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减导致肝损害的特殊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例甲减导致肝损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入院治疗后均治愈。结论甲减导致肝损害易误诊,值得临床医生的关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肝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妊娠晚期肝功急性损害的病因,探讨其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方法对199年以来,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疗的5例妊娠合并肝功急性损害病例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中1例为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2例是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AFLP),1例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合并急性脂肪肝,1例是HELLP综合症。其中有4例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占80%)。结论妊娠期肝功急性损害的主要疾病有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HELLP综合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晚期肝功急性损害是少见的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尽早诊断,及时终止妊娠,防治产后出血及感染。

  • 标签: 肝功能损害 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HELLP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伴肝功损害的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20例原发性肝癌伴肝功损害患者行介入治疗的病情观察与护理。结果术后共有6例患者术后肝功异常进一步加重。经精心护理和对症治疗均有好转。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肝功损害的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手术安全的重要保证,减轻了肝功的进行性损害。

  • 标签: 肝功能损害 肝癌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肝功异常原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肝功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造成老年患者肝功异常原因。结果老年肝功异常患者中主要因素为药物性肝炎,占29.3%;其次为肿瘤、胆源性肝损,分别占22.0%及17.3%。发病率最低的因素自身免疫相关的肝癌。在肝功异常患者中,急性肝损害患者为113例(75.3%),慢性肝损害为37例(24.7%)。这说明老年肝功异常患者中多为急性肝损害。结论导致老年患者肝功异常原因很多,导致老年患者肝功原因主要为药物性肝损害、肿瘤以及胆源性肝害,需要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老年 肝功能异常 发生原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导致肝功异常的相关疾病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的方法,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10年间278例诊断肝功异常孕妇临床资料,将其中晚期妊娠212例患者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晚期妊娠孕肝功正常孕妇2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①278例肝功异常孕妇中,妊娠合并肝炎最常见,其次为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②观察组发生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死亡、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导致肝功异常相关疾病主要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这些疾病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因此及早诊断及正确处理好这类疾病,有助于降低母婴病死率。

  • 标签: 妊娠合并症 肝功能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结核患者利福平引起的肝功分析的影响,促进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方法对比分析利福喷丁、利福平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结果利福喷丁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利福平组患者(P<0.05);利福喷丁组患者的肝功异常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利福平组患者(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使用利福平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肝功影响较大,推荐使用利福喷丁治疗结核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对患者的肝功影响小。

  • 标签: 利福平 利福喷丁 肝功能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文章全面探讨总结了肝功异常的所有可能原因,并对于治疗给出比较全面的方案,以使肝功异常的治疗有章可循,治疗高效。

  • 标签: 肝功能异常 临床探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功检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早期功能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同一医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0例和健康体检者8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El70和罗氏Cobas.c702检测肝功指标和甲功五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观察组患者的肝功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I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功五项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常伴有肝功损害,因此肝功检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早期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只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功能 甲状腺功能亢进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检验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2月—10月期间进行的10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做肝功检验,分析两者之间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在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血清胆固醇、总胆汁酸等指标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Child-pugh分级情况中,随着分级提升,肝功指标随之降低。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肝功检验可以有效的了解肝功受损情况,对疾病的检出与治疗恢复情况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检验 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DILI的原因及防治策略。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临床,分析抗结核治疗中发生DILI的原因及治疗后效果,评价慢性乙肝、丙肝、酒精肝、脂肪肝患者抗结核治疗时DILI防控策略,效果明显,实用性强。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DILI是常见的临床合并症,其中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发生DILI的最常见原因,针对不太病毒感染及肝功的损害程度,分析原因实施相应的治疗和防控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肺结核 抗痨治疗 药物性肝损伤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肝功检测在胆道梗阻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100名胆道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的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单纯胆囊结石;观察组患者额为胆总管结石。结果观察组50名患者当中所选择的数据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肝功检查结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敏感度最高的为丙氨酸转氨酶。结论综合上文所述,肝功检查过程中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以及直接胆红素三项指标对于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较高,具有临床诊断意义。1

