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确保献血者的安全以及血液产品的质量,分析连续采血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

  • 标签: 血站 连续采血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锁定钢板结合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病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在37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5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1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锁定钢板结合骨方式进行骨折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治疗优良率约为93%,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治疗优良率约为60%,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锁定钢板结合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植骨 肱骨外科颈骨折 临床治疗 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帕依龈液防治牙龈炎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200例牙龈炎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氯已定含漱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西帕依龈液治疗,观察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在PLI、GI、SBI上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LI、GI、SBI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更加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疗效上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帕依龈液防治牙龈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西帕依固龈液 牙龈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妇科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妇科手术的老年患者72例,按照麻醉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两组SpO2、MAP和HR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前后SpO2、MAP和HR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麻醉后较麻醉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在老年妇科手术中,连续硬膜外麻醉更能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老年 妇科手术 连续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联合骨治疗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01月—2014年12月采用钢板内固定联合骨治疗14例股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骨不连病例,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率,骨折愈合时间、感染、内固定断裂、骨不连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8~35月(平均12.57±6.80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月(平均4.64±1.08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钢板内固定联合骨是治疗股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不连 钢板 内固定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校准和间断校准两种方法对酶学指标质控的影响。方法连续校准5天,记录六项酶学指标ALT、AST、ALP、CHE、GGT、CK的吸光度OD值和质控值,观察质控稳定期长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中记录质控结果。选取连续校准的40天酶学指标的质控结果,与间断性校准进行比较,观察校准后对酶学指标质控的影响。结果AST间断校准后质控结果优于连续校准,ALP连续校准后质控结果好,ALT、GGT、CHE、CK连续校准和间断校准的质控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连续校准和间断校准两种方法对部分酶学指标质控没有影响。

  • 标签: 临床检验 校准 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广西田东县农村居民源性线虫感染现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农村居民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个点共调查农村居民1026人,其中男性533人,女性493人。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5.56%。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5.46%、0.10%和0.10%。男、女性钩虫感染率分别为4.32%和6.69%,30~60岁年龄组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田东县农村居民的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流行虫种以钩虫为主。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源性线虫感染率。

  • 标签: 土源性线虫 农村居民 感染 监测
  • 简介:摘要脾血的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本文从脾血主要为血液生成提供原料、脾主运化以化生气血,脾血的现代中医学认识三方面论述了中医学的脾血理论。

  • 标签: 脾生血 《黄帝内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早期咽部变化及利巴韦林对其影响。方法对照组给发热、咳嗽、哭闹等患儿予对症处理,治疗组则加用利巴韦林咽部及双侧鼻腔,观察两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每间隔8小时观察咽部变化(共48小时),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经不同方法治疗可知,利巴韦林治疗组咽部损害在各个时段均明显轻于同一时段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剂对早期疱疹性咽峡炎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咽部早期表现 利巴韦林喷剂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中医滋肾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早期糖尿病患者108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滋肾精凉血法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医滋肾精凉血法应用于早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其能够使患者血糖值保持在较正常范围内,利于促进病情转归,对减轻患者痛苦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滋肾固精凉血法 胰岛素 早期糖尿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他佐辛与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他佐辛组)他佐辛150mg、氟哌得多5mg、0.9%生理盐水加至100mL;对照组(芬太尼组)芬太尼1.0mg、氟哌得多5mg、0.9%生理盐水加至100ml。结果在术后的48小时内,他佐辛和芬太尼在对于患者的静脉镇痛和镇静评分方面,均没有明显的分别,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两组患者对于手术效果都表示满意,没有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相对于芬太尼,他佐辛用于患者之后的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术后静脉镇痛 喷他佐辛 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针刺伤连续发生的原因,探讨防范措施,保障护士职业安全。方法对当事护士及当班护理组长进行访谈。结果发生针刺伤的3名护士分别为规培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且均发生在为患者采取血标本时,主要原因为工作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风险意识低。结论新进护士及护防护意识薄弱、经验不足、护理操作技能不熟练、职业安全教育不到位是导致这3例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护理安全教育,采取多种措施降低针刺伤及其它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针刺伤 职业防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骨内固定结合局部冲洗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8例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前路病灶清除骨内固定结合局部异烟肼冲洗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果18例患者经过8~20月随访,除1例因下地时间过早出现后期脊柱后凸角较术后次日复查时稍增大外,18例患者均在4~6个月时得到骨性愈合。在腰痛症状、畸形矫正、结核病变控制、脊柱稳定性方面在近期及远期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前路病灶清除骨内固定结合局部冲洗治疗腰椎结核是一种成熟的治疗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病灶清除 植骨内固定 腰椎结核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近10年来,由于耐多药病人的不断增长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迅速播散,结核病疫情回升,已成为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结核病高危人群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潜在性结核病是降低结核病疫情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研究了利福丁药物对结核病高危人群的保护作用。我们认为,利福丁对高危人群的预防性治疗不良反应少,接受性高,具有好的保护作用,可以替代异烟肼用于结核病高危人群的药物预防。

  • 标签: 结核病患者 利福喷丁 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假酵母菌败血症感染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假酵母菌败血症感染患儿15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结果15例患儿均因早产入院,5例患者因呼吸窘迫并发肺部疾病,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均通过PICC导管予以胃肠道喂养;患儿出生前一天均行17~25d抗生素,包括头孢噻肟、泰能、红霉素、拉氧头孢等。经针对性治疗,12例患儿经治疗痊愈出院,占80%;2例患儿因持续机械通气后,家长要求撤离呼吸机而死亡,1例患儿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新生儿假酵母菌败血症感染高危因素诸多,无典型症状,需早期治疗。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假丝酵母菌 败血症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尔苏(PS)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配合,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63例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经气管插管注入尔苏(PS),并进行积极的护理配合。结果56例早产儿治愈,7例好转后自动出院。结论应用尔苏(PS)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并给予积极正确的护理配合是发挥尔苏疗效的保障。

  • 标签: 早产儿 固尔苏 肺透明膜病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连续护理模式的效果和特点。方法从我社区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所有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模式,调查患者的知晓情况,并分析其护理的效果和特点。结果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痛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好,提高治疗效果。结论针对老年慢性病护理应用连续护理模式,效果较好,值得在护理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老年慢性病护理 连续护理模式 应用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9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降钙素原和D-乳酸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有效及死亡比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降钙素原和D-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早期CRRT治疗脓毒症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明显降低降钙素原和D-乳酸水平,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早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脓毒症 降钙素原 D-乳酸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前路病灶清除一期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45例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2月前路病灶清除一期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45例患者,观察术后结核中毒症状的改善、脊柱稳定性情况、后凸畸形矫正情况、以及脊髓神经功能的回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4月,平均18月,临床及中毒症状消失、内固定良好、术前Cobb角12.5°~38°,平均24.5°,术后1周及3月平均10.5°及11.5°,平均矫正14.5°。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一期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彻底、脊髓减压充分、可以有效的矫正脊柱畸形,及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脊柱胸腰段结核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脊柱胸腰段结核 一期植骨融合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实习护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培养合格优秀的护理人员。方法制定完善的实习计划与合理的带教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结果通过带教,提高了护的理论水平与业务素质。结论通过实践,我院带教方法效果行之有效,护生理论与实践水平大幅度提高。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带教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