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性。方法在2017年1月22日至2018年1月22日期间选取对照组80例健康体检者、观察组80例疑似糖尿早期肾损伤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和尿糖检测,随后分析各项检测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结果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26.87±4.31)mg/L、尿糖指标(3.98±1.75)mmol/L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联合检测阳性率(96.92%)、敏感度(96.92%)、特异度(93.33%)均高于单方面使用尿微量白蛋白、尿糖检查检测结果(P<0.05)。结论对糖尿早期肾损伤患者实施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价值性较高。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生化检测对糖尿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间段本院接收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共60例,两组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生化检测,比较检测阳性率,并分析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的检测阳性率。结果对照组平均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值为(13.02±3.87)mg/L显著低于观察组(61.25±12.42)mg/L,P<0.05;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阳性率为5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年~5年病程阳性率为45.83%;6年~10年病程阳性率为55.56%;11年~15年病程阳性率为58.33%;16年~18年病程阳性率为100.00%。结论在糖尿诊断中应用尿微量白蛋白生化检测有明显的效果,且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程度的指标,可作为临床治疗的指导指标,改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生化检测 糖尿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糖尿早期肾损伤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抽取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6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实行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比两组在此2项指标方面的差异,同时对糖尿早期肾损伤患者此2项指标的阳性率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糖阳性率、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早期肾损伤患者而言,通过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大大提升诊断的可信度与准确度,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依据。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诊断糖尿早期肾损伤应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价值。方法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患者50例展开分析,将之纳入观察组,同期抽取健康体检者50例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进行联合检验,比较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尿糖平均含量、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含量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糖尿早期肾损伤采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效果理想,与健康体检者差异显著,诊断作用明确,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T2DM患者应用改良的中国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率过滤(c-aGFR)联合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在诊断糖尿肾病不同阶段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T2DM患者90例以随机ACR的测定值做为分组标准,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另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员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均采用改良的中国MDRD公式c-aGFR=175×HitPcr-1.234×年龄-0.179×女性×0.79计算GFR,(即c-aGFR,ml/min/1.73m2)。剖析c-aGFR和AC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组与A组相比c-aGFR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P>0.05),C组与A组相比c-aGFR下降,且有显著变化(P<0.05),D组与A组相比c-aGFR下降,且有显著变化(P<0.05),D组与C组相比c-aGFR下降,且有显著变化(P<0.05)。B组与A组相比ACR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C组与A组相比ACR增高,且有显著变化(P<0.05),D组与A组相比ACR增高,且有显著变化(P<0.05),D组与C组相比ACR增高,且有显著变化(P<0.05)。c-aGFR与ACR之间的关系比较显示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c-aGFR随着ACR的增高呈下降的趋势,Pearson分析显示二者具有显著的负相关。结论c-aGFR及ACR可以做为糖尿肾病诊断的重要监测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以更准确的评估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的情况,对调整糖尿病患者经肾脏代谢的药物剂量及药物的选择都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滤过滤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地研究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内组织物残留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5例宫内有组织物残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经阴道超声声像图特点,对比超声诊断结果与刮宫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及与刮宫术诊断法及经腹部超声诊断比较。结果55例患者经阴道超声诊断均考虑组织物残留,刮宫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绒毛组织或蜕膜组织或胎盘的有54例,为凝血块及增殖期宫内膜的有1例,经阴道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8.2%。结论经阴道超声在诊断宫内组织物残留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诊断价值优于刮宫术诊断法及经腹部超声诊断,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经阴道超声诊断 宫内组织物残留 准确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生化汤治疗产后胎盘胎膜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产后胎盘胎膜残留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其中治疗组服用加味生化汤治疗,对照组服用产复康颗粒治疗,治疗时间均为7天,随访42天,观察临床疗效、子宫复旧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复旧程度即B超测量下子宫大小三径之和,两组比较(P<0.05)。结论加味生化汤治疗产后胎盘胎膜残留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胎盘胎膜残留 加味生化汤 产复康颗粒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常部位妊娠不良及子宫内胚物残留的患者应用宫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异常部位妊娠不良及子宫内胚物残留患者60例,均为我院妇科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B超治疗(对照组,n=30)与B超及腹腔镜监护下,加用宫腔镜治疗(观察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病例手术操作用时、术中实际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完全清除30例,占100%;对照组26例,占86.7%,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异常部位妊娠不良及子宫内胚物残留的病例,应用宫腔镜进行治疗,可显著缩短手术操作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完全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 标签: 宫腔镜 异常部位妊娠不良 子宫内胚物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镇痛药物对于ICU内患者胃残留量(Gastricresidualvolumes;GRV)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危重患者。最终入选瑞芬太尼组35例,布托啡诺组各61例,地佐辛组63例,镇痛药物均采用静脉泵入。营养方案,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评级,制定营养方案,观察指标为每隔4小时予以抽取GRV,大于200ml,为阳性病例;记录患者鼻饲营养液能量达到85kJ-104kJ/kg所需天数。连续变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个及多个样本率的比较均采用χ2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瑞芬太尼组35例,布托啡诺组各61例,地佐辛组63例,每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及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患者发生胃残留量过多的发生率比较中,瑞芬太尼组的胃残留过多的阳性发生率对比布托啡诺组(P=0.000)以及地佐辛组(P=0.000)均有统计学差异,而在胃残留量比较中,瑞芬太尼组仅和布托啡诺组有差异(P=0.006)。在营养达标时间对比中,瑞芬太尼组对于布托啡诺组(P=0.003)以及地佐辛组(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瑞芬太尼在镇痛使用中,相对于布托啡诺及地佐辛,对胃残留量影响更小,营养达标所需时间更短。

