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不断上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院志愿服务已成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近年来南通市肿瘤医院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讨论了医院开展志愿服务的有益措施,阐述了开展志愿服务对提升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志愿服务 文化建设 医院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与分析佩戴活动义齿患者的口腔黏膜情况和诱发口腔黏膜损伤的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门诊想要更换活动义齿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的活动义齿类型和活动义齿使用时间,利用调查结果分析活动义齿和口腔黏膜病发生的关系。结果局部活动义齿出现口腔黏膜病的可能性明显低于全口活动义齿,所以活动义齿的类型和口腔黏膜病有直接的关系;随着活动义齿的佩戴时间增加,出现口腔黏膜损伤的可能性越高,口腔黏膜病的出现和佩戴义齿的实践有直接关系。结论活动义齿相关性口腔黏膜病的发生主要为佩戴活动义齿的类型和佩戴活动义齿的时间。需要对容易出现口腔黏膜病的人群进行相关的口腔健康检查和教育,提升活动义齿佩戴者的咀嚼功能,延长活动义齿的使用寿命。

  • 标签: 活动义齿 口腔黏膜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疗活动中医患沟通的技巧。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进行医患沟通技能培训,2013年6月开始着手实施人性化医患沟通模式,于2013年7月正式展开,随机抽取2013年2~5月份期间住院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统计其医疗服务满意度,与2013年7~10同期医疗服务满意度(同样随机抽取6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调查)比较,总结医患沟通的技巧及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组间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医患沟通模式有效提升了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应自医患沟通中突出人性化服务理念,提升医患沟通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 标签: 医疗活动 医患沟通 技巧 人性化沟通
  • 简介:摘要1例63岁男性,在服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75mgbid1年之后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左上肢静止性震颤症状。患者自上述症状出现后,擅自减少剂量并停用,后出现抑郁症状稍加重情况,入院后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0.5mgqd及替扎尼定片2mgbid后抑郁症状及静止性震颤和肢体活动不利症状有所改善。

  • 标签: 文拉法辛 迟发性运动障碍 静止性震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干梗塞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护理中的体会。方法分析145例脑干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病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及措施,观察护理结果。结果本组145例患者,其中男87例,女58例,年龄58岁~76岁之间,经精心治疗及护理,除2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外,其余均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未发生其它并发症,且能病情稳定带药出院。结论脑干梗塞后肢体活动障碍是一个致命的损伤,加强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及尽早康复的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脑干梗塞 肢体活动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实施方法,观察其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当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并将全年的护理质量情况与2014年进行对比,观察护理质量的变化与提升情况。结果与2014年的情况相比,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医院2015年全年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护理技术合格率以及健康教育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上升,护理安全差错事件数量显著下降,整体护理质量较2014年大幅度上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的组织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护理质量,这一方面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治疗,保障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还可树立良好的医院口碑,值得加强推广与实践。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质量 组织实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二级医院中如何更好地全面推进品管圈活动。方法通过对我院开展品管圈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调查问卷,针对其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分析,制定对策,并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进行前后效果比较。结论针对推行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效对策,对推进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提高了员工自主自发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一线职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和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 标签: 品管圈 推进机制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开展手卫生活动对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通过开展手卫生活动,积极宣传、培训手卫生知识;加强全院手卫生设施的建设;考核各科室手卫生状况等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预防感染。结果开展手卫生活动后,手卫生执行率大幅度提升,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明显上升,洗手液和手消毒剂使用量大于20ml/床的科室由活动前的3个上升到14个,小于5ml/床的科室由22个下降到5个;手卫生依从性由活动前的35%上升到53%,医院感染率活动前的3.29%下降到2.3%。结论医院开展手卫生活动能明显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手卫生 医院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义齿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活动义齿修复和固定义齿修复的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口腔义齿修复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加强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患者主要加强活动义齿修复,研究对比两组患者义齿修复有效情况。结果在患者义齿修复有效情况和满意情况上,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患者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患者 活动义齿 固定义齿 修复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效,为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3600份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结果抗菌药物应用相关控制指标达到了卫计委的要求。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有明显成效,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囊炎术后患者应用早期下床活动护理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炎患者104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和实验组(52例),对分别应该常规护理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9.62%VS28.00%,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炎术后患者应用早期下床活动护理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对术后并发症的降低以及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胆囊炎 术后 早期下床活动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对照组为18.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效改善日益矛盾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泌尿外科 日常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痤疮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对门诊治疗室痤疮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痤疮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对策,将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品管圈”活动结束后,痤疮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不仅可提高痤疮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还能增进护士的沟通能力与积极性。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 标签: 痤疮 品管圈 健康教育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活动与康复计划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ICU机械通气患者共4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给对照组患者行ICU常规护理,并进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护理。给观察组患者在ICU常规护理和预防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活动和康复计划的护理干预,通过建立专门研究小组,制定早期活动和康复计划进度表对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呼吸机使用天数、ICU入住天数等方面的指标数据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活动与康复计划能够缩短患者ICU机械通气时间,加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活动 康复计划 ICU机械通气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品管圈的方法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按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步骤,对我科的护理文书质量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并拟定对策和实施。结果我科护理文书差错例数由开展品管圈之前的35.66例/10天,下降至18.99例/10天,目标达成率110.96%,进步率46.74%,圈员8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提高了护士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文书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将品管圈活动前的60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活动后的60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投诉率及圈员自我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投诉率(0.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圈员工作热情、自信心、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等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ICU服务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ICU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次所讨论的90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筛选而出,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于患者治疗前24h和治疗后4周使用Barthel指数法标准进行判定。结果经过康复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NDS和BI评分明显升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干预脑卒中患者,能明显减少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可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危重病人转运中的应用。方法以“降低危重病人转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解析问题,并制定对策。结果开展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5%,较实施前明显下降。同时提高了临床护士的管理能力,增加了责任心、凝聚力、创新力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是提高护理品质管理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品管圈 危重病人 安全转运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治疗执行错误例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采取查检表、鱼骨图、头脑风暴等分析导致治疗执行错误的主要原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核对;身份识别制度不够完善,治疗单内容项目太多,不容易区分;护士人员配置不全,难以实行每项治疗落实双人查对;警示标识不够。对此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合理弹性排班;夜班实施双班制;手腕带字迹保持清晰;使用荧光笔把治疗单重点项目突出,以便更好的区分;分组打印治疗单;让患者参与查对;加大护理人员配置;合理弹性排班;制作醒目的警示标识牌,粘贴治疗操作明显的地方。结果经过6个月的改进治疗执行错误由5例降到0例。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治疗执行错误例数,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品管圈 治疗执行错误 不认真查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感染科住院病人出院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感染科住院病人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出院病人均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病人出院指导知晓率显著提高。结论在感染科住院病人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感染科住院患者出院指导的知晓率,促进护患关系,使护理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

  • 标签: 品管圈 感染科 出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