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于肠梗阻病人必须区分梗阻的类型,并且决定病人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可以划分为紧急手术、急症手术、延期手术或者可以保守治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区分机械性梗阻或非机械性梗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机械性梗阻,应该确定梗阻是否完全。除了少数情况以外,完全性梗阻需要立即手术。相反,不完全性梗阻则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最后应该尽可能明确梗阻的部位和原因,因为这对指导治疗非常有用。

  • 标签: 肠梗阻 手术 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观察组,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前的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资料做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对患者治疗时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50例均经以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配合有效的基础护理及经鼻肠梗阻导管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观察组组肠梗阻好转率为98%,排便时间为3~12天,平均5.2±2.3天,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术后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经鼻肠梗阻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中应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的疗效予以观察。方法抽取2014年05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进行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76例视作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单号以及双号)予以平均分组处理,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方案以及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方案,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以及症状消除所需时间进行客观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74%较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以及症状消除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方案较常规方法治疗效果突出,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症状消除所需时间均较短,在治疗该类疾病中有值得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粘连性小肠梗阻 症状消除 经鼻肠梗阻导管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通过“医院感染管理周活动”,院领导对院工作更加重视,全院员工也对院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科室在平常的工作中能够把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促进了医疗安全管理,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 标签: 基层医院 院感周 医疗安全
  • 简介:摘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指因腹部广泛手术、创伤、腹膜炎、腹腔积液、异物残留等原因导致肠壁和肠粘膜水肿增厚,肠腔闭塞,肠浆膜面炎性渗出,致使肠管粘连和麻痹的肠梗阻。术后肠梗阻多发生于小肠,这同小肠的组织结构与特点有密切关。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有其典型的病生理改变。炎性肠梗阻与其它肠梗阻相比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在临床中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需要与术后麻痹性肠梗阻、延迟性肠麻痹、假性肠梗阻、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相鉴别。本文在最后讨论总结了炎性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措施及可能的预防措施。

  • 标签: 肠梗阻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粘连 小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收取2012年与我院收治的29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29例肠梗阻患者中,19例患者被确诊为小肠梗阻。10例患者被确诊为结肠梗阻,经过我院的精心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肠梗阻的治疗中,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是手术过程中需着重注意肠道灌洗,合理的应用抗菌色和严格掌握适应症。

  • 标签: 肠梗阻 诊治 分析
  • 简介:摘要肠梗阻是指患者的肠道因某种原因发生了阻塞,使全部或部分的肠内容物不能通过梗阻部位的一种急腹症。肠内容物完全不能通过的梗阻叫完全性肠梗阻,肠内容物部分不能通过的梗阻叫不完全性肠梗阻(病情较轻)。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该病不但可引起患者的肠道局部组织正常功能的改变,还可使其出现全身的一系列生理活动的紊乱,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是矫正因梗阻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乱和解除梗阻。具体治疗方法要根据肠梗阻的类型、性质、部位、原因和病人的全身情况而定。

  • 标签: 肠梗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梗阻患者实施手术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中抽选50例,均于治疗过程中实施手术疗法,判定术后效果。结果50例患者经由有效术式处理后,治愈47例,占比94.0%;缓解2例,占比4.0%;无效1例,占比2.0%。结论肠梗阻具有发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这就需要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术式,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肠梗阻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梗阻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喉梗阻患者30例的临床针对性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经分度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行气管切开术1例。结论喉梗阻是危重急症,应争分夺秒地抢救,迅速解除呼吸困难,以挽救生命。查找病因及治疗在一定情况下可采用,如有一、二度呼吸困难的喉、气管异物,有条件取出,可立即解除喉梗阻。而对危重患者则应先行气管切开,待呼吸困难解除后再查找病因及采取针对性治疗。

  • 标签: 喉梗阻 呼吸困难 分度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与奥曲肽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11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恢复排气时间以及第1个24h胃肠减压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与奥曲肽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梗阻导管 奥曲肽 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在广泛性粘连肠梗阻患者治疗之中应用小场内排列手术和传统梗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6例肠梗阻病人,按治疗方式间的差异分成传统组和排列组,传统组采用传统的肠梗阻手术治疗,排列组采用小肠内的排列手术治疗,统计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别,组间对比有着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广泛性粘连肠梗阻患者治疗之中应用小场内排列手术,不容易发生并发症,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小场内排列术 传统肠梗阻术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胃石症在临床上少见,而胃内结石进入回肠后导致回肠梗阻更为少见。北京市京煤集团总医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胃石症 小肠梗阻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收治的58例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经验,减少其复发率,提高治愈率。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5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临床效果。结果58例患者中,57例临床治愈,1例死亡。结论根据患者情况,明确诊断,选择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法并尽早实施手术,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外科手术 时机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试分析对肠梗阻利用CT诊断获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CT检查及X线检查的肠梗阻患者中随机选择35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以综合检查以及手术结果为对照,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于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与X线检查相比,CT检查在明确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病因及病变位置方面的准确率更优,且对各项差异实施分析后发现,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梗阻应用CT诊断拥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肠梗阻 CT检查 诊断准确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停止1。引起肠梗阻的常见的原因有粘连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嵌顿疝以及肿瘤造成的肠梗阻等。由于肠梗阻病情复杂、发展快、病情重、危险性高,常需急症处理,其术前术后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肠梗阻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提高肠梗阻治愈率。方法对我院41例肠梗阻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包括严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饮食及营养支持护理以及胃肠减压管护理。结果41例患者中2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顺利解除梗阻,好转后出院;有1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术后均解除梗阻。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保证病情恢复及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 标签: 肠梗阻 胃肠减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分析肠梗阻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99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8例)和实验组(51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止痛剂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参照组,下床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7.84%VS27.0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肠梗阻 围手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3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5例,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17例,采取非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愈5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0.6%;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6±0.2)h、(4.3±1.5)h、(5.9±1.7)h;对照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5.1±0.3)h、(6.6±0.8)h、(8.7±1.6)h;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肠梗阻效果确切,术后康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手术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1-2006年收治的120例小儿肠梗阻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治疗89例,非手术治疗31例,死亡6例(占5.0%)。死于中毒性休克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心衰1例,低钾酸碱平衡失调1例。结论外科手术仍是治疗小儿肠梗阻的重要手段,早期的诊断,有效的手术,术后严密监测,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加上及时的营养支持,死亡率还是可以降低的。

  • 标签: 小儿 肠梗阻 急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术期护理对肠梗阻手术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38例肠梗阻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38名肠梗阻患者中,除一名患者因身体素质较差还需继续留院观察,其余患者均已康复出院,患者的满意度为97.37%。结论肠梗阻手术并不是较为大型的手术,但由于患者的身体素质各异,因此手术中出现的问题也就有所不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且患者能迅速康复起来,细心周全的护理干预就显的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对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是值得重视的。

  • 标签: 肠梗阻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