  • 标签: 瑞芬太尼 布托啡诺 地佐辛 镇痛 胃残留流量 阿片受体 危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对蔬菜中农药残留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的实际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从本地菜市场、大小型超市随机购买的蔬菜100份,主要包括芹菜、茄子、辣椒等种类,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份蔬菜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份,其中实验组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农药残留,对照组采用速测检验纸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的精密度。结果实验组的检测方法测定的农药残留回收率、精密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气相色谱法检验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简单、精确,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蔬菜 农药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人工流产术后残留情形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展开诊治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收采取人工流产术展开诊治后子宫内存在残留情形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鲜益母草胶囊展开诊治处理,观察组运用米司非酮展开诊治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诊治疗效。结果采取相应诊治处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82.22%,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人工流产术后残留情形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展开诊治处理,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表征,加快患者病症的康复进程,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佳。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残留 米非司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检验在诊断肾小球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内接收的肾小球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35例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检查的3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微量白蛋白检验,对比两组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以及阳性率情况,并分析观察组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与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病程10年以上的观察组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阳性率均高于0~5年与5~10年的患者;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白蛋白含量能够为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其含量的变化能够提示肾脏的损伤程度,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微量白蛋白 肾小球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相关因素,为今后的诊疗工作提供方向。方法本组研究将对我院收治的437例要求终止妊娠的剖宫产瘢痕子宫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行人工流产术,并于术后2周行彩色超声检查,观察宫腔残留情况,并分析宫腔残留与孕周,剖宫产原因,宫颈、宫体角度,既往孕产史以及孕囊位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组237例剖宫产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后患者中,共发生宫腔残留11例,发生率为2.51%。经分析发现,孕周越高、胎儿因素剖宫产、宫颈、宫体角度<90°,孕次越多以及孕囊宫底部患者发生宫腔残留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剖宫产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患者术后宫腔残留的因素复杂,其中孕周,剖宫产原因,宫颈、宫体角度,既往孕产史以及孕囊位置是影响宫腔残留发生率的独立因素。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子宫 宫腔残留 人工流产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泵输入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患者均使用微量泵输入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加强。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过程当中,在应用常规护理防基础上加强管理,患者护理满意率有明显提升,应当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微量泵 血管活性药物 治疗 心力衰竭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去甲肾上腺素药物外渗导致组织坏死的护理体会。方法本文就一例微量泵入去甲肾上腺素出现组织坏死进行护理分析。结果该例患者最终因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后死亡。结论在注射该类药物前应在床旁悬挂防药物外渗绿色标识牌,科室应建立相关制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去甲肾上腺素 药物外渗 组织坏死 护理 教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评价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及其所致微量尿蛋白方面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因高血压伴微量尿蛋白入院的60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为305例,女性为295例,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52.3±11.7)岁。用系统抽样及简单随机抽样法将病患分为三组,两组对照组(单独服用卡托普利或缬沙坦),一组实验组(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每组为200例。分别检测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的尿微量蛋白(尿微量蛋白、α微球蛋白、β微球蛋白)及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数值,进而根据结果评价分析各种方法的疗效及差异。结果实验组血压血压下降幅度及微量尿蛋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伴微量尿蛋白疗效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卡托普利 缬沙坦 高血压 微量尿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关区城乡3~6岁学龄前儿童体内钙、镁、磷、铁、锌、铜等微量元素含量情况,制定改善其健康状况的措施提供防治策略。方法抽样调查2017年12月—2018年4月兰州市城关区和乡镇区3~6岁学龄前儿童各600例,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器(BS—420)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和分析。结果兰州市乡镇组3~6岁儿童静脉血微量元素锌、铁、钙缺乏的比例高于市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加强兰州城关区城乡3~6岁儿童微量元素的检测,平衡膳食结构,及时予以针对性营养支持。

  • 标签: 城乡儿童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级别的高低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关系,探讨高血压级别与早期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8年9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247例患者。依据有无高血压分为对照组(n=70)和高血压组(n=177),其中高血压组依据高血压分级分为高血压1级组(n=21)、高血压2级组(n=71)、高血压3级组(n=85),详细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等,同时测定各组患者的血肌酐(Cr)、血脂TC、TG、LDL-C、HDL-C、Lp(a)等生化指标。所有患者留取清晨首次尿液,送至我院检验科,统一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酶促动力学法测定尿肌酐,并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分别比较各组及各亚组之间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水平。结果各组患者年龄、BMI、血脂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高血压组UAC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各亚组间之间的比较显示,高血压2级患者UACR高于1级患者,高血压3级患者UACR高于2级患者,高血压3级患者UACR高于1级患者。结论患者高血压级别的高低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呈正相关性,能够反映高血压引起早期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UACR 早期肾损害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右兰索拉唑中甲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环己烷、甲苯6种残留溶剂的顶空气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CB624(30m*250μm*1.4μm)毛细管柱,载气为氮气,FID检测器,顶空进样,通过外标法测定6种残留溶剂的含量。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6种有机溶剂均能得到良好分离,各溶剂在所考察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34),平均回收率为93.50%104.27%(n=9)。结论本方法可应用于测定右兰索拉唑中甲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环己烷、甲苯的残留量。

  • 标签: 右兰索拉唑 顶空气相色谱法 残留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在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收的患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3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至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0例健康人群作为参考组。通过免疫比浊法对2组对象的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及分析单项检测、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参考组对象相比显著更高(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单项检测相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应用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借鉴。

  • 标签: 早期 高血压肾功能损害 尿微量白蛋白 胱抑素C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