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高危患者就诊过程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加强对门诊高危患者筛查,通过心理疏导、全程陪同、优先安排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为患者就诊安全提供保障,减少医疗纠纷。结果2016年全年,我院门诊共接诊546786例患者,意外事件发生87例,医疗纠纷52起。2017年全年,门诊患者590164例,发生38例意外事件,医疗纠纷7起。结论安全管理全面落实,规范了门诊秩序,为患者提供了更加温馨、舒适就诊环境,提升了医院整体医疗和护理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 高危患者 就诊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环节管理控制在儿科用药安全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儿科收治200例患儿为对照组,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儿科收治200例患儿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行环节管理控制行儿科病房口服药管理,对比两组口服药管理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医嘱正确率、护士执行度、患者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环节管理控制可有效促进儿科用药安全,完善口服药使用管理。

  • 标签: 环节管理控制 儿科 用药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特勤疗养存在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特勤疗养员200例各项临床资料,对特勤疗养存在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总结,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优质护理。结果护理安全隐患疗养员184例92.0%为自身安全意识薄弱、164例82.0%为体能训练、148例74.0%饮食安全、116例58.0%护理应急处理较弱、132例66.0%护理宣教沟通较少。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勤疗养疗养员及护理人员均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隐患,予以科学有效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充分预防其间护理安全隐患。

  • 标签: 特勤疗养 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安全文化理念在护理管理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外科进行护理工作人员以及所收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原则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为其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一组为观察组,为其患者实施结合了安全文化理念护理措施,进一步评估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就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而言,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此结果经统计方法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理念应用在护理管理,一方面提升看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以及护理质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护理差错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安全文化理念 安全管理 患者满意度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提高无创通气患者安全管理细节,以此帮助临床开展护理工作,利于患者减少并发症,及早恢复健康。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80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80例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安全隐患,根据随机数字法将8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应用细节管理,对比两组不同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满意28例,不满意12例;观察组满意38例,不满意2例,观察组满意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俩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无创通气实施细节管理后,可以明显提高呼吸机使用效果,避免呼吸机发生异常和减少无创通气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无创通气 细节管理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并研究安全管理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相应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122例需要进行小儿外科手术护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61例/组,研究组将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之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92%,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5.57%,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安全管理体系对小儿外科手术护理工作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有着非常优秀实用性。

  • 标签: 安全管理 小儿外科 手术护理 实施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疗器械护理管理应用安全屏障作用。方法医院设备科2017年8月开始在医疗器械护理管理应用安全屏障,对比安全屏障应用前2017年3月—2017年7月与应用后2017年8月—2017年12月医疗器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比安全屏障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安全屏障应用后医疗器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应用前(P<0.05);安全屏障应用后护理人员医疗器械知识调查问卷评分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在医疗器械护理管理应用安全屏障可减少医疗器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可提高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知识掌握程度。

  • 标签: 医疗器械 护理管理 安全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小儿门诊输液应用。方法对2017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输液治疗242例小儿患者在优质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作为观察组,对2017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门诊输液治疗实施优质护理231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别。结果观察组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可以降低小儿门诊输液患儿不良护理事件发生。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小儿 门诊输液 护理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胃肠外营养(PN)安全用药作用和意义。方法在PN实施过程,从设备环境、专业优势、差错控制方面阐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胃肠外营养安全用药作用。结果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从设备环境与配置、药师审方等多环节支持上,体现出在PN安全用药实践不可替代、重要作用。结论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多重支持为病人安全、高质量PN提供了保证。

  • 标签: 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 胃肠外营养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在当前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一种疾病就是骨科疾病,这种疾病会较大程度影响到患者正常运动,从而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同时还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护理工作质量对患者恢复作用非常重要,因为护理安全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展前提,其可以使医疗纠纷减少。由于骨科患者恢复时间比较长,再加上各种因素影响,导致骨科护理当中诸多不安全隐患存在,因此需要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在某种程度上一定影响患者心理,若没有最大限度减少护理安全隐患造成危害,则还会导致护患发生纠纷,急诊和创伤患者是医院救治中最主要,增加了护理难度,容易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就分析了骨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并针对性提出了一些措施。

