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微创相邻弓根钉植入治疗单胸腰椎脊柱骨折。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单胸腰椎脊柱骨折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采用经皮微创相邻弓根钉植入治疗,观察术前、术后椎体高度以及Cobb氏角之间的差异。结果患者在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进行椎体高度的检查,可明显发现,术后患者的椎体高度与术前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Cobb氏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单胸腰椎脊柱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相邻弓根植入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脊柱的变形,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经皮微创相邻节段弓根钉植入 单节段胸腰椎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盘源性腰痛手术和椎间盘退避程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相关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方法从本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为其进行盘源性腰痛手术,组别分类按照椎间盘退程度进行,退程度分级标准根据椎间盘造影Dallas分级和MRI的Pearce分级标准相对应进行,对照组(30例)的退程度需同时符合Dallas分级2级和Pearce分级3级,观察组(30例)的退程度需同时符合Dallas分级3级和Pearce分级4级及以上,比较手术疗效和退程度直接的关系。结果手术完成后,在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显然比观察组低,组间存在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结论椎间盘退程度越高,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进行盘源性腰痛手术的疗效越好,故而在制定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相关治疗方案时,可以将椎间盘退程度作为关键参考依据。

  • 标签: 盘源性腰痛 椎间盘退变程度 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合并腰椎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并进行分型研究,以针对不同的型进行优化治疗。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两年间以MRI确诊的172例腰椎间盘退合并腰椎终板骨软骨炎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并进行分型。结果172例患者共累及终板278个,其中累及单个终板18例,累及多个终板154例。Modic分型,其中Ⅰ型退86个,Ⅱ型退147个,Ⅲ型退42个。278个受累终板中,腰1-骶1均有累及。结论在腰椎间盘退合并腰椎终板骨软骨炎诊断中应用MRI效果良好,可清晰显示,较易进行分型,对此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 MRI 分型 腰椎终板骨软骨炎 指导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聚乳酸共聚物(PLGA)多孔可吸收支架修复猪退纤维环的效果。方法选择贵州小型猪4头,每头猪选择腰2、3,腰3、4,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共16个椎间盘,平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8个椎间盘。实验组将BMSCs复合PLGA多孔可吸收支架植入猪纤维环退破裂模型处,缝合后纵韧带避免植入体滑脱,对照组直接修复后纵韧带,在术后24周与48周记录修复效果。结果所有猪建模后都成活,两组术后24周的MRI椎间盘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周的MRI椎间盘高度都高于术后24周(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两组都不能分辨髓核组织,纤维向内塌陷,纤维环板层出现显著断裂;术后48周实验组椎间盘髓核组织为透明胶冻状,椎间隙清晰,纤维环及髓核的界限清楚。结论自体BMSCs复合PLGA多孔可吸收支架修复猪退纤维环能促进提高椎间盘高度,安全性高,可改善椎间盘病理学状况。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聚乳酸共聚物 多孔可吸收支架 退变纤维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胸腰椎骨折应用经伤椎置钉短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8年9月收治于骨科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共66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33例,给予经伤椎置钉短固定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椎管矢状径占位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椎管矢状径占位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椎管矢状径占位率为(5.34±2.35)%,对照组患者为(8.26±2.17)%,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应用经伤椎置钉短固定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椎管矢状径占位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应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 椎管矢状径占位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2例胸椎骨折脱位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51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之后的椎体前缘高度(82.23±7.42)毫米和椎体后缘高度(98.78±5.45)毫米均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之后的椎体前缘高度(74.41±6.21)毫米和椎体后缘高度(80.12±4.36)毫米(P<0.05)。结论对胸椎骨折脱位的患者使用长后路钉棒系统进行疾病的治疗工作,对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胸椎骨折脱位 后路钉棒系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退药,为病人提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上海第九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退方进行分析。结论避免不合理用药,减少退药。

