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对普外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两年期间普外科收治治疗的患者共66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有33例。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和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具体的对比和分析。结果在对患者实施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1±1.3)分,患者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为0,对比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4.9±1.0)分,其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为4例,两组患者在具体护理之后效果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比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普外科患者护理的过程中,能够对普外科手术的护理质量有效提升,同时也能够对其中不良事件发生有效降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断提升。

  • 标签: 细节护理 普外科患者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至2015年接诊的孕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其中每组各50例,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低于实验组,且恢复情况较好,两组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对降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有着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孕产妇 不良事件 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的护理策略对急诊留观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根据五运六气理论对不同运气年份急诊病人的救护处理策略进行动态调整,统计分析根据2014甲午年和2015乙未年年度运气的变化调整的急诊护理管理策略对本院急诊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的改变。结果(1)与2014甲午年比较,2015乙未年总体发病下降,从354例下降到了262例。而总不良事件发生则由2014年的6.5%下降到2015年的3.1%(P<0.05),不良事件的下降远远大于发病的下降。(2)2014甲午年和2015乙未年初之气发病均为当年最高,而不良事件发生也是最高的,但乙未年同期的不良事件发生远远低于2014甲午年。(3)与2014甲午年比较,2015乙未年,发热病和风邪病发病显著下降(P<0.05),而与之相应的不良事件发生的下降更为明显;而脾胃病和其他疾病有明显上升趋势,但不良事件并未上升。结论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的护理策略可以降低急诊患者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五运六气 急诊 护理策略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皮肤护理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ICU80名大小便失禁患者进行研究,将8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名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程序化皮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失禁性皮炎发生。结论实验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为10%,对照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为32.5%,实验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患者采取程序化结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程序化皮肤护理 失禁性皮炎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IAD)发生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2016年4月将我院82例发生失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针对IAD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IAD发生、IAD严重程度、IAD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IAD发生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31.71%(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AD程度更轻、IAD愈合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预防IAD发生、促进IAD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均有重要作用,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失禁性皮炎 综合护理 愈合时间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期保健服务对产后并发症发生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的分娩产妇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100)和实验组(n=100),产妇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在笔者医院产后随访服务。对照组孕期不给予保健服务,实验组孕期给予保健服务。评价产妇的产后并发症。结果产后记录得出实验组的并发症(贫血、胎膜破裂、重度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糖尿病)少,与对照组数据比较经χ2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孕期阶段时,施以保健服务,能够大大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孕期保健服务 产后 并发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8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产妇常规行围产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产后抑郁专项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后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23.81%)显著低于对照组(47.62%),组间差异P<0.05。结论围产期积极采用产后抑郁专项护理,可有效产后抑郁风险,有效维护了产妇心理健康。

  • 标签: 产后抑郁护理干预 心理干预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作为观察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差异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分别为7.5%与22.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满意分别为95.0%与85.0%,两组间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外伤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手法在降低约束肢体肿胀发生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约束肢体肿胀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肢体约束肿胀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18.8%降低至实施后的7.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有效降低了约束肢体肿胀的发生

  • 标签: 品管圈 约束 肢体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降低干槽症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4例行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则实施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8.5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17.9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并发症、满意度及手术时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治疗期间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干槽症等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下颌阻生牙拔除术 护理干预 干槽症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60例颅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GCS评分为(12.65±2.04)分,痊愈为9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漏为16.67%,颅内感染为23.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术后有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患者颅内感染的发生几率,也可以加快患者苏醒,增加痊愈

  • 标签: 护理干预 颅脑手术 术后 颅内感染发生率 GCS评分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降低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效果。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4月,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在精神科工作的护士8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职业倦怠的发生。结果观察组职业倦怠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的降低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

  • 标签: 管圈活动 精神科护士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新生儿父母焦虑抑郁发生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我院200例住院新生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新生儿父亲抑郁发生为20.0%,焦虑发生为30.0%,母亲抑郁发生为25.0%,焦虑发生为35.0%,父母焦虑及抑郁水平均国内常模,影响住院新生儿父母焦虑抑郁因素主要为压力水平以及客观支持。结论住院新生儿父母普遍存在焦虑及抑郁,影响主要因素社会压力,因此需要给予足够支持。

  • 标签: 住院新生儿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孕期心理支持对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建卡孕检并住院分娩的初产妇进行分组实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孕期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有积极的改善作用。结论及建议孕期心理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初产妇不良情绪,改变其消极应对方式,提高产后生活质量,有条件的产科门诊应尽量设置心理咨询室,在产前对孕妇进行心理咨询与指导。

  • 标签: 初产妇 孕期 心理支持 产后抑郁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7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散瞳药点错眼别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2013年10月—2014年3月我科住院患者点眼药水出现差错的状况,采用鱼骨图进行分析,设定目标并制定改进措施,重新规范点眼药水流程,实施4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散瞳药点错眼别发生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0.086%降至实施后的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地降低散瞳药点错眼别发生,规范高危眼药水执行流程,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有效的改进,保证了护理安全,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散瞳药 点错眼别 发生率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压疮的有效管理办法。方法护理部成立压疮管理小组,建立管理流程,从病人入院至出院实施全程监控。结果2008年1月~2010年1月科室上报压疮高危病人73例,64例出院时未发生压疮。结论通过压疮管理小组的全程监控,降低了压疮发生

  • 标签: 压疮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其低血压发生的控制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0例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与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在治疗三个月期间,对照组共透析1080次,低血压发生为16.76%;观察组共透析1080次,低血压发生为4.07%;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总满意为76.67%,观察组总满意为93.33%,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实施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血液透析患者控制低血压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低血压 血液透析 持续质量改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纯母乳喂养对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5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新生儿1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患者采取纯母乳喂养,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人工喂养,分析两组新生儿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指数、胎便初排时间、每日排便次数的差别。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新生儿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指数、胎便初排时间、每日排便次数的差别均比较明显(P<0.05)。结论纯母乳喂养能够轻微的通便,有利于胎粪的排出,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 标签: 母乳 新生儿 黄疸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无菌手术器械包内物品错误发生的措施。方法以我院实施无菌手术器械包物品错误控制管理的时间为分组依据(2016年6月20日),分别将2016年4月11日—2016年5月15日、2016年6月20日—2016年8月14日这两个时间段划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无菌手术器械包物品错误控制管理,观察无菌手术器械包内物品错误发生及管理进步。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包内物品错误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进步68.89%。结论无菌手术器械包物品错误控制管理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手术器械包内物品错误发生

  • 标签: 无菌手术器械包 物品错误 物品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今收治的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治疗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具有很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精神分裂症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