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在我们的社会中,变化等同于进步几乎成了一个信条。大部分人似乎以此作为人生哲学。这纯粹就是胡说八道,变化历来就不一定都是好的。近期的调查显示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愉快。

  • 标签: 丧失 人生哲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病患中选择近期入院治疗的 46例进行分组研究,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表明研究组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传统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小肠内排列术 传统肠梗阻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对急性肠梗阻早期诊断的价值,为广大医护人员在面对急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上问题上提供科学的指导,增强精确度和可靠性。方法选择从2013年8月到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例急性肠梗阻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CT影像学检查和X线检查,确定所有患者都为急性肠梗阻早期表现,在判断肠梗阻部位方面,以手术所见为金标准。分析总结患者在CT影像学的表现特征,结合临床病例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23例患者中X线的检查准确率高达78.26%(18/23),而利用CT影像学检查准确率高达100.00%,CT诊断比X线诊断准确率更高,效果更为精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位肠梗阻11例,低位肠梗阻12例。结论急性肠梗阻其致病原因多样,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应根据患者患病情况再进行用药及相关处理。生活方式不健康患病率越高。所以对病因诊断的正确性关系到病情的控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急性肠梗阻早期的诊断方式选择上看来,根据研究的结果显示,利用CT诊断效果更好,更能清晰地发现病灶和相关病情,有较高的准确性,该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CT检查 急性肠梗阻早期 X 线检查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常规给予禁食、肠胃减压、维持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营养支持、适量应用生长抑素、对症使用抗生素、控制原发病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药治疗,以大承气汤为基础方剂,辨证加减,每天煎汁250mL,药液每8h经胃肠减压管注入1次,注入后胃管闭合2h左右,每日1剂,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无效5例,其中4例中转手术,3例行粘连松解术,1例行肠管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采取预防肠二次梗阻治疗,中转手术率为9.1%;观察组治疗均有效,无中转手术。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中途退出者。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痛苦小,治疗效果好,无并发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肠梗阻 大承气汤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20例阳明腑实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常规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结果:与西医常规治疗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肠梗阻疗效更好(P〈0.05)。

  • 标签: 肠梗阻 中药治疗 大承气汤
  • 简介:学生获得是人才培养的最终检验标准和最终目的。中医药院校学生获得的内涵包括:思想理论上的获得、价值取向上的获得、专业技能上的获得及中医理念上的获得。当前,中医药院校学生获得存在价值认同感缺乏、专业形塑不强、人文浸润不足的现状。要依据《中医药法》精神,全方位加强教育教学工作,以高力度的思政教育促进学生思想上的获得,以高强度的专业教育促进学生学理上的获得,以高质量的社会服务促进学生实践上的获得,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促进学生探究上的获得,以高素养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人文上的获得

  • 标签: 获得感 教育教学 人才培养 中医药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