  • 标签: 退药 门急诊 药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性室壁运动异常应用心脏B超诊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脏B超检查,分析心脏B超对冠心病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效果。结果采用心脏B超对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其中67例检出性室壁运动异常,灵敏度为83.3%。结论心脏B超用于检查冠心病性室壁运动异常灵敏度较高,可作为临床参考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冠心病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心脏B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住院药房的退药情况及原因,提出减少退药的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6月的退药申请单,根据退药科室、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患者出院、医嘱调整、患者拒绝用药等。结论完善并落实严格的退药制度,加强病区的退药管理,减少退药现象,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 标签: 住院药房 退药情况 退药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短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月-2017年1月,研究对象42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21)和试验组(n=21),其中对照组给予跨伤椎短固定治疗,试验组则给予经伤椎固定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经10个月的随访调查显示,试验组患者的Cobb's角及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较跨伤椎短固定显著,可以有效维持椎体高度,促进腰椎的生理性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伤椎固定 跨伤椎短节段固定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退药问题的改进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对策,促进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统计我院住院药房2016年7月—12月的退药申请单共2465例,对退药的原因、科室以及所退药品种类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65例退药申请单中退药原因居前3位的依次是患者出院、治疗方案调整、患者拒绝使用;退药科室前3位的是儿科、呼吸科、心血管内科;所退药物种类主要集中在抗微生物类药、呼吸系统用药、中药注射剂与中成药。结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加强药品管理,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有效控制退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住院药房 退药 原因分析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移植肾功能延退恢复原因分析及护理。结论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最终使移植肾功能尽早恢复。

  • 标签: 移植肾功能延退恢复 原因分析 护理? ?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中与近指骨骨折应用微型钛板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探究。方法选取76例来我院诊疗骨折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确诊后制定微型钛板治疗方案,记录患者骨折治疗期间的各项数据。结果全部患者骨折治疗疗效理想,治愈后患者指骨骨折处可以正常活动。结论临床治疗指骨骨折期间,要求医生结合患者患处具体骨折情况选用微型钛板侧方固定法进行治疗,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指骨 骨折 微型 钛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1例及基因缺失。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例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实验室检查,采用安捷伦外显子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分析确定基因缺失范围。结果IL1RAPL1、NROB1、GK、FTHL17、DMD基因存在缺失变异,符合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致病基因。结论采用安捷伦外显子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分析有助于明确区域缺失范围,且明确致病基因,可为其诊断提供新方法。

  • 标签: 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 临床表现 基因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Viper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49~81岁,平均65.1岁。均采用Quadrant通道下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Viper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随访观察VAS评分、ODI指数、Macnab评级。结果手术时间110~225min,平均145.3min;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5d(7~12d)。所有患者最少随访12月。腰痛VAS术前评分(6.82±0.34)分,术后(3.11±0.73)分;腿痛VAS术前评分(8.03±0.59)分,术后(3.52±0.32)分;ODI术前指数(76.37±5.13),术后(32.58±3.43)。根据Macnab评级,优36例(78.2%),良10例(21.8%)。结论Viper联合Quadrant通道TLIF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损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微创 Viper经皮椎弓根固定 Quadrant通道 腰椎退行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35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针对高龄患者特点,重视围手术期专业的护理工作,跟踪随访,了解护理满意度。结果35例患者中,优27例,良5例,可3例,差0例,满意率91.43%。无椎体滑脱及其他严重合并症病例。结论我们对高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重视围手术期实施的护理工作,依患者病情进行严格而规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本院1例细胞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复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主要症状为难治性癫痫。镜下由肿瘤性胶质细胞和发育不良的细胞构成。手术切除预后良好。结论细胞胶质瘤较少见,易于多种肿瘤混淆,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并进行相应的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

  • 标签: 节细胞胶质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胆囊切除术后病理报告为胆囊息肉的资料。结果胆囊息肉样中以非肿瘤性息肉多见。结论胆囊息肉样不宜急于手术,应采取非手术治疗为主。

  • 标签: 胆囊息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58例宫颈上皮内瘤(CIN)的临床病例特点。方法选取近8年我院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患者资料,对患者的病例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宫颈上皮内瘤的临床症状特点、与HV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结果宫颈上皮内瘤无临床症状者居多,占50.0%。白带增多者占18.9%,接触性出血者有9例,外阴瘙痒7例,阴道不规则流血2例。在对CIN分级与HVP感染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HVP感染率与CIN分级呈正比。结论宫颈上皮内瘤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其与HVP感染关系密切,对高危人群定期筛查至关重要。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HVP感染 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