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护理方案在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受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的肠梗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显效率,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应用综合护理的实验组患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案在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患者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高的特点,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肠梗阻导管 肠梗阻 临床疗效 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肠梗阻属于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肠内物质无法消化从而难于通过腹腔引起的。这方面因素多种多样,生活中常见的有粘连性肠梗阻、肠扭转、嵌顿疝以及肿瘤造成的肠梗阻。护理的关键是对胃肠减压,其出发点是矫正肠梗阻导致的全身性生理紊乱以及疏通肠道,是其目的是矫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ph值偏离正常值,降低中毒或者感染的风险。这些措施无效时应积极通过外科手术疏通肠道。

  • 标签: 肠梗阻 围期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肠梗阻临床诊治的相关经验,加以分析研究,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结合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94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回顾分析来总结经验。结果接收治疗的94例患者中88例患者被准确诊断,经过相关治疗康复出院;2例患者被误诊,后经主治医师的及时发现并纠正治疗,终脱离危险,治疗后康复;2例患者因恶性肿瘤放弃治疗;2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死亡。结论对肠梗阻患者要进行详细认真的诊断,避免发生误诊事故;经过及时临床治疗的患者均康复出院。

  • 标签: 肠梗阻 临床治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行X线引导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的疗效。方法从我院病案管理系统中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肠梗阻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主观选择的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29例行鼻胃管治疗,实验组29例行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恢复时间。结果①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X线引导下对肠梗阻患者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可有效解除临床症状,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借鉴。

  • 标签: 肠梗阻 X线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临床诊疗。方法对2010年11月—2015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67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单纯性不完全性术后粘连性患者及5例肠套叠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3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为保守无效转手术,28例经术前检查,急诊手术;术后4例死亡,余术后患者,经治疗顺利愈复出院。结论急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一种常见疾病,由于它变化快,需要早期作出诊断、治疗。诊疗的延误可使病情发展加重,出现肠坏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甚至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等及其严重的情况。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诊断 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报道3例少见肠梗阻病例(成人肠套叠、血运性肠梗阻和腹内疝)结合文献,复习肠梗阻的手术适应症及手术的时机。

  • 标签: 肠梗阻 少见原因 手术适应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14年我院收治的26例肠梗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20例女6例,粘连性肠梗阻18例,腹沟股嵌顿疝8例,患者主诉腹痛、呕吐和停止排气排便。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选择不同的护理方式,可给患者心理及生理提供一定保障。

  • 标签: 肠梗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梗阻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胆道梗阻患者30例的CT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胆道梗阻CT定位明确,准确率高。肝门段梗阻4例,胰腺上段梗阻7例,胰腺段梗阻8例,壶腹段梗阻11例。结论CT通常可作为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检查,CT检查目的是①确定是否胆道梗阻。②了解梗阻的平面和范围。③分析梗阻的原因。

  • 标签: 胆道梗阻 CT表现 梗阻性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实际治疗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为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时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采取保守治疗的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率为90.0%,死亡率为4%;观察组中进行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0%,患者死亡率为8%,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文研究结果证实,采用液体石蜡和番泻叶水灌注的保守治疗方式对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较手术治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再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肠梗阻的病因及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我院收治62例医源性肠梗阻患者,总结分析其预防及治疗方法。结果发生医源性肠梗阻的病因主要为胆道手术(30.65%)、阑尾手术(24.19%)、肠道手术(16.13%);其他比较常见的胃部手术(12.90%),妇科手术(11.29%),脾破裂(4.84%)。术后5~7天发生肠梗阻的比例较高。结论对经腹术后肠梗阻须提高警惕,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医源性肠梗阻,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和术式至关重要,基层临床医生更应重视,每次手术的规范精细操作,即为医源性肠梗阻的最佳预防措施。

  • 标签: 医源性肠梗阻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的一种常见小肠疾病,为提高认识,现对其病因病理、治疗、预防进行综述。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AIO 概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对预防该类疾病进行总结。方法选择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炎性肠梗阻患者7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生长抑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结果除3例因病情特别严重出现全身性反应炎症至多器官衰竭死亡外,剩余69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均康复出院,平均治疗时间为13.9小时。结论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对于炎性肠梗阻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炎性肠梗阻 诊治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总结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356例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结果保守治疗梗阻解除158例,手术198例,术后肠瘘1例,肠粘连98例。结论预防术后过度粘连的产生,需要手术轻柔,尽量减少对腹腔的污染,将腹腔彻底冲洗,术后充分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早期下床活动,保证充分有效的胃肠减压,胃肠功能恢复后合理饮食是保证康复的必备条件。

  • 标签: 肠梗阻 护理体会 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肠梗阻患者的具体情况,探讨肠梗阻手术时机的把握。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2008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入院并行手术治疗的83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恶性肿瘤性肠梗阻、嵌顿疝性肠梗阻位于肠梗阻类型的前三位。2例因手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情恶化而死亡,3例好转出院,其余的7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单纯性肠梗阻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会急剧上升。同时,不仅仅绞窄性肠梗阻是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其它诸如经过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肠梗阻也应采取适时的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降低肠梗阻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肠梗阻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肠梗阻患者10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主要治疗内容包括禁食、胃肠道减压、补液治疗及纠正体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观察组患者在此次基础上联合药物奥曲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虽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患者在病症缓解时间、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奥曲肽治疗肠梗阻效果显著,可加速患者的康复,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 标签: 奥曲肽 常规治疗 肠梗阻 起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6例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2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肠梗阻导管辅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梗阻缓解率与Ⅰ期手术率分别为18/78.3%、19/82.6%,对照组分别为7/30.4%、6/26.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χ2=7.142、8.096,P<0.05;此外,两组患者在腹部胀痛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进行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治疗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梗阻导管 结直肠癌性肠梗阻 治疗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传统肠梗阻手术与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6个月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梗阻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92%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13.73%(P<0.05)。结论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与传统手术相比,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传统肠梗阻手术 小肠内排列术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老年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探讨老年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5月至2009年5月98例老年肠梗阻病人手术及非手术病例。结果98例病人中开腹手术治疗67例,保守治疗31例。92例临床治愈,4例死亡,2例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结论老年肠梗阻病人病情复杂,在病因、代谢、围手术期处理及预后等方面有其自身临床特点,对老年肠梗阻病人及时手术探查,注意合并疾病及肠梗阻所致代谢紊乱,加强支持营养等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老年肠梗阻 手术探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术后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进行疗效分析。方法本组肠梗阻患者共12例,6例采取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肠梗阻的治疗应根据病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而且往往以保守治疗为主,在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的情况下,应果断采取手术治疗,以达到治疗效果。

  • 标签: 肠梗阻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肠梗阻患者,患者年龄在30~60岁。结果我院对肠梗阻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使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恢复效果良好。结论我院对肠梗阻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是科学有效的,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肠梗阻 治疗 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