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孕早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NT)在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14周孕妇,一共有2205例,有针对性的检测其NT厚度。结果在所有所选取的孕妇中,一共发现了84例NT异常者,其中有14例是预后不良者,在14例中包含了6例在之前就接受了新的染色体检查,有5例孕妇检查结果呈现为染色体核型异常,有1例孕妇的染色体核型正常。在所有孕妇中,在孕中期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有8例孕妇,没有接受与之相对应的染色体检查的孕妇有2例,有2例孕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他系统畸形的有3例,有3例出现了死胎的情况。结论早期超声测量胎儿NT在筛查胎儿异常等相关的方面,包括染色体和结构异常等一系列的相应情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NT增厚的程度越明显,导致胎儿出现结构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几率就越高,在临床实践中,必须加以着重关注。

  • 标签: 超声测量 颈项透明层 厚度 产前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探测颈项透明厚度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妇产科例行产前检查的胎儿畸形高危性的60例孕产妇资料,并且所有孕产妇全部接受B超探测颈项透明厚度数值的检查。观察并有效评估B超探测颈项透明厚度值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60例胎儿畸形高危性的孕产妇在B超探测颈项透明厚度进行胎儿畸形筛查中,有2例胎儿被发现为畸形,其畸形发生概率为3.33%;在尚未被发现的畸形胎儿中,有10例胎儿通过B超测量颈项透明厚度均≥2.5mm,有48例胎儿颈项透明厚度<2.5mm;在被发现的畸形胎儿中,有2例胎儿颈项透明厚度均≥2.5mm。结论孕周数为11~13周的孕产妇,通过B超探测颈项透明厚度,对于胎儿畸形的筛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对于优生优育具有较高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并广泛推广。

  • 标签: B超 颈项透明层厚度 胎儿 畸形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衣物厚度对测量血压的影响,为临床护士在如何准确测量血压作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期间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0名病人。采用欧姆龙智能电子血压计上臂式HEM-7051设备,测量血压前处于温暖室温,未进食,未饮热水,未做剧烈运动,情绪稳定,平静30分钟以上,以端坐位方式,由同一护士测量右上臂血压,通过改变上臂衣物厚度,分别为裸臂,病号服(厚度<0.4cm),病号服外加一保暖衣(厚度>0.5cm),统计不同厚度衣物的右上臂血压值,最后运用统计学知识分析数据。结果通过统计100例病人不同厚度衣物右上臂血压值,发现,裸臂血压与病号服血压(厚度<0.4cm)差异不大,当衣服厚度>0.5cm时,会使血压值上升。结论不同厚度的衣服对测量右上臂血压值存在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上,为患者进行血压测量时,应该注意患者衣物厚度对测量血压值的影响,乃至对护理工作以及医疗效果的影响。

  • 标签: 衣物厚度 血压 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成年女性超声测量膀胱逼尿肌厚度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正常体检成年女性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59岁,按照年龄分为4个组,20~29岁为1组,30~39为2组,40~49为3组,50~59为4组,应用腹部超声进行DWT厚度测量,比较四组之间DWT厚度有无差异性。结果1组DWT为(1.9±0.21),2组DWT为(2.0±0.41),3组DWT为(1.8±0.67),4组DWT为(2.1±0.32),4组之间D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对DWT无明显影像。

  • 标签: 正常成年女性 超声 逼尿肌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予以观察和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时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单眼远视但无弱视的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测量并且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92.4±20.4)um,对照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80.3±14.2)um,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比单眼远视但无弱视的患者要厚,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进行测量,对各类弱视的外周机制研究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远视性单眼弱视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 简介:摘要产后尿留是临床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属于一种暂时性排尿功能障碍,但是对产妇生理和心理危害较大。产后尿留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长期尿留等严重并发症,不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和正常哺乳,因而要采取及时治疗和干预措施。近年来,中医在产后尿潴留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推拿按摩、针灸、中药封包等疗法治疗产后尿留效果较好,而

  • 标签: 产后尿储留 中药封包 临床疗效 中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超声测量逼尿肌厚度在诊断老年女性膀胱出口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伴有下尿路症状的152例60岁以上老年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压力-流率测定,通过A-G图分为膀胱出口梗阻、非梗阻组,应用超声测量DWT厚度,比较二组间检查结果有无差异。结果梗阻组患者DWT(2.9±0.8mm)明显高于非梗阻组(2.2±0.6mm),与非梗阻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对逼尿肌厚度进行测定提高了诊断的可信度,可作为筛查和辅助检查的首选,为临床提供更完善全面的信息。

  • 标签: 超声 膀胱出口梗阻 逼尿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分型与厚度对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不孕患者,共86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根据子宫内膜分型的不同分为3型,即A型、B型和C型,其中,又将A型和B型按照子宫内膜厚度的不同进行分组。比较每个组别中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的妊娠率。结论与C型相比,A型的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率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B型与C型之间的妊娠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型中,8~10.9mm的子宫内膜厚度的治疗后妊娠率明显与其他厚度组别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型中,7~8.9mm的子宫内膜厚度的治疗后妊娠率明显与其他厚度组别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分型与厚度对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后的妊娠率有影响,孕前可以通过阴道B超检测患者的子宫内膜分型与厚度,以此指导患者选择最为适合的受孕时机,进而提高妊娠率。

