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实施连续腰麻(CS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CEA)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50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ASAI-III级,年龄62-80岁,将研究对象并分为CSA组和CEA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分别在麻醉前T0、麻醉后T1、手术进行5minT2、15minT3、30minT4、60minT5进行比较患者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性别、平均年龄、麻醉效果、麻醉前T0、麻醉后T1、手术进行5minT2、15minT3、30minT4、60minT5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T1、手术进行5minT2、15minT3、30minT4、60minT5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腰麻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更小,临床用药较安全,能为临床麻醉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连续腰麻 连续硬膜外麻醉 老年下肢骨折手术 循环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结合骨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2006年7月~2015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3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采用锁定钢板结合骨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恢复优良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结合骨治疗可提高骨折复位优良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伤口愈合时间,对患者早期关节功能恢复锻炼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植骨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带教方法,提高临床带教工作质量。方法对目前护临床带教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对护与带教老师的双向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发现目前临床带教仍存在较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结论加强临床带教管理对提高护实习质量至关重要。

  • 标签: 护生 临床实习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德尔菲法,构建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及可推广性的护理本科临床实习评价标准。方法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相关理论,并用德尔菲法确定护理本科临床实习评价体系的各级指标、条目及其权重。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出包含3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53项三级条目及相应权重的护理本科临床实习评价标准。结论从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协调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依据专家咨询结果确立的评价体系是科学、可靠的。构建的护理本科临床实习评价标准具有科学性、全面性、指导性,可在临床上推广该评价体系。

  • 标签: 护理本科 临床实习 评价标准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对感染性休克患儿疗效及免疫系统影响。方法选取4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及其家属意愿分成A、B两组。B组予以常规疗法,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比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等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APACHE-II评分及免疫学各指标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A组降幅大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性休克患儿予以常规治疗联合CBP疗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连续血液净化 感染性休克 免疫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围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65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健康孕产妇6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围儿死亡率、窒息率、早产等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围儿死亡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巨大儿出生率和早产儿出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明显(均P<0.05);研究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均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增加了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发生风险,及时诊断和处理能够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围儿死亡。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围生儿 影响
  • 简介:摘要隐性课程是非学术性的,包含观念、物质、制度和行为等层面。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体现,将对学生的情感、职业态度、学习动机、价值观等产生影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方面起到重要意义。

  • 标签: 隐性课程 护理学基础 高职护生
  • 简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重途径,临床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核心。本文分析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主问题,结合前期实践工作,探讨深化教育改革,构建临床医学研究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培养模式。

  • 标签: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睾丸外伤后致对侧睾丸精细胞损害及手术和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40只(230~250g)随机分为四组建立睾丸外伤动物模型。A组外伤模型组;B组手术组,右侧睾丸外伤6小时后手术清创;C组泼尼松干预组,外伤后给予泼尼松25mg/kg?d,连续两周;D组空白对照组。用TUNEL法检测睾丸精细胞凋亡情况,并比较各组间精细胞凋亡程度的差异性。结果1.外伤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HE染色片可见精细胞层数减少,尤其是精原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手术清创缝合组和外伤模型组比较,可见精细胞受损减轻。而应用泼尼松组和外伤模型组比较,发现无明显抑制精细胞减少的作用,仍出现精原细胞等精细胞层数减少。2.透射电镜凋亡细胞主要表现为线粒体和细胞核的改变,可见线粒体空泡变、髓样变、瘠断裂及凋亡小体形成等。3.外伤模型组和空白组对照可见精细胞凋亡主要表现为精原细胞,精原细胞数量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大鼠单侧睾丸挫裂伤可导致对侧睾丸精细胞受损害而凋亡,精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精原细胞,细胞层数明显减少。2.早期手术清创缝合,清除失活的组织,缝合破裂的白膜可减少精细胞的凋亡。3.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应用不能有效地防止精细胞凋亡,而间质细胞的凋亡也有所增加。

  • 标签: 睾丸 外伤 凋亡 生精细胞 手术 药物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潘丁与西咪替丁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方法将我院90例患有过敏性紫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泼尼松,地塞米松,维生素C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45例患者给予潘丁和西咪替丁相结合用药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比后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为8例,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例数为0。结论潘丁和西咪替丁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有良好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潘生丁 西咪替丁 过敏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72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血宁+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69.4%),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宁+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安全性,且能够有效纠正贫血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生血宁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 简介:作为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并存存在矛盾,造成了教学资源浪费。笔者对两者并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施思路与难点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将两者进行科学的统一,建立适应毕业后教育培养需求的"双轨合一"培养模式。

  • 标签: 专业学位 研究生 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 双轨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