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针极肌电图检查,探讨电针频率2/100Hz的疏密波治疗肩周炎冻结期愈后情况。方法测定肩周炎冻结期治疗前、后肩背部肌肉针极肌电图的异常自发电位。结果120例肩周炎冻结期患者电针治疗后肩背部肌肉针极肌电图异常自发电位频率明显衰减。结论肩周炎冻结期患者通过检测肩背部肌肉针极肌电图异常自发电位,证实了电针频率2/100Hz的疏密波治疗的疗效。

  • 标签: 肩周炎冻结期 电针频率2/100 Hz的疏密波 针极肌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味阳和汤治疗冻结肩阳虚寒凝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科室进行冻结肩阳虚寒凝证治疗的50例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11月。根据随机的方式将病例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参考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考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中医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肌力、关节活动度、日常活动、疼痛评分均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味阳和汤治疗冻结肩阳虚寒凝证,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冻结肩阳虚寒凝证 加味阳和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封闭、针刀松解、手法治疗冻结肩疗效。方法88例冻结肩患者采用痛点封闭、对功能障碍的痉挛肌腱针刀松解、手法恢复肩关节各方向最大功能。结果88例患者一次治愈55例(62.5%),显效23例(26.13%),好转10例(11.36%),总有效率100%。

  • 标签: 封闭 小针刀 手法 冻结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全冠直接修复活髓隐裂牙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隐裂牙患者,将96颗早期隐裂牙随机分成两组,48颗患牙采用调牙合,脱敏或充填治疗方法(常规治疗组)。48颗患牙采用金属或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全冠修复组)。两组随访2年。结果全冠修复牙隐裂总有效率达91.67%,治疗组疗效为62.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轻微咬合痛和一些一过性冷热刺激痛患牙,早期可直接行金属或金属烤瓷全冠修复,能够有效保存活髓。

  • 标签: 牙隐裂 活髓牙 金属烤瓷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急诊抢救室护士应用可视喉镜及直接喉镜对心肺复苏患者行气管插管。方法46例心肺复苏患者按其就诊顺序分为可视喉镜组及直接喉镜组,记录每例患者插管所用时间、患者1次插管成功率、患者因配合气管插管胸外按压中断时间及护士插管失败请麻醉科医师协助例数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使用可视喉镜组明显缩短平均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由插管所造成的按压中断及请医师协助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可视喉镜培训简单使用方便且对臂力要求低,在急诊抢救室心肺复苏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可视喉镜 直接喉镜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冻结肩患者予以无痛性肩关节松解术与内热式针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门诊的冻结肩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实施无痛性肩关节松解术与内热式针灸联合治疗,观察其结果。结果10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获得显著的疗效,其中治愈率达到80.0%,有效率为20.0%,无效率为0.0%。结论对冻结肩患者予以无痛性肩关节松解术与内热式针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价值颇高,建议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冻结肩 无痛性肩关节松解术 内热式针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所致气道狭窄患者行气管镜下冷冻结合球囊扩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结核所致气道狭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气管镜下冷冻结合球囊扩张治疗,评价和分析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30例患者的临床病症均有所缓解,气道内径出现显著增宽,其中24例患者气管完全复张,6例患者气管部分复张,待治疗一个月之后,治愈1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6.67%。结论通过对支气管结核所致气道狭窄患者行气管镜下冷冻结合球囊扩张治疗,配合患者的实际病程和疾病病情特征来制定治疗方案,可显著增强治疗疗效。

  • 标签: 冷冻 球囊扩张术 支气管结核 气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肠道菌群失调在医院住院病人中经常发生,由于大量广谱抗菌素的应用,使其在冶疗过程中会出现腹泻或大便次数增多等症。基层卫生院实验室条件差,一般不具备肠道细菌的培养。因此,粪便直接涂片染色观察肠道菌群比例失调是一种既简便又快捷的方法,帮助临床诊断肠道菌群失调症和紊乱症,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粪便直接涂片 肠道菌群失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可行性。方法将选取的130例血液制品标本注入双相血培养皿中进行培养,每天对生长状况进行多次观察,待发现双相血培养皿上有细菌生长后进行涂片染色,使用梯度离心法将血培养阳性的标本使用细菌鉴定系统和药敏试验进行测定,随后使用传统方法对上述鉴定结果再次进行鉴定。结果130例血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菌引起的52例,革兰阴性菌引起的74例,真菌引起的4例,进行鉴定准确率分别为96.2%,100.0%,50.0%。进行药敏试验中大部分药物的药敏符合率大于85%。结论血培养阳性标本涂片确定菌种后使用梅里埃API鉴定系统和ATB药敏系统进行药敏检测可行度较高,缩短了需要等待实验结果的时间,为临床治疗争取到了较多的时间。