  • 标签: 骨科护理 安全隐患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交接流程在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安全转运应用。方法138例心脏术后患者,由手术室、麻醉科、ICU等部门对患者转运交接流程进行优化,自行设计手术室-ICU核对单,优化巡回护士工作流程,将交接工作前移,及80份医务人员满意度问卷测评表。结果优化交接流程后,未出现血管活性药物用尽未及时续加、配制方法、计量交接不清现象。发生胸管无标识2例、自体血袋无标识1例、深静脉三通管理未封闭1例、皮肤交接,皮肤发红占89%,发生一期压疮1例,均进行及时处理及延续护理后好转。优化流程前交接时间为10~15min,较优化后减少4~6min。结论应用优化交接流程,可以有效提高手术转运交接效率和确保手术安全,增加各部门紧密合作,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

  • 标签: 优化交接流程 心脏术后患者 安全转运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食品生产工序,食品安全监测和监管是非常重要一环,既是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也是对于食品消费者一种负责任态度。本文从食品卫生监管重要意义着手,分析目前食品卫生环节中所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改进意见,希望能够对我国食品卫生监管工作开展有所帮助。

  • 标签: 食品卫生 安全监管 管理
  • 简介:摘要为研究呼吸科在护理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因素及防范措施,现研究分析呼吸科护理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对其进行总结,发现产生安全隐患因素,对其采取相应干预手段。在护理过程中意外频发,护理操作不规范,管理过于宽松等各种因素。因此构建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完善护理管理机制,提升护理工作者业务水平以及强化护理制度等,从各个方面来实施干预,从而提升护理安全质量。

  • 标签: 安全隐患 呼吸内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眼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80例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眼科患者,对所有患者在眼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分析,并采取相应预防对策。观察护理对策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在眼科护理,加强对相关安全隐患预防对策,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眼科护理 安全隐患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透室护理安全因素以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实施血透室护理方法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未实施血透室护理预防策略患者100例为对照组,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实施血透室护理预防策略100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在实施预防措施前后不安全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中发生跌倒现象最多,有17例(8.5%),明显高于自行拔针10例(5%)和院内感染率发生率12(6%),P<0.05。观察组患者在实施预防措施之后发生不安全因素几率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预防措施实施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备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血透室护理方法安全因素进行护理预防,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患者发生不安全因素几率,从而提升患者安全性,在临床护理中有推广意义。

  • 标签: 血透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科护理安全管理精细化管理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100例妇科患者,对其未进行精细化管理并设为对照组,抽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收治100例妇科患者,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并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护理书写记录错误、遗漏操作、投诉事件和引流管脱管比例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均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护理安全管理采用精细化管理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妇科 安全管理 精细化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科护理存在安全性隐患,提出防范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耳鼻喉科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实验组依据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护理,评定预后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预后护理满意率94.1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鼻喉科临床护理依据安全性隐患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明显,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及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耳鼻喉科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收治重症监护室患者1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96)以及对照组(n=96),对照组采取常规安全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充分应用护理标识,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38%)较对照组(19.79%)更低(P<0.05);研究组满意度(96.88%)较对照组(87.50%)更高(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充分应用护理标识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并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标识 重症监护室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安全用药风险事件发生应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700例门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差异性,并对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治疗组患者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43%,对比对照组20%有明显降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效果,可显著降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能够安全、有效用药,同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提高并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门诊输液 不良事件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安全因素。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护理14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通过回顾分析方式了解新生儿护理各种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结果新生儿护理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技术、护理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结论为了提高对新生儿护理质量,应当注意从新生儿护理安全因素入手,对新生儿护理进行全面的管控,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术和责任心,优化新生儿护理硬件设施等,确保护理质量提升。

  • 标签: 新生儿 临床护理 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