  • 标签: 子宫内膜分型 子宫内膜厚度 不孕 促排卵治疗 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128螺旋CT检查以及诊断输尿管结石的结果进行分析以及探讨。方法对我院于2016年4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疑患有输尿管结石的1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用128的螺旋CT为这些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在128例患者中一共诊断出116例患者患有输尿管结石,诊断的准确率是100%。结论在临床中对患有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进行检查时,予以128螺旋CT的方法,确诊率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128层螺旋CT 输尿管结石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采用单层缝合子宫浆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1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分别连续缝合子宫肌和浆膜,观察组采用单层缝合子宫浆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对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尿潴留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子宫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中采用单层缝合子宫浆肌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分别连续缝合子宫肌和浆膜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单层缝合 子宫浆肌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接受平肝化痰祛瘀法治疗对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100例,动态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50例实施贝那普利、硝苯地平、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治疗,实验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接受平肝化痰祛瘀法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的结果。结果实验组IMT、粥样斑块体积、粥样斑块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P<0.05。结论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接受平肝化痰祛瘀法治疗,对延缓其疾病的进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平肝化瘀祛痰 冠心病 高血压 颈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C)、25羟维生素D(25(OH)D)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健康对照组40例,酶联免疫法测定CRP、CysC、25羟维生素D。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测定CIMT。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高水平的CRP、CysC、IMT,而25(OH)D有一定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25(OH)D降低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密切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C反应蛋白 胱抑素C 25-OHD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简介:(云南省曲靖市妇幼医院放射科云南曲靖655000)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关怀对提高CT检查患儿心理行为的效果。方法240名行CT检查的患儿进行分组护理,对观察组120名接受CT检查的患儿实施护理关怀,与对照组120名进行常规护理的患儿护理前后心理行为作比较,探讨护理关怀对患儿检查配合心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顺利完成检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93.33%,对照组78.33%),经护理关怀后的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x2=75.45,p<0.005;对照组x2=19.90,p<0.005),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通过护理关怀可以改善CT受检儿童的心理行为状态,通过正面影响,提高一次性顺利完成检查的成功率,减少了镇静剂的使用和重复扫描,从而避免各种不良后果,达到有效制动,保证影像图像的质量。

  • 标签: 儿童 护理关怀 CT检查 心理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弹力下激光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护理及心理护理。方法将我院73(139眼)例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近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中均采用SBK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观察其疗效,并做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术前矫正视力0.99±0.09,术后裸眼视力1.07±0.26。经配对T检验T=-8.230,P=0.000。无一例并发症。结论可靠的心理护理和耐心细致的术前指导可以令患者增强其手术的信心,手术过程中能够更好的配合医生,使手术顺利进行,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 标签: S B K 屈光不正 护理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6螺旋CT用于肋骨骨折病人的诊断作用研究。方法此次研究胸外伤患者为68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对所有患者进行16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两种方式检查结果,X线平片检查诊断符合率为67.92%,16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2.45%,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螺旋CT检查在肋骨骨折病人诊断中的应用十分有效,能够获得比较全面的诊断信息,诊断准确性高,能够明显提高诊断检出符合率,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 标签: 16层螺旋CT 肋骨骨折 X线平片检查 诊断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间于我院影像中心检查的肺动脉栓塞患者31例。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行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工作站对数据进行重建、分析,重点观察肺动脉栓塞的部位、数量、栓子的大小、各级肺动脉的显示及肺野、胸膜及心脏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的肺动脉主干、双侧肺动脉干、肺叶、肺段动脉的均显示,其显示率为100%。多发栓塞19例,单发栓塞12例,均表现为肺动脉内低密度的充盈缺损,其中5例患者存在肺动脉高压,5例患者发现一次或双侧胸腔积液,3例患者并发肺梗死,2例患者显示westemark征。结论16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螺旋CT 肺动脉栓塞 栓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在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提高肺栓塞诊断的正确率,降低错误率和漏诊率。方法选择64螺旋CT对肺栓塞患者进行扫描,开始常规扫描然后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区域从患者肺尖至膈水平。结果1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12例为两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2例为右肺动脉主干及其部分分支栓塞,4例为左上肺动脉及下肺动脉栓塞。结论64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除了可以确定肺动脉是否具有栓子并且可以诊断出栓子的具体位置和栓塞的范围,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

  • 标签: 肺动脉栓塞64层螺旋CT 肺动脉造影 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肋骨骨折患者分别采取64螺旋CT检查与DR胸片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骨科收治的肋骨骨折44例患者,分别采取64螺旋CT检查及DR胸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与漏诊率,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4螺旋CT检查准确度100%明显高于DR胸片准确度81.82%(χ2=8.8000,P<0.05)。结论64螺旋CT检测准确度更高,可更精准判断患者骨折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肋骨骨折 64层螺旋CT DR胸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神经的肌肉电刺激对于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血流灌注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3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每一组15例,观察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RI的改变量、子宫内膜的增加幅度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比参照组大,P<0.05。结论盆底神经的肌肉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血流灌注与子宫内膜厚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盆底神经肌肉 电刺激 薄型子宫内膜 血流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判断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5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超声图像下内膜均匀程度、血流指数及子宫内膜厚度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105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为(4.89±2.58)mm,其中不同疾病患者的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也有明显差异。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子宫内膜厚度大于正常子宫、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增生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与正常子宫、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增生者内膜均匀程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RI(血流特征)≤0.4的患者比例明显大于正常子宫、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增生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彩超判断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彩超 子宫内膜厚度 绝经后妇女 子宫内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