  • 标签: 血培养阳性标本 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活髓隐裂牙采取全冠修复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的活髓隐裂牙患者,根据患牙受冷热刺激的反应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B组、C组,三组均行直接全冠修复,观察三组不同时间段的疗效。结果A组、B组修复后1周、6个月、1年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C组,其牙髓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临床在明确活髓隐裂牙的诊断后,根据牙髓状况、裂纹深度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的配合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征得其同意进行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全冠修复 活髓隐裂牙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我司穿龙骨刺片、降脂灵片、腰痛片、养血安神片等产品由乙醇湿法制粒工艺改为直接粉末压片工艺生产实践的总结,阐明直接粉末压片工艺生产中药全浸膏片及半浸膏片较乙醇湿法制粒工艺相比,具有工艺简单、节能省时、生产成本低、产品收率高、质量稳定等特点,有着明显的优势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指出了直接粉末压片工艺生产中药全浸膏片及半浸膏片的关键所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标签: 粉末直接压片技术 中药片剂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输血的8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胆红素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满足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交叉配血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其中无出血症状的有54例,对无出血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血红蛋白测定,观察血红蛋白升高情况,判断能否达到临床完全有效输血。结果80例患者输血均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凝集强度的原则进行输血,输血过程中患者未见明显不适症状,输血前后胆红素变化不明显,54例患者输血后血红蛋白增长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别。结论在抢救用血情况,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的患者输血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凝集强度的原则,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或者去白红细胞是合理并且相对安全的。

  • 标签: 直接抗人球蛋白 胆红素 血红蛋白 输血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药敏试验法与常规药敏试验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阳性血液标本,分别采取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对比两种试验方法的符合率。结果直接药敏试验法与常规药敏试验法检出革兰阴性球菌与革兰阳性杆菌符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均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但是直接药敏试验时间短、操作方便,有利于血液细菌感染检测。

  • 标签: 血液 细菌 常规药敏试验 直接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接PCI患者术后即刻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与脑钠尿肽(BNP)水平对于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74例连续选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入院后6小时内行PCI术,其中63例成功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支架植入后即刻检测FFR;其余11例中,5例术中死亡,6例因导丝无法通过病变处而未能植入支架。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24小时内采血测定BNP。随访1年,记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分析MACE发生与入院时血BNP以及术后即刻FF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期间共死亡8例(8.51%),包括术中死亡5例及随访期间死亡3例。共发生MACE38例。对于63例植入支架的患者,血BNP与MACE发生例数呈正相关(rs=0.785,p=0.000),术后即刻FFR与MACE发生例数呈显著负相关(rs=—0.877,p=0.000)。FFR的ROC曲线下面积0.809(p=0.000),面积的95%可信区间为0.771,0.952,不包括0.5;BNP的ROC曲线下面积0.858(p=0.000),其面积95%可信区间为0.733,0.913,也不包括0.5。FFR与BNP的拐点分别为0.91和286.75ng/L。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支架术后即刻FFR和入院BNP均为直接PCI术后1年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1;p=0.003)。结论对于接受直接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血BNP水平与术后即刻FFR均可独立预测入院后1年内的MACE事件发生情况。

  • 标签: 直接PCI 急性心肌梗死 脑型纳尿肽 血流储备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低血压的护理分析。方法选择我科10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患者,回顾分析并总结术中、术后出现低血压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2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对其采取了积极的抢救措施,症状均于1h内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冠心病介入诊疗并发低血压,大多是由于迷走神经反射所引起的,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则可能会出现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护理人员应提高认识,以便及时发现,配合医师进行相应处理,确保手术安全。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 低血压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依诺肝素加小剂量普通肝素盐水冲管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我院2011.3-2014.08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37例,随机分为依诺肝素加小剂量普通肝素盐水冲管治疗组(A组n=52)和依诺肝素组(B组n=41),普通肝素组(C组n=44)。A、B组患者于确诊后予依诺肝素0.5mg/kg静脉注射,A组术中通过三联三通应用普通肝素盐水(600u/h)持续冲洗导管。C组患者于PCI手术前给予普通肝素75-100u/kg静脉注射。其他基础治疗方案相同,随访30天,观察三组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导管内接触性血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30天内均未发生死亡,三组患者30天内再发心肌梗死分别为A组0例,B组0例,C组1例,(AvsB,P>0.05BvsC,P<0.05AvsC,P<0.05)。导管内接触性血栓发生率A组1例,B组3例,C组1例,(AvsB,P<0.05BvsC,P<0.05AvsC,P>0.05)。三组患者均无TIMI严重出血发生,TIMI轻微出血发生率分别为A组1例1.9%,B组1例2.4%,C组1例2.2%,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在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依诺肝素加小剂量普通肝素盐水冲管治疗是安全及有效的。

  • 标签: 依诺肝素 普通肝素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