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X线与CT在肺部发球形病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2年4月肺部发球形病灶68例X线及CT影像学资料,比较患者X线、CT及联合诊断误诊率。结果患者X线、CT联合诊断误诊4例,临床误诊率为5.9%;单纯采用X线诊断误诊13例,误诊率为19.1%,单纯采用CT诊断误诊7例,误诊率为10.3%;X线、CT联合诊断肺部发球性病灶临床误诊率明显低于单纯采用X线及CT,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X线及CT单用检查,联合诊断能够有效降低误诊率,具有更高临床价值。

  • 标签: X线 CT 肺部单发球形病灶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从反馈的信息中获得病种控制依据,并确立起常规分析体系,为实行预期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做好基础工作。方法对病种样本在数据方面反映出来的质量特性,依托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统计方法,从水平和动态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治疗效果是反映医疗质量的的几个不同方面,三者均直接或间接地与医院工作水平相联系,只有从各方面对病种质量进行控制,才能达到一个费用低,疗效佳,疗程短的高目标。结论既能保持费用合理的增长速度(与GDP10%相当),又能降低药品比率,是一种最优的态势,而盲目地降低费用,不仅会导致经济总量的萎缩,而且摆脱不了“以药养医”的局面,这不利于医院自身的科学发展。

  • 标签: 单病种 质控 外科病 内科病
  • 简介:摘要科学合理的病种限额付费标准,是解决广大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必要途径,是深化医保改革的有效方法。对病种限额付费标准的研究,应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进行认证和探讨,做到科学管理、合理定价。

  • 标签: 单病种限额付费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荨麻疹采用味甘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皮肤科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荨麻疹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味甘草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20例中,治愈18例,占90%;好转1例,占5%;未愈1例,占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20例中,治愈15例,占75%;好转1例,占5%;未愈4例,占20%,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荨麻疹采用单位甘草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单味甘草 荨麻疹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护理记录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为提高护理质量及医院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的560份护理记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560份护理记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文字涂抹修改203份(36.3%),记录项目不完整212份(37.9%),前后护理记录不符90份(16.1%),医护记录不匹配55份(9.8%)。结论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与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医院质量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经常性的分析总结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护理记录的文书写作,着力提高护理记录单质量,可以有效的避免医患纠纷。

  • 标签: 护理记录单 质量 管理 法律 医患纠纷 道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采血浆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就目前已知的可能影响采血浆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采血浆过程不能只单纯注意采集过程,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机器和一次性使用耗材其理化、生物和免疫学方面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引起献浆者的一些并发症及对原料血浆的影响;结论应当进一步探究采血浆质量的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在保证献浆者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提升血液制品的质量。

  • 标签: 单采血浆 原料血浆 血液制剂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神经外科表格式护理记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2012年4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重症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由责任护士运用创新表格式护理记录书写护理记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叙述式护理记录书写。结果每份护理记录所使用的时间比对照组少(P<0.01);观察记录内容的完整性,连续性,客观准确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表格式护理记录单方便,不易遗漏,减轻护士书写负担,使护士有更多时间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服务于患者,体现专科护理特点,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表格式护理记录单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次硬膜外镇痛在妇产科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妇产科手术患者900例随机分为次硬膜外镇痛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治疗24h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次硬膜外镇痛在妇产科手术中疗效较好。

  • 标签: 单次术后镇痛妇产科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对全自动剂量分包机的工作流程,技术性能、优点,临床使用中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改善全自动剂量分包机在应用中存在的少许瑕疵,确保用药更加安全。

  • 标签: 全自动单剂量分包机 优点 不足及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对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意外因素导致供者造血干细胞只有正常量的一半左右,增加了移植的难度和风险。移植前充分做好医患沟通和准备工作,移植中做好预处理护理及造血干细胞输入观察和护理,移植后高度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患者顺利渡过骨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半量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中医学范畴中气既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又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调气是中医治的根本,调气具体应用可分为补气、舒畅气机,并提出了调气在各种治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调气法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药二线治疗后晚期乳腺癌的期疗效。方法全组28例治疗后复发的乳腺癌,卡培他滨2500mg/(m2.d),分早晚2次口服,连服14天,21天为1个周期,治疗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4例可评价疗效,全组无完全缓解(CR),部份缓解(PR)7例(29.1%),稳定(SD)10例(41.8%),进展(PD)7例(29.1%),总有效率为29.1%。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54.1%)、恶心呕吐(29.1%)。结论卡培他滨对经蒽环类、紫杉类等药物治疗后复发的晚期乳腺癌仍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可作为复发的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治疗方案。

  • 标签: 复发性乳腺肿瘤 卡培他滨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鼻孔经碟内镜下手术的方式对患有鞍区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64例患有鞍区肿瘤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2例。A组患者采用开放性手术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鼻孔经碟内镜下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的肿瘤清除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手术治疗所需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鼻孔经碟内镜下手术的方式对患有鞍区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单鼻孔经碟内镜下手术 鞍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陈述我院药品剂量调剂的现实状况,医院晋升“三甲”后,药品剂量调剂室的发展要跟上三甲的步伐,任重道远。方法通过发现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情况,加强管理并学习更先进的管理模式。结果使我院药品剂量调剂能真正达到“三甲”水平。结论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操作行为,提高操作技术,加强监管环节,引进先进设备,可以改进UDD质量,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U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