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病人自杀原因并且探讨防自杀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病人中随机抽取有自杀行为者60例为研究组,无自杀行为者60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对研究组60例精神分裂患者自杀行为诸多因素进行分析,针对相关因素,护理人员熟悉并掌握精神分裂自杀危机的评估方法,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入院初期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杀风险,其中45%的病人有高自杀风险。干预护理2个月后,高风险病例全部转化为无风险或低风险,低风险病例全部转化为无风险。由此可表明入院初期精神分裂患者有一定的自杀风险。防自杀护理干预对降低自杀风险有较好的效果,那么及早对精神分裂自杀行为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可将降低自杀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自杀原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2017年1月-2018年2月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组,氯氮平组采取氯氮平治疗,舒必利组则采取舒必利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改善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SANS量表中情感淡漠或者迟钝、注意力障碍的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舒必利组疾病疗效、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改善的时间、SANS量表中情感淡漠或者迟钝、注意力障碍的评分相比较氯氮平组更好,P<0.05。舒必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氮平组,P<0.05。结论舒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效果好,且安全性较高,可更好改善情感淡漠或者迟钝、注意力障碍。

  • 标签: 阴性症状为主 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患者按照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健康教育采用时间护理理论,对照组的48例应用普通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经过BPRS、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本院的患者打分。结果两组BPRS得分在入院时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出院时观察组得分(52.74±11.12)显著低于对照组(61.06±11.63);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89.54±6.23),显著高于对照组(61.05±5.47)(P<0.05)。结论时间护理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病情,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提高,对患者病情的康复有巨大帮助。

  • 标签: 时间护理 精神分裂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的情绪影响效果。方法选取8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收诊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将研究对象平均划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症及情绪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的干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 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交际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精神分裂的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的精神病性症状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病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者能够重新回到社会进行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的治疗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动态交际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性症状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拾的精神分裂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MECT)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RBANS)评分、连线试验A和B、数字符号测试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PANSS各项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佳;两组患者的RBANS评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连线试验A和B完成时间均较治疗前更短,且错误次数更少,实验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佳;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数字符号测试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总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MECT治疗精神分裂患者的效果可观,值得推广。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患者9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2、第4、第6周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首发精神分裂患者临床中采用氨磺必利治疗,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并发发生率低,同时患者的PANSS评分显著下降,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氨磺必利 利培酮 首发精神分裂症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精神分裂患者14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利培酮单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SAN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观察组SAN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有较好疗效,能降低患者阴性症状评分,使治疗效果提高,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利培酮 舍曲林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帕利哌酮在精神分裂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科室所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患者;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帕利哌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与WHO-DASⅡ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评分与WHO-DASⅡ评分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NSS评分与WHO-DASⅡ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在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中,帕里哌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帕利哌酮 精神分裂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利培酮联合米氮平或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利培酮联合米氮平组(观察组)和利培酮联合帕罗西汀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用利培酮联合米氮平、帕罗西汀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和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培酮合并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状疗效较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利培酮联合米氮平 帕罗西汀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患者行米氮平联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其阴性症状的影响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行阿立哌唑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行米氮平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实验组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比参照组低,组间对比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2.57%低于参照组25.57%(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患者行米氮平联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能够提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以及阴性症状分数,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米氮平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护士为主导行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住院患者生命质量、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研究。方法将在2018年4月-2018年12月这段期间在我院经过临床专业医生诊断为患有精神分裂并进行后期护理以及康复训练的64例患者自由组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个体精神康复方法,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康复训练。经过一段时间临床锻炼之后,对两组患者后期的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以及护士用住院症状量表(NOSIE)、生命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当两组患者经过不同康复方法锻炼之后,观察组患者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以及护士用住院症状量表(NOSIE)、生命质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行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住院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研究,因此该种护康复锻炼方法适用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 标签: 护士主导 康复锻炼 生命质量 病性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于精神分裂患者心理和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2月收治精神分裂患者80例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普通护理)和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效果。结果相对比参照组,观察组抑郁评分低,SDSS评分与BPRS评分低,数据差异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用人性化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加快康复效果。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精神分裂 心理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音乐治疗抑郁神经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的60例进行分析,本组60例抑郁神经患者全部进行音乐治疗,其中抽取30例其作为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另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治愈28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患者治愈23例,总有效率76.67%。结论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音乐疗法可改善精神疾病的症状和情绪,实施特殊护理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治疗作用,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音乐治疗 抑郁症神经症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