  • 标签: 肝功能 胆道梗阻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阳黄证、阴黄证与肝功相关指标的内在关系,探讨阳黄证、阴黄证的本质。方法观测274例阳黄证、阴黄证、无黄疸患者肝功相关指标的水平,分析其差异。结果三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阴黄组与阳黄组谷草转氨酶(AST)及AST/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DBI/IBI值,阴黄组比阳黄组均值高,P<0.01。总蛋白(TP)及白蛋白(A)P<0.05或P<0.01。A/G其它两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阴黄患者肝组织损伤重,病程长,正气已衰,病情重。

  • 标签: 阴黄疸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功检查在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年—2015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共计50例设为研究组,在接受本院同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共计5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显著的比对照组要高,经统计,(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胆固醇与白蛋白显著的比对照组要低,经统计,(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功检查在肝硬化患者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对患者肝组织的受损程度与临床症状进行明确的显示,有利于临床有针对性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功能检查 肝硬化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溶血标本对肝功检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5月一2010年8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62例体检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溶血标本的肝功检测(对照组)和非溶血标本的肝功检测(观察组),比较两组结果的准确度。结果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浓度降低,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T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浓度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检测结果的溶血影响,因此在进行肝功检测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血样产生溶血。

  • 标签: 溶血 肝功能检测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肝炎功能患者中选取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8例,对两组患者清蛋白、血清胆固醇以及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统计。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得出观察组48例患者在清蛋白、血清胆固醇以及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相对于对照组48例患者的清蛋白、血清胆固醇以及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等相关指标明显要低,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不断提升的child-pugh分级,肝功指标检验结果也逐渐降低。结论通过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检验,有利于医生对患者肝组织的受损程度的分析和肝炎肝硬化程度的判断,其医学价值非常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检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麻疹和儿童麻疹并发肝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成人麻疹56例和儿童麻疹60例,分别进行肝功、麻疹抗体igm、肝炎血清标志物等检查并作出诊断。结果56例成人麻疹患者47例发生肝功损害,占所有入选病例的40.5%;60例儿童麻疹患者未发现肝功损害。结论成人麻疹并发肝功损害,中毒症状比较重,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viralhepatitiscirrhosis,VHC)患者的肝功检验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4例VHC患者为治疗组,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4例患者的血液标本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血清胆醇(CHO)、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肝硬化依照child三个分级的AIT、AST、ALP、GGT、CHE、ALB、CHO、TBA水平变化。结果(1)治疗组AIT、AST、ALP、GGT、CHE、ALB、CHO、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P<0.01)。(2)ChildB、ChildC组患者AIT、AST、ALP、GGT、CHE、ALB、CHO、TBA水平均显著高于ChildA组,两组与ChildA组比较(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水平均出现显著变化,同时其变化立玉可以反映肝炎肝硬化患者病变程度,在临床治疗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全麻术后患者肝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月3进入我院治疗的41例全麻患者,随机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联合全身麻醉手术,对照组采用复合全身麻醉处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术后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患者肝功的不良反应。结果全麻术后患者出现不同现象的肝功障碍,联合实验组效果明显高于复合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手术处理对患者肝功障碍有一定影响,且麻醉手段不同影响不同。

  • 标签: 全麻手术 肝功能不良反应 影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阿托伐他汀致肝功异常的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医务人员报告的59例阿托伐他汀致肝功异常的ADR报告,按患者的一般情况、肝功异常发生时间、用药数量、用药途经、治疗措施与转归等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59例肝功异常患者中,年龄超过60岁的36例(占61.01%),静脉滴注的5例(8.47%),口服54例(91.53%);出现肝功异常时间最短的是3天,最长的是19天;停药或相应护肝治疗后57例(占96.61%)好转,2例(占3.39%)治愈。结论使用阿托他汀之前及剂量增加后需检查肝功,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如每半年)复查肝功,有利于及时发现肝功损害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肝功能异常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