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64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沈海霞

沈海霞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0)

【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提高肺栓塞诊断的正确率,降低错误率和漏诊率。方法:选择64层螺旋CT对肺栓塞患者进行扫描,开始常规扫描然后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区域从患者肺尖至膈水平。结果:1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12例为两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2例为右肺动脉主干及其部分分支栓塞,4例为左上肺动脉及下肺动脉栓塞。结论:64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除了可以确定肺动脉是否具有栓子并且可以诊断出栓子的具体位置和栓塞的范围,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血管造影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1-0038-02

肺动脉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症[1],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突发死亡,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肺血管疾病,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肺栓塞的发生率也在增加,病死率和误诊率较高,因此对肺栓塞的早期正确诊断是非常重要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肺动脉栓塞对提高患者存活率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64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考虑病例选择的典型性与均衡性,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临床怀疑肺栓塞的患者1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为60岁,临床症状为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偏高。

1.2检查方法

选用飞利浦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扫描前训练患者屏气,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两臂上举,一次屏气状态下扫描从肺底至肺尖,扫描条件: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200mAs,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造影剂为碘海醇或碘普罗胺,注射速率为3.0~3.5ml/s,注射的剂量为75ml,行团注追踪+自动触发技术,靶血管选择肺动脉主干,当靶血管的浓度到达阈值后自动触发扫描,扫描时间为10~12秒。扫描后将得到的原始数据重建,上传至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组(mutiplanarreforma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nintensityprojection,MIP),容积重组(volumerendering,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重组[2]。

2.结果

18例怀疑肺动脉栓塞患者的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均成功显影,12例为两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2例为右肺动脉主干及其部分分支栓塞,4例为左上肺动脉及下肺动脉栓塞,通过64层螺旋CT的后处理技术肺段及上下肺动脉可以清晰显示栓子,显示为充盈缺损。

2.1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

直接征象为诊断肺栓塞的主要依据,表现为肺动脉内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根据肺动脉及其分支充盈缺损的不同程度可分为四种[3]:

(1)中心充盈缺损为5例,栓子位于血管的中央,周围有高密度的造影剂。

(2)偏心充盈缺损为7例,栓子为于血管的一侧,对侧有高密度造影剂。

(3)附壁环形充盈缺损为1例,血管的中央有高密度造影剂,周围有低密度的栓子。

(4)完全闭塞为5例,血管为低密度的栓子,而无造影剂充盈。

2.2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

(1)肺动脉高压为2例,表现为肺动脉增宽。

(2)局部肺纹理稀疏或“马赛克征”为2例。

(3)胸腔积液为10例。

(4)心包积液为3例。

3.讨论

3.1临床表现

肺动脉栓塞是多种性质的栓子经血液循环阻塞肺动脉系统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其中最常见的是肺动脉血塞,肺动脉血塞的栓子70%~95%来自患者下肢深静脉,导致肺动脉不同程度的阻塞,可以引起肺循环障碍、肺动脉高压,继发右心室扩大,心功能不全,而出现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表现,是临床急重症之一,必须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有关文献报道未经及时治疗其死亡率可达20%~30%。[4]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故以往检出率偏低。随着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64层螺旋CT的普及,肺动脉栓塞的诊断率明显提高。肺栓塞在肺动脉造影上的直接征象是肺动脉的内部分或完全充盈缺损,可分为中央型、偏心型、附壁环型和完全闭塞型。肺动脉栓塞的栓子多位于左右肺动脉、叶间肺动脉和叶动脉,主肺动脉内较少,其原因可能是主肺动脉管径较粗,血流较快,不易形成栓子[5]。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6]是肺动脉增宽、“马赛克征”、肺体积减少、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等。

3.2检查诊断

为获得高质量的原始图像,具体的扫描要点:(1)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屏气的训练,尽量要求患者在进行肺动脉造影时屏住呼吸。(2)本次病例都按照从肺底向肺尖的扫描方向,这样可以减轻患者屏气不佳引起的呼吸伪影,以及减少腔静脉内高密度的造影剂所造成的伪影。(3)定位靶血管要准确,扫描时间掌握不当,对比剂充盈不足,会影响其最后的诊断结果。

通过64层螺旋CT的增强扫描,将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建,重建间隔为0.75mm,厚度为1mm,将资料传送至飞利浦后处理工作站,通过64层螺旋CT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对肺动脉进行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任意平面图像重组,能够显示直径1~2mm肺动脉亚段的分支,并且通过64层螺旋CT的MPR、MIP、VR等3D技术的使用,可以更好的了解病变的区域范围和空间解剖关系。MPR技术是利用螺旋CT容积扫描的数据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平面重建,可以从多个角度直接观察栓子。对于栓子的位置、范围、走行等方面的显示更加直观。对病灶的空间关系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使用MPR技术与横断面结合对照,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性。[7]MIP可以多角度的观察肺动脉主干、血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VR技术可以很好的显示肺血管的全貌,能反映对比剂充盈血管的解剖关系,观察其结构、外形等,显示血管充盈缺损,提示血栓的形态位置等[8]。通过64层螺旋CT强大、灵活的后处理技术,对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进行全面的观察,对肺动脉亚段及其以上分支内的栓子也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64层螺旋CT的扫描速度快,对胸闷、气急以及重症患者的检查结果也较为理想。

4.结论

通过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可以及时对肺栓塞患者进行确诊,并通过溶栓和防栓塞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存治率。从上文可知64层螺旋CT诊断正确率高,扫描速度快,安全无创伤,急重症患者也可适用于此项检查,总之,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正确、便捷,可以作为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洪昭光,张维君,房芳.肺栓塞的流行病学[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1,29:260-261.

[2]赵永霞,王敬稳,梁广路等.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28-1672.

[3]单海荣,袁戴海.16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753—755.

[4]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9-91.

[5]秦海燕,申宝忠,王丹等.64层螺旋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2008,24:146.

[6]白人驹,张雪林.医学影像诊断学[M].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35.

[7]臧任丽,孙国超,杨有万等.急性肺动脉梗塞的螺旋CT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06.4(1):38-39.

[8]靳秀丽,蒋世明,贾敏等.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