度胰腺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中心静脉导管Seldillger置管法腹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29例,无效8例,出现并发症7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28例,出现并发症发生23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心静脉导管Seldillger置管法腹腔引流术治疗重度胰腺炎可作为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效果优于传统保守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度胰腺炎 临床诊断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以及纳络酮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抢救中的作用。方法7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分为3组,每组25例,1组在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控制或辅助呼吸,并给予纳络酮0.1/kg三角肌注射;2组在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控制或辅助呼吸,不用纳洛酮;3组面罩纯氧正压控制或辅助呼吸。其它治疗措施三组相同。结果1组和2组新生儿出生后5minApgar评分较高,与3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1组与2组比较,出生后5minApgar评分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管内插管是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并改善其预后,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措施之一,辅以纳络酮能迅速有效逆转内源性阿片肽导致的新生儿无呼吸状态。

  • 标签: 气管插管 纳络酮 新生儿窒息 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龄重度中暑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35例高龄重度中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资料。结果35例高龄重度中暑患者经过对应的治疗后,34例患者痊愈出院,所占比例为97.0%,1例患者死亡,所占比例为3.0%。结论合适及时的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龄重度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意义。

  • 标签: 高龄重度中暑 降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脑积水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5年2月在我院收治并手术患者共412例,将其分为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颅内血肿位置,手术时间,GCS评分,去骨瓣减压,腰椎穿刺并脑脊液置换等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血肿位置,GCS评分、去骨瓣减压、术后梗死(>30ml)、血肿位置、饮酒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室积血、GCS评分、去骨瓣减压、术后梗死(>30ml)、血肿位置是脑积水的直接因素;年龄、吸烟、手术时间、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脑积水的重要诱因。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脑积水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临床诊治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间接收的28例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根据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分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以及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85%高于对照组64.28%,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1.4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病发脑积水,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以及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故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脑外伤 颅骨缺损 脑积水 方法及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优质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研究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总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来说,优质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临床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酒精中毒的救治护理措施分析。方法抽取收治的30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救治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实施综合救治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产生,加快病人恢复。

  • 标签: 重度酒精中毒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