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儿科学》课程构建基于“融合”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评价系统,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并提高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和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一次性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实现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无缝对接,“融合”育人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岗课证融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儿科学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蒋锴副教授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脏腑辨病、综合治疗小儿抽动障碍。擅从脑论治抽动障碍,认为本病主要与胎元受损,痰浊蒙蔽于心脑有关。因此,本病病位主要在心脑,脑髓失充为其本,风、痰、火为其标,治疗抽动障碍的关键在于健脑充髓,并佐以平肝息风豁痰。内服自拟“抽动宁颗粒”,外用平动膏,配合耳针治疗。从病因病机,内外合治等方面总结治疗小儿抽动障碍。

  • 标签: 蒋锴 抽动障碍 健脑充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流动护理绩效管理模式在某三甲医院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面向全院护理单元招募流动护理岗位,经过培训考核后上岗,基于关键绩效指标( KPI) 法,制定护理流动绩效细则,并设专人督导,进行持续质量控制。结果 流动护理工作开展第30天的患者及陪护咽拭子采集成功率、标本安全转运率及新冠肺炎筛查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流动护理工作开展第1天(P

  • 标签: 绩效考核 流动护理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流动护理绩效管理模式在某三甲医院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面向全院护理单元招募流动护理岗位,经过培训考核后上岗,基于关键绩效指标( KPI) 法,制定护理流动绩效细则,并设专人督导,进行持续质量控制。结果 流动护理工作开展第30天的患者及陪护咽拭子采集成功率、标本安全转运率及新冠肺炎筛查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流动护理工作开展第1天(P

  • 标签: 绩效考核 流动护理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急性闭合性损伤模型凋亡特征进一步了解损伤血瘀。方法:观察损伤血瘀(急性闭合型损伤模型)TUNEL指标,推演损伤血瘀规律。结果:空白组与损伤后1天组与其他相比较具有明确统计学阳性意义。结论:大鼠损伤血瘀(急性闭合型损伤)凋亡发生在损伤后1天,是二次损伤的具体体现。

  • 标签: 损伤血瘀证 凋亡 二次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八宝膏治疗湿疹(湿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阳性药物单盲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应用八宝膏外用治疗,对照组应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治疗,均每天2次,疗程为2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经统计分析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8%,经统计分析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八宝膏治疗湿疹与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效果相当,较氢化可的松乳膏作用更为持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青龙汤对痰浊壅肺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候积分、血气分析、感染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分组法将70例痰浊壅肺AECOPD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联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候积分改变情况、血气分析指标、感染指标、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及气促积分均明显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明显提升,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则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FEV1/FVC)以及最大呼气流量(PEF)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数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可有效治疗痰浊壅肺AECOPD,可作为临床治疗AECOPD的选择。

  • 标签: 痰浊壅肺证 AECOPD 小青龙汤
  • 简介:[摘要]总结古典医籍对心水病阐述及近代医家对心力衰竭诊治经验,整理晋玉梅主任对心水病定义及病因病机的认识,结合晋玉梅主任应用三参归芪合剂治疗心水病临床典型案例,总结晋玉梅主任应用三参归芪合剂治疗心水病重症的经验。

  • 标签: []心水病,临床经验,晋玉梅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梅花针加中药酊叩刺治疗经络肢体病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经络肢体病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命名对照组,另一组命名为研究组,前者单纯接受梅花针进行治疗,后者接受梅花针加中药酊叩刺治疗,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梅花针 中药酊叩刺 经络肢体病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肝血亏虚失眠者予以加味酸枣仁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医辨证肝血亏虚的失眠者90例,随机分为西药治疗对照组(n=45)与联合加味酸枣仁汤治疗观察组(n=40),比较疗效以及失眠相关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3.33%vs75.56%,P

  • 标签: 肝血亏虚 失眠 加味酸枣仁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在骨折手术后,针对气血亏虚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自拟益气养血汤,分析这种药物为营养指标产生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择80例患者,所有患者全部为骨折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收治开始时间为2021年4月15日,结束时间为2022年1月,随机均分,A组使用左旋糖酐铁片,B组额外使用自拟益气养血汤,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为营养指标产生的影响。  结果

  • 标签: 自拟益气养血汤 骨折 手术 气血亏虚证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法治疗肝胃不和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肝胃不和妊娠恶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试验组予耳穴压豆联合降逆止呕汤加西医补液治疗,对照组予降逆止呕汤加西医补液治疗,连续治疗7天,并随访至妊娠2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中医候积分、尿酮体转阴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气虚痰阻患者采用苗药润肺化痰硬膏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入62例确诊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就诊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随机分组原则分配,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增加给药苗药润肺化痰硬膏,分析疗效。结果:感染指标、安全性指标、中医候评分,均显示治疗组具备优势(P<0.05),治疗组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较对照组良好(P<0.05)。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气虚痰阻,使用苗药润肺化痰硬膏治疗后可见良好效果,用药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苗药润肺化痰硬膏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气虚痰阻证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气虚痰阻患者采用苗药润肺化痰硬膏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入62例确诊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就诊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随机分组原则分配,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增加给药苗药润肺化痰硬膏,分析疗效。结果:感染指标、安全性指标、中医候评分,均显示治疗组具备优势(P<0.05),治疗组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较对照组良好(P<0.05)。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气虚痰阻,使用苗药润肺化痰硬膏治疗后可见良好效果,用药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苗药润肺化痰硬膏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气虚痰阻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眩晕痰浊上蒙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抽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各36例。给予常规组西药治疗,治疗组实施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经干预,治疗组的症状积分与治疗有效率,都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 眩晕痰浊上蒙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郁气滞型绝经前后诸患者采用清肝解郁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肝郁气滞型绝经前后诸患者分组(各组40例)探究,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清肝解郁汤治疗,观察两组中医症候积分、MENQO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MENQOL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MENQOL评分较对照组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清肝解郁汤可显著减少本研究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推广。

  • 标签: 清肝解郁汤 肝郁气滞 绝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于首发缺血性卒中后患者的抑郁中医型与情绪表现特点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接收治疗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234例为观察对象,对234例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实施抑郁量表评定,根据患者是否抑郁的情况,分为两组,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对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抑郁率进行分析,并分析抑郁组患者的中医型与情绪表现特点的相关性。结果:首发缺血性卒中后患者的抑郁情况的发生率比较高,达到:46.58%;且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中医型与情绪表现特点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首发缺血性卒中后患者的抑郁情况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并且卒中后抑郁中医型与情绪表现特点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抑郁 中医证型 情绪表现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