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及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节段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节段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38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实施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乙组实施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甲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乙组,手术时长显著长于乙组,住院时长显著短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存在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及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在节段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甲组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乙组。

  • 标签: 神经根减压松解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份机采血小板采集前后血常规变化,保障献血者安全。方法研究人员按照研究要求从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收份、双份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各50名,采用数字随机分组,将100名献血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使用血细胞计数仪监测采集前血常规主要参数水平,设为对照组,采用血细胞计数仪监测采后血常规主要参数水平,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捐献者的血常规变化。结果对比两组献血者的采集前后的血常规指标,WBC、Hb、RBC、Hct、Ph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采集份或双份血小板,对捐献者而言安全有效,可有效的提升血小板采集率,且对捐献者的血常规各项参数无影响。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采集前后 献血者 血常规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临时性颈动脉球囊阻断实验(temporaryballoonocclusion,TBO)监测的护理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和总结22例接受侧临时性颈动脉球囊阻断实验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22例侧TBO病人中阴性16例,阳性6例。在阻断实验中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术前心理疏导护理,术中默契配合,并严密观察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神经体征,术后宣教与监护,对TBO顺利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颈动脉 临时性球囊阻断实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临时性颈动脉球囊阻断实验(temporaryballoonocclusion,TBO)监测的护理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和总结22例接受侧临时性颈动脉球囊阻断实验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22例侧TBO病人中阴性16例,阳性6例。在阻断实验中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术前心理疏导护理,术中默契配合,并严密观察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神经体征,术后宣教与监护,对TBO顺利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颈动脉 临时性球囊阻断实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结节病患使用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相关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8年7月我院进行治疗的肺部结节病患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患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的疼痛程度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效果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肺部结节病患使用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肺部结节 单操作孔 胸腔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焦点与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后白内障患者视力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1例(64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7例患者(32眼),采用多焦点人工晶体;对照组24例患者(32眼),采用焦点人工晶体。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的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远视力、裸眼中距离视力、裸眼近视力以及敏感度。结果采用了多焦点人工晶体的患者的裸眼中距离视力以及裸眼近视力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以及裸眼远视力无统计学差异,但是观察组的敏感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焦点人工晶体和焦点人工晶体对白内障患者进行矫正对改善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以及裸眼远视力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其中多焦点人工晶体在矫正裸眼中距离视力以及裸眼近视力方面效果明显优于焦点人工晶体,但敏感度出现了降低的现象,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 标签: 单焦点人工晶体 多焦点人工晶体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由体位分娩降低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000例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分娩进行分娩,实验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和新生儿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产程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分娩时采用自由体位分娩,不但缩短了产程,还可降低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临床值得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传统分娩 新生儿头皮血肿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临床实验室质量进行评价,及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运用加权TOPSIS和综合指数从10个具体指标对我院近五年临床实验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评价指标均显示综合检验质量5年间呈向前发展的态势,第5年与第1年相比,正指标值明显上升,负指标值明显下降。结论运用TOPSIS和综合指数联合对临床实验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一致性良好,能够综合各项质量指标,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克服了传统单一指标评价的片面性,为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 标签: TOPSIS法 综合指数法 质量指标 联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与聚凝胺在交叉配血实验中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交叉配血实验后输血治疗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微柱凝胶与聚凝胺两种交叉配血实验方法,聚凝胺作为对照组,微柱凝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不规则抗体种类鉴定结果、不规则抗体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观察组对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抗E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抗D、抗e、抗M、抗C、自身抗体等检出率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对不规则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柱凝胶在交叉配血实验中的效果更佳,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高,对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高,临床可优先选择。

  • 标签: 交叉配血实验 微柱凝胶法 聚凝胺法 不规则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对牙髓病采用多次与一次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18例牙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给予多次根管治疗,Ⅱ组给予一次根管治疗。结果Ⅰ组与Ⅱ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并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牙髓病的治疗中,多次根管治疗与一次根管治疗的效果相近,临床上可优先选择一次根管治疗。

  • 标签: 牙髓病 一次法根管治疗 多次法根管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和酶联免疫(ELISA)对艾滋病抗体情况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价值。方法2017—2018年在我院进行HIV抗原抗体筛查的人员,包括有创性诊疗操作前、输血前、孕产妇、门诊、体检等自愿筛查的288名艾滋病高危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查。结果CLIA检测阳性率为95.83%,ELISA检测阳性率为89.93%,两组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CLIA检测阳性率高于ELISA,但两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临床中可以将两种方法进行结合检测。

  • 标签: 化学分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法 艾滋病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人们普遍使用空调的暑夏之季,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探讨顺时摄养的养生方法的重要性,并采用顺时摄养指导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方法通过中医理论中顺时摄养养生方法的学习及时调整暑夏空调下的生活方式。结果中医顺时摄养的方法在暑夏季频繁使用空调时应用重要。结论中医顺时摄养具有综合调养的特点,指导暑夏季空调使用时的人体调养全面完整。

  • 标签: 中医顺时摄养 署夏空调 生活健康
  • 简介:摘要中药材鉴定在提高中药用药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水试在中药材鉴别方面的应用,实践表明,水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等优势,能够为部分中药材的鉴别提供依据。

  • 标签: 水试法 中药材 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人们普遍使用空调的暑夏之季,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探讨顺时摄养的养生方法的重要性,并采用顺时摄养指导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方法通过中医理论中顺时摄养养生方法的学习及时调整暑夏空调下的生活方式。结果中医顺时摄养的方法在暑夏季频繁使用空调时应用重要。结论中医顺时摄养具有综合调养的特点,指导暑夏季空调使用时的人体调养全面完整。

  • 标签: 中医顺时摄养 署夏空调 生活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脐切口多通道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28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的原则分组,对照组140例患者行普通单孔腹腔镜手术,研究组140例患者行经脐切口多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对比研究组手术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对比研究组的VA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术后引流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妇科疾病治疗中采用经脐切口多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比普通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更佳,美观度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经脐 单切口多通道腹腔镜手术 妇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植物人次经鼻气管内吸痰的总时间。方法将2例患者的1例作为对照组,行次经鼻气管内吸痰时间为≤15秒;另一例作为观察组,行次经鼻气管内吸痰时间为1~4分钟。观察不同的吸痰总时间对患者吸痰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对这2例患者不同的气管内总吸痰时间的比较,观察组吸痰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传统的吸痰技术是一次在气管内吸痰总时间不超过15秒,不适于这2例植物人,而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操作,得出结论为气管内的次吸痰总时间可达1~4分钟之久,一次彻底吸痰可间隔4小时以上,能让患者呼吸道长时间保持通畅,减少吸痰次数,减少耗材,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植物人 经鼻气管内 单次 吸痰总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予以、双切口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4例,根据计算机表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实验组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后三个月的眼压变化情况、视力变化情况、不同类型滤过泡的功能分布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眼压相较术前明显降低,但两组相比,实验组与参照组,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对白内障和青光眼患者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与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相同,患者的眼压明显下降,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较好。

  • 标签: 白内障 青光眼 单切口 双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扩张矫形器(thevertebralexpansionoforthosis)在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病理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山东冠龙公司生产的经皮椎体成形扩张矫形器,采用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病理骨折共56例(68节椎体),术中采用X线、CT观察椎体内骨水泥的弥散情况,评估术前、术后疼痛程度的变化,手术时间,Cobb角改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8-24个月,每个节段的手术时间平均(25±6)min,每个节段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4.0±0.6)ml,VAS术前8.5±1.2,术后3.4±1.4(P<0.001)。Cobb角术前18.7±5.2,术后10.3±2.4(p<0.001)。术后CT及X线可见骨水泥在椎体内均匀分布,其中1节椎体发生椎管内渗漏,4节椎体发生椎间隙外漏,2节椎体椎旁渗漏,均无临床症状。结论经皮侧椎体成形术,不仅减少了一次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长,并且节省了患者费用,减少了X线术中透视对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辐射量。椎体扩张矫形器的应用,撑开力量大,可不同方向的旋转撑开,扩张椎体内空间,增加骨水泥分布面积,注射压力小,还可以作为球囊撑开前的辅助扩张,撑开效果更佳。

  • 标签: 单侧椎体成形术 椎体扩张矫形器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髁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集束化干预策略。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进行膝关节髁置换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DVT)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DVT基础知识评分、DVT健康信念评分以及DVT预防效果。结果干预组DVT基础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信念评分中,干预组疾病易感性和严重性、健康行为的益处以及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流瘀滞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对行膝关节髁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加强患者对DVT的了解,提高其健康信念和预防意识,从而减少DVT的发生。

  • 标签: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下肢 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予以、双切口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4例,根据计算机表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实验组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后三个月的眼压变化情况、视力变化情况、不同类型滤过泡的功能分布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眼压相较术前明显降低,但两组相比,实验组与参照组,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对白内障和青光眼患者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与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相同,患者的眼压明显下降,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较好。

  • 标签: 白内障 青光眼 单切口 双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