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文章就妊娠梅毒的病原体、传染方式、传播途径、发病率、感染率、妊娠者梅毒诊断标准、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诊断标准、处理原则及预防进行述及。

  • 标签: 妊娠梅毒 母婴传播 先天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妇女是艾滋病感染的主要受害群体之一,其中85%为生育年龄妇女,然而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主要途径,本文将从艾滋病的概念、流行概况、艾滋病传播途径、临床分期、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艾滋病 母婴传播 预防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6期
  • 机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伟哥(Viagra)可以帮助阻止疟疾的传播。通过把引起这种疾病的恶性疟原虫变硬,伟哥能使被感染的红细胞失去弹性,并促使脾脏将它们从血液中过滤出来。虽然这并不能阻止人类感染上疟疾,但它能够阻止那些未受感染的蚊子叮咬携带有疟疾寄生物病人的血液时不会携带上这些疟疾寄生物,因此它能够阻止疟疾传染到其他人身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气管切开后语言交流障碍解决办法。方法采用自制单向阀门和发音装置,安装于套管外口,控制呼气气流发声。结果优153例;良16例。一般1例;无失败病例。结论单向阀门和发音装置能解决无喉患者语言交流问题。

  • 标签: 并发症 气管切开 语言训练 咽喉癌
  • 简介:摘要针对一些传染性疾病可能通过人体口腔飞沫进行传播与传染的现象,本文研究了在咳嗽或打喷嚏时飞沫随不同的呼出气流速度释放出来在周围空气中传播时的流场特性,为控制通过飞沫进行传染的疾病的传播,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飞沫 扩散传播 数值模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在输血传播过程中的检测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12月期间收治的49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检测。结果46患者中18例抗HCV阳性,26无HBsAg阳性者没有输血史,在输血前检查中首次检出阳性。结论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前进行相关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丙型肝炎 输血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桐乡市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健康传播知识的知晓情况与传播技能水平,为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健康教育讲师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整群抽样的原则,依照桐创办〔2012〕9号文件附件1桐乡市建设健康城市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一览表名单进行调查。我市共调查176人。结果健康教育讲师对健康传播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4.66%,对健康传播技巧的总体知晓率63.43%,对行为干预技巧的知晓率32.67%。结论桐乡市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健康传播知识和传播技能的知晓率偏低,有必要深入开展对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的健康教育方法、健康传播技能等专业知识的培训。

  • 标签: 健康教育 健康传播 传播技能
  • 简介:摘要要做好二级综合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需要以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依据,对涉及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各个方面,不断实施相关策略,采取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基础资料、及时收卡报卡、定期自查培训等措施,从而达到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

  • 标签: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嘉鱼县HIV/AIDS感染途径与传播方式,指导防治工作。方法对经过WB法确认的HIV/AID逐例进行个案调查,详细询问婚姻状况、婚外性行为史及性伴数、有偿供血史、受血史。对HIV确认阳性者的配偶、子女全部采血,免费检测HIV抗体。结果全县累计有HIV/AIDS52例,其中外地4例,本县47例。在47例感染者中,男24例女23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18岁,20—49岁占87.23%;已婚30人,占63.8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占65.95%;农民占72.34%;经性途径传播占78.72%、经血液途占19.15%、不详占2.13%。结论嘉鱼县HIV/AIDS的传播方式以性接触传播为主。传染源主要是外出打工者,他(她)在外地感染后,将HIV传给他(她)们的配偶和其他的性伴。目前尚未发现母婴传播

  • 标签: 嘉鱼县 HIV/AIDS 传播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HBV父婴传播的相关因素。方法严格控制来自母亲方面的HBV传播,共收集到111份父亲HBsAg阳性及其新生儿资料,其中新生儿HBV慢性感染者19例,未感染HBV者92例,对所有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母亲HBsAb、父亲HBVDNA对新生儿成为慢性HBV感染者有统计学意义;父亲HBeAg、父亲乙肝一级家族史、父亲年龄对新生儿成为慢性HBV感染者无统计学意义;孕妇的HBVDNA、新生儿免疫接种方法是影响新生儿慢性HBV感染方程的两个主要变量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父亲HBVDNA升高是高危新生儿慢性HBV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母亲HBsAb阳性是高危新生儿慢性HBV感染的保护因素。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Logistic回归分析 父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交流沟通,增进临床科室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协调性。方法收集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之间存在的问题,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交流沟通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使临床科室与消毒供应中心能够互相配合、互相理解,保证了无菌物品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有效的交流沟通在临床科室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相互协调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交流沟通 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协调
  • 简介:摘要目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新的护患沟通方式迫切需要,探索良好有效的护患沟通交流方式,以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护患关系的重要性,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沟通技巧的学习以及患者心理变化的学习,并通过对患者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等。结果护理人员对护患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对护患之间的沟通方式的掌握,患者的满意度都有所提高。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护患沟通 满意度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可引起机体多器官损害。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较多,垂直传播是其中一种主要传播方式,也是导致乙肝病毒携带率高的重要因素。垂直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父婴传播等,母婴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阻断垂直传播的方式有免疫阻断、药物阻断或二者相结合阻断方式。

  • 标签: 乙型肝炎 垂直传播 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助产士操作中STD感染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感染。方法对于STD产妇分娩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及防锐器伤发生。结论通过有效的消毒隔离及防锐器伤发生,加强助产士自身防护,达到降低职业性感染几率。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140例HBsAg阳性孕妇根据乙肝携带状态分为大三阳组及小三阳组,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孕妇血清中HBV-DNA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婴儿乙肝状态。结果乙肝大三阳孕妇体内HBV-DNA含量明显高于乙肝小三阳孕妇;新生儿乙肝感染率大三阳组孕妇(19.14%)明显高于小三阳组孕妇(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肝大三阳孕妇体内HBV-DNA含量>105copy/mL时新生儿感染率显著高于HBV-DNA<105copy/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乙肝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有关,孕妇血HBV-DNA含量越高,新生儿感染率越高。对这类孕妇应加强阻断HBV病毒宫内传播,减少新生儿乙肝感染。

  • 标签: 乙肝 母婴传播 新生儿 感染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乙型肝炎和HBV感染的高发区,在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占10%,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如果孕妇HBsAg,母婴传播婴儿感染率可达90%1。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如何阻断是关键问题,对宫内感染加强监测并免疫干预是减少免疫失败的主要措施。

  • 标签: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HBV感染 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