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引器助产术的可行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08年元月2012年12月间行胎头吸引器助产分娩的病例107例,胎吸者按分娩时所用压分为高吸引组(A组150~180ml空气)和吸引组(B组80~110ml空气)。结果A组新生儿头皮损伤及血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A组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1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吸引器滑脱率无明显差别,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亦无明显差异。结论吸引器助产术可减少新生儿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助产方法。

  • 标签: 低负压 胎头吸引 高负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双套管冲洗治疗骨科感染伤口护理要求。方法对10例骨科感染伤口患者行双套管冲洗引流术,并进行护理观察。结果10例患者引流效果满意,治愈好转率为100%。结论骨科感染伤口应用持续双套管冲洗是一种简单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护理中保持持续有效的引流是关键,治疗效果好,护理方便。

  • 标签: 感染伤口 持续低负压吸引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35例气管切开患者行声门下持续吸引的护理。除了做好气管切开的一般护理外,加强早期吸引,维持持续吸引的压力,定时做好声门下冲洗的护理,维持吸引管路的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同时准确评估气囊压力。患者经治疗和护理,直接吸出气囊上方分泌物,降低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 标签: 气管切开 声门下吸引 护理
  • 简介:摘要报告一例骶尾部疮(3级)患者应用VSD吸引治疗及给予合理护理、健康教育,创面逐渐好转直至愈合出院。

  • 标签: 重度压疮(3级)VSD负压吸引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VSD引流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40例四肢创伤开放性骨折合并组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应用VSD引流吸引,观察患者的、引流情况,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经VSD引流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创面均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继发感染。结论VSD引流在开放性骨折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应用过程中配合以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引流的效果,避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 标签: VSD负压引流 开放性骨折 应用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SD引流技术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伤过程中需要观察及护理的要点。方法观察VSD引流的效果,记录并总结护理工作在其中的作用。结论密切的护理观察是VSD引流技术的关键,对该项治疗的成功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VSD负压引流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引流管适宜的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9月176例甲状腺瘤切除、甲状腺全切、甲状腺癌切除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择期手术一类患者同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8例。观察组的平均值为(60±13mmHg),对照组的值为(110±20)mmHg)观察术后调整适宜的引流,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吸引的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通过调整适宜的,观察组引流更通畅为86.2%显著高于对照组56.1%。结论通过调整适宜的有利于甲状腺手术过后的引流更为顺畅,降低并发症产生的几率,增强手术过后的安全性,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引流管负压 甲状腺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临床工作中影响封闭引流技术(VSD)的因素,为提高VSD技术疗效提供借鉴。从护理方面的因素、医疗方面的因素、患者全身方面因素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影响VSD技术的因素。

  • 标签: VSD 临床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科2010年到2012年25位患者,其中的开放性损伤合并软组织损伤的病人10例,感染性损伤合并骨髓炎的5例,电烧伤合并皮肤组织损伤6例,软组织损伤合并肌腱外露的4例。均在彻底清洁创面后行VSD引流封闭引流术治疗7—18天。结果拆除引流装置后,创面均见大量的鲜肉组织生长。行游离式皮瓣移植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未见并发症。可见,封闭术在骨科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转变传统换药,引流方法,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治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负压引流术 临床 护理体会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VSD)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总结我院近三年32例复杂创伤行VSD治疗的护理效果。结果32例患者中20例一期治愈,6例二期中厚皮片植皮关闭;6例游离皮瓣移植二期愈合。结论在VSD治疗中正确、及时的观察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VSD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9例患者应用VSD引流术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笔者认为术者准确地实施密闭引流,护理人员细致观察和全方位护理,保证有效的引流,可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式封闭吸引技术治疗疮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三期和四期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全身治疗相同或相似;局部伤口护理对照组单纯采用伤口湿性愈合敷料、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封闭技术为主同时辅以湿性愈合敷料,比较两组伤口愈合速度。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疮是慢性难愈性伤口,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局部伤口换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压疮 改良式封闭负压技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技术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临床资料对我院33例复杂创面的病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取得了用传统方法治疗复杂创面无法达到的优良效果。结论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该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远优于常规治疗。

  • 标签: VSD负压封闭引流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吸引技术在烧伤创面上的运用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选取烧伤患者64例,烧伤面积在15%以下的有57例,烧伤面积在15-30%的有6人,烧伤面积在30%以上的有1人。对所有患者采取吸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和渗液,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64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在9d的引流之后,进行植皮或者是皮瓣移植手术成功;另外5例患者经过两次引流之后长出新鲜肉芽,后经植皮术后创面愈合。结论吸引技术在烧伤创面中应用能有效将创面坏死组织清除,促进创面愈合,是目前烧伤创面处理中较为先进的技术。

  • 标签: 负压吸引 烧伤创面 愈合
  • 简介:摘要封闭引流技术(vaccumsealingdrainagesVSD)由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VSD,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源,通过可控制的来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管道。保持有效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新方法,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流、减轻组织水肿、减少细菌数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1]。目前此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而引流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 标签: 负压封闭 引流通畅 管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封闭引流术(VSD)在Ⅳ°疮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例Ⅳ°疮患者,创面行VSD覆盖联合皮瓣或者肌皮瓣转移治疗,总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与方法。结果10例疮患者创面经过VSD敷料覆盖7-10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联合皮瓣或者肌皮瓣转移,创面完全愈合。结论VSD引流技术能够充分引流创面坏死物质及渗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术后保持有效吸引、做好体位护理、预防和控制感染及健康教育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压疮 负压引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封闭引流冲洗治疗肠瘘的疗效及护理效果,得出结论,封闭引流冲洗治疗肠瘘非常有效,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肠瘘 负压封闭引流 冲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