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无痛胃镜配合结肠检查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进行胃肠检查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护理方法。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胃肠检查,经过有效护理,没有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1例患者血压升高。结论无痛胃肠联合结肠进行胃肠检查的效果明显,在检查过程中辅以有效的护理,能够明显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无痛胃镜 结肠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结肠下检查肠道清洁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选取120例我院收治的结肠检查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采取优质护理,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及肠道的清洁范围明显比对照组好,通过比较分析后发现差异明显(P<0.05),在临床上具有可比意义。结论采取优质护理对结肠下检查肠道清洁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结肠镜 肠道清洁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果糖用于结肠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拟行结肠检查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用磷酸钠盐清洁肠道,研究组30例用乳果糖清洁肠道。观察两组肠道清洁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对药物主观评价。结果两组肠道清洁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均不甚严重,不影响肠道准备的完成。乳果糖口感更佳,患者再次服药意愿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乳果糖可作为结肠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替代药物,单瓶乳果糖肠道清洁效果尚可,安全性及依从性较好。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乳果糖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联合结肠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接收的50例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腹腔联合结肠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采用结肠辅助腹腔治疗的手术27例,采用腹腔治疗由结肠辅助21例,采用腹腔结合结肠治疗有2例,50例患者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手术后腹腔感染患者3例,经过治疗后痊愈。在术后对患者随机访问3-24月,出现了2例T2N0M0期肿瘤患者吻合息肉,在经过治疗后痊愈。结论采用腹腔结合结肠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很好,且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结肠镜 治疗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结肠检查手术应用二氧化碳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100例该院收治的结肠检查手术病人,按灌注气体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检查时观察组灌注CO2,对照组灌注空气,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镜头到阑尾口时候,检查完成时候的Pa(CO2)值,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腹痛腹胀情况,腹部X线检查评价结肠膨胀度。结果所有患者术中与检查完成时Pa(CO2)值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对应检查手术过程的Pa(CO2)值比较,也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及术后1h、6h腹痛与腹胀评分及结肠膨胀度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评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结肠检查应用二氧化碳,相对于应用空气,患者舒适度更好,同时CO2副作用不明显。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应用二氧化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确诊的先天性巨结肠患者103例,观察组为腹腔辅助手术治疗共42例,对照组为开腹手术治疗共6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2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辅助手术治疗对患儿创伤轻,术中出血少术后疤痕小、恢复快,腹腔干扰小,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先天性巨结肠 开腹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结肠息肉患者实施内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诊疗的76例结肠息肉病例,依照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选择传统开腹术切除息肉,观察组38例于内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的围术期出血、术后卧床时间及手术安全等情况。结果两组的息肉均经手术顺利切除。手术操作时间的对比,观察组的平均用时相比对照组明显更短,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有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指标上,观察组的术后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日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可见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总发生率是10.53%,相比对照组的31.58%明显更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内下对结肠息肉患者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具有较理想的疗效,且手术安全性好,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普及使用。

  • 标签: 结肠息肉 内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4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0例。研究组以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作为手术方案,根治术组以传统结肠癌根治术作为手术方案,对比2组观察指标。结果与根治术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总数更多、术中平均出血量更少(P<0.05)。2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淋巴清扫率,减少术中创伤,值得推广。

  • 标签: 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结肠癌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结肠癌术后复发与CT术前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CT诊断,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析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术前CT诊断结肠癌的准确率为88.0%(220/250),与病理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52%;术后CT诊断结肠癌的复发率为90.0%(225/250),与病理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05。结论临床上给予结肠癌患者术前CT诊断,可以判断患者病情,有助于制定手术治疗防范,并且术后及时行CT检查,能够发现复发或转移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使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使预后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结肠癌 CT诊断 复发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49例,A组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手术情况、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116.0±21.6)min,显著低于B组(156.7±26.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108.4±42.6)ml,显著低于B组的(153.6±56.2)ml,差异显著(P<0.05);A组住院时间(11.2±2.4)天,明显短于B组(15.2±2.9)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明显少于B组的18.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复发率及生存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传统根治术 结肠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方法122例结肠癌患者分组对比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切除情况、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所需时间、拔管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与复发率均明显不及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中切除的平均淋巴结数与阳性转移淋巴结数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应用CME治疗结肠癌,操作简便、损伤较小。

  • 标签: 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传统根治术 结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肠、直肠癌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收治的213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其石蜡切片病理活检的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结肠、直肠黏膜下层浸润及癌侵情况与治疗情况。结果213例诊断中,结肠、直肠癌者192(90.14%)例、腺瘤癌变者21(9.86%)例;其中黏膜下层浸润及癌侵无法具体判断者127(59.62%)例,术后诊断其为浸润癌。且经手术治疗,痊愈者206(96.71%)例、死亡者7(3.29%)例,引发并发症者18(8.74%)例9例伤口感染,4例伤口开裂,2例肠道感染、1例心肺功能不全、2例肺部感染。结论病理活检是判断结肠、直肠癌的重要诊断方法,通过准确判断结肠、直肠癌情况,能有效提高其临床治愈率。

  • 标签: 结肠癌 直肠癌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直肠癌活检的病理诊断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临床诊疗的300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以及30例腺瘤癌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时采用活检石蜡切片进行病理诊断,并与术后切除标本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术前经活检可知,300例均诊断为癌的患者,术后经复查切片,184例无法确认癌侵及黏膜下层。随后行手术切除标本均确诊为浸润癌,癌的浸润深度21例为癌侵及黏膜下层,128例为癌侵及肌层,151例为癌侵及浆膜。经活检诊断为腺瘤癌变的30例患者中,术后标本病理诊断结果2例局限在黏膜内,4例侵及黏膜下层,9例侵及肌层,15例侵及浆膜。结论虽然结肠、直肠癌活检具有一定的确诊率,但对无法确诊的病例,不得将其诊断为黏膜内肿瘤,其原因为,经术后切片病理诊断,均可见癌浸润;而且,针对腺瘤癌变可采取黏膜内肿瘤诊断。

  • 标签: 结肠癌 直肠癌 活检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为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4年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男性45例,年龄为39~66岁,女性35例,年龄在41~77岁之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37例,在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患儿的恢复。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结肠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消化道肿瘤中排名第三位,其发生率仍然呈明显增高的趋势。对于结肠癌病人而言,开腹手术仍是首选。病人在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同时,在术前及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术的效果,并能促进病人身体尽快恢复。

  • 标签: 结肠癌 开腹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收取2013年我院收治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病变仅累及直肠5例,直乙结肠10例,左侧结肠炎8例,次全结肠炎1例,全结肠炎1例,升结肠病变1例。结论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针对不同的病情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疾病的预后,帮助患者早日康复,达到患者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入院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联合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和单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应用柳氮磺胺吡啶联合保留灌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柳氮磺胺吡啶 保留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结肠癌疾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50例结肠癌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统计诊断结果。结果患者肠壁呈增厚状态(局限性),增强后病变位置强化明显,可准确显示出病变处状态。50例患者中34%为升结肠、20%为横结肠、26%为降结肠、20%为乙状结肠,诊断准确性高。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实施临床诊断能够对结肠癌癌肿部位及状态明确显示,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多层螺旋CT 结肠癌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CT扫描在临床上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价值。方法选取68例已经确诊为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患者,手术前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对比,X线组33例、CT组35例。结果X线的准确率为63.63%,CT准确率为9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致肠梗阻的临床实际中CT检查的准确率远远高于X线检查率,并且CT检查能更精确的找到病因、部位以及病情程度,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医学的关注。

  • 标签: 肠梗阻 结肠癌 CT诊断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日。方法给予患者置PICC保证营养供给,腹腔持续负压冲洗,肛门持续肛管引流接无菌袋,使损伤的肠壁旷置,保持局部相对清洁,促进瘘口愈合。结果肠瘘病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加速患者康复,可以高效利用医疗资源,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结肠代膀胱 肠瘘 腹腔冲洗 P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