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通过对恩度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进行探究,以期为今后该疾病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采取随机选择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一年时间内所收治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施以常规化疗,实验组则采取恩度联合化学施治,随后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相同时间治疗后结果①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0%(21/30)明显优于对照组40%(12/30);②实验组患者诸如恶心呕吐、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等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本次对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分析可知,相比于传统化疗施治,采取恩度联合化疗进行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能够使其借助于前者所具有的协同作用而有效地提升治疗有效性,因而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恩度 联合化疗 不良反应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超声诊断在产科应用广泛,具有无创伤、检出率高、直观性高并可反复观察优点,对胎儿无影响。超声在产科的诊断价值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早期妊娠、中晚期妊娠都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是胎儿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通过产前检查能够有效的发现胎儿畸形的状况,因此,产前超声检查非常重要。

  • 标签: 早期妊娠 中晚期妊娠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用于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3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6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晚期肝癌 综合护理 介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晚期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寻找合适的护理方法,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方法采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肺癌晚期患者,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为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心理和生存状态得到有效改善。结论晚期肺癌患者普遍存在悲观情绪,往往不配合治疗,通过心理疏导可明显改善心理和生理状态,提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晚期肺癌 生存质量 心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胆囊癌患者行扩大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中晚期胆囊癌患者20例行扩大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胆囊癌患者为Ⅲ~V期,行扩大根治术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发胆漏3例,引流愈合2例,死亡1例(高龄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扩大根治术可提高进展期胆囊癌的生存期,取得根治性切除,提高生存率。

  • 标签: 中晚期胆囊癌 扩大根治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中晚期胃癌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局部热疗联合化学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0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住院病人共40例,经简单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DCF”方案静脉化疗+局部热疗。对照组单纯给予“DCF”方案静脉化疗。结果两组在近期临床疗效方面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晚期胃癌患者中采用局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局部热疗 中晚期胃癌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治疗在中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89例中晚期卵巢癌患者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方式,并观察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结果随访结果显示,Ⅱ期卵巢癌患者,5年内生存例数22例,Ⅲ期卵巢癌患者,5年内生存例数29例。两者的差异不具备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没有残余病灶的患者,3年生存率为60%,明显要超出残留病灶患者,且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晚期卵巢癌治疗过程中,分级水平并不会影响到最终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病灶残留情况会影响患者日后生存率,只有积极的接受化疗,才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中晚期癌症 综合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最常见的女性肿瘤死亡原因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妇女中其发病率居第一位,极大地威胁着女性健康。宫颈癌常规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放疗或者两者结合应用,虽然近10余年来手术技巧、放疗设备和技术在不断改进,但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并无根本性提高。5年生存率停留在40%左右。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宫颈癌对化疗不敏感,尤其是宫颈鳞癌属于对化疗相对不敏感的肿瘤,化疗仅用于晚期与复发患者的姑息治疗。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且腺癌比例增加,年轻患者对保留卵巢及性功能的要求也较高,而传统的单纯根治性放疗与术前放疗后再手术对鳞癌效果比较好,对子宫颈腺癌的生存率无明显提高,尤其是对巨块型(肿瘤直径≥4cm)及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无明显改善。对此,国内外学者对宫颈癌的化疗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并开展了宫颈癌的新辅助化(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以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放疗的敏感性,改善患者的预后。本课题宗旨是通过手术前后化疗和随机分组前瞻性研究,探讨综合治疗的新模式。自1995年5月-1996年6月,将收治的5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术后化疗(A)组,单纯手术(B)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A、B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3.3%和35.8%,差异有显著性,其中Ⅱ-Ⅲ期病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47.3%和22.2%,差异有显著性,术后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因此,作者认为宫颈癌尤其是Ⅱ-Ⅲ期病例术前术后铂类药物的联合规律化疗5年生存率有明显提高,优于单纯手术组。本研究有以下特点1、随机分组,前瞻性分析研究;2、含铂类药物的联合规律化疗;3、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不增加手术费用;5、简单、安全、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6、远期生存率高;7、综合治疗的新模式。本课题研究广泛适用于临床开展,不仅能大大降低患者治疗成本,而且将对保护劳动力、延缓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起到积极作用,具有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放射治疗的7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4例宫颈癌患者经放射治疗及护理干预,全部完成治疗且放疗副作用小。结论对放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中晚期宫颈癌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晚期胃癌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96例在2016年5—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各48人。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分析。结果与观察组(52.08%)相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31.25%)较低(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中晚期胃癌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后,在促进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的同时,还存在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价值十分显著。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中晚期胃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介入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我院6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分别行全身静脉化疗及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缓解率为80.00%,对照组患者缓解率为60.00%,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脉介入治疗可有效提高近期缓解率,减少毒副反应发生率,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 标签: 静脉化疗 动脉介入 中晚期 恶性肿瘤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姑息治疗在晚期肺癌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治疗的100例晚期肺癌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化疗,观察组行姑息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肺癌患者实施姑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增加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比较突出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晚期肺癌 姑息 治疗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肺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行临床姑息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4月1日收治的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共计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加行临床姑息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行临床姑息护理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肺部恶性肿瘤 临床姑息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运用于中晚期妊娠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28例中晚期妊娠(均为单胎妊娠)孕妇纳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128例孕妇均先进一次常规超声检查,4周后再进行一次系统超声检查,观察对比两次检查中对中晚期妊娠胎儿畸形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对128例孕妇进行的两次检查中,确诊的胎儿畸形分别为3例、4例,后经引产、分娩证实,胎儿畸形4例。因此,系统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100%)及漏诊率(0)均优于常规超声检查组(7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超声检查能够对中晚期妊娠胎儿的畸形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这对降低新生儿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及孕妇家庭幸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系统超声 中晚期妊娠 胎儿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晚期妊娠胎儿畸形经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543例怀孕20到24周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选取孕妇均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后1个月进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诊断。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率。结果经过分娩及引产手术正式,10例存在胎儿畸形。常规超声确诊例数为5例,漏诊5例,检出率为50.0%。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诊断确诊例数为9例,漏诊1例,检出率为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妊娠胎儿畸形经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诊断准确率高,能够进行有效的产前筛查,提高人口素质,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中晚期妊娠 胎儿畸形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中晚期阴道菌群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中晚期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阴道菌群情况分为正常组(n=48例)和异常组(n=60例),对两组患者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阴道菌群中以假丝酵母群感染最为多见,占36.79%;其中异常组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及剖宫产发生率均较正常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黄疸及低体重儿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阴道菌群失常以假丝酵母菌感染最为多见,可提高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 标签: 妊娠中晚期 阴道菌群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