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探究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童德英

童德英

成都市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611130

【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行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单一护理组(n=37,康复护理干预)和联合护理组(n=38,康复护理+积极心理学理论),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联合护理组的SRHMS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单一护理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可显著改善患者病症,提高健康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神经分裂症;康复护理;积极心理学

精神分裂症是重性精神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病情迁延,易反复发作[1]。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可痊愈[2]。有研究指出[3],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次研究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在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护理中,旨在探究其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单一护理组(n=37)和联合护理组(n=38)。其中单一护理组,男性患者VS女性患者=25VS12;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45.26±4.55)岁。联合治疗组,男性患者VS女性患者=23VS15;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45.46±4.59)岁。两组患者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的基本信息,自愿同意让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单一护理组

准备干净舒适的病房,用药指导,心理干预,一般饮食指导等。

1.2.2联合护理组

康复护理的模式与单一护理组相同。积极心理学理论:(1)结合理论制定护理方案,鼓励患者多阅读感恩类书籍,提高患者对周围事物的感恩之心,让患者理解真爱生命的意义;(2)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团体活动,提高患者身心满足感;(3)采用简单易懂语言,使患者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教会患者简单控制情绪的方式;(4)医院每月组织2~3次大型家庭活动,使患者体会到家庭成员对自己的鼓励和支持;(5)为患者制定锻炼计划,提高自身免疫力,使患者感受到运动带来的愉悦感,同时提高交流能力;(6)制定饮食计划,类型多变,保持营养均衡;(7)按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告知用药剂量及用法。

1.3观察指标

SRHMS比较,包括四部分,整体健康、社会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比较:由我院自制的不记名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20分,(1)不满意,低于100分;(2)满意,高于100分,低于130分;(3)非常满意,高于130分。护理满意度=((2)+(3))/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SPSS23.0统计学软件,其中计量资料采取()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2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SRHMS比较

SRHMS比较,联合护理组比单一护理组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SRHMS比较(,分)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单一护理组,非常满意13(35.14%)例,满意18(48.64%)例,不满意6(16.22%)例,满意度为83.78%(31/37)。联合护理组,非常满意26(68.42%)例,满意11(28.95%)例,不满意1(2.63%)例,护理满意度为97.37%(37/38)。联合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单一护理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2=4.088,P=0.043)。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影响身心健康[4]。目前,有研究指出[5],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本次研究中的单一护理组,主以康复护理为主,但在护理过程中,并未关注到患者自身心理的变化,患者的依存性较差,护理效果不佳。而本次研究中的联合护理组,在单一护理组的基础上结合了积极心理学理论。积极心理学理论,重拾患者感恩的心,使其意识到自己并不孤单;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活动,使其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快乐;控制自身病情,以减少疾病的复发率;家属的陪伴,使患者认识到自己对家庭的重要性;通过运动、饮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态度,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因此,积极心理学理论,可显著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行为能力,使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

在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联合护理组的SRHMS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单一护理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说明,积极心理学理论比康复护理更好的缓解患者病症。

予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护理中实行积极心理学理论,能显著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明确。我科室会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化积极心理学理论,期待更多作用的发现。

参考文献:

[1]刘东玮,周郁秋,孙玉静.自我效能对精神分裂症心理弹性的影响:自尊与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效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5):549-554.

[2]张春晓.高职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策略探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1):102-104.

[3]刘娟.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7):247-248.

[4]吕灯兰,朱培荣.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2):1654-1656.

[5]沈永梅.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有效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6